Image

李清照《声声慢》,老师要求背诵,为何很多家长却觉得孩子不该读

2020-09-18

读诗词是否也该分年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笔者听到过很多家长的担忧。

比如有家长发现自己尚在念高中的儿子很喜欢纳兰性德,急得跑来问我该怎么办,他觉得纳兰性德的词确实很好,但内容上多是伤感得很的爱情词,一不小心就让自己儿子多愁善感了。还有人听说孩子最爱的词人是柳永,更是急得不行,柳永半生在烟花柳巷生活,关于歌伶的作品就达150多首,其中不少内容之大胆直接令人瞠目。

当然以上担忧,是来自一些还算是理智的家长。另一些更为偏激的家长或专家们,则直接建议把不合适的诗词古文都删了:《出师表》是愚忠,该删;《愚公移山》不环保,该删;辛弃疾《破阵子》也愚忠,该删。这么多经典作品,若是因为“不合适”3个字就删了,确实太可惜了。所以笔者一直认为,对于任何一篇经典诗词古文,咱们都应该理性思考其中的精神内核,不能钻牛角尖。

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就是李清照的《声声慢》。这是一篇年年入选课本的作品,老师都是要求全文背诵的,但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不该读,这是为何?我们先来看看这词写得什么: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此时李清照几乎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故土失守,丈夫逝去,她一个人独自漂泊于江南等地。

这首词问世800多年来受到了不少文坛巨匠的推崇,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李清照最好的词作。就连一向不太待见文坛才女的明代文人杨慎,都不得不说这首词开篇的14个叠字写得奇绝。一般来说,一首好词问世后必然会被模仿,但大家翻看宋元明清的词作会发现,李清照这首词开头的 这14个字几乎无人敢仿,可见其难度之高。

那么对于这样一首经典,老师都觉得该全文背诵了,认为孩子不该读的家长们到底在担忧什么呢?笔者综合了几位家长的意见,他们的担忧无非就是一点,这首词写得太伤感了!

其实课本上的凄美爱情诗词不少,但有个词叫“哀而不伤”,所以一般家长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关键是李清照这首词是悲伤到了骨子里,简直可以用断肠来形容。作为家长,肯定是不希望孩子天天读这样的词作的,毕竟它写得这么有感染力。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长对李清照本人是不太认可的。近些年,很多人断章取义地研究了一些古籍,武断地得出了一些所谓的结论:比如说她虽是一个大家闺秀,却日常好酒,经常喝个大醉;比如说她对两任丈夫都很狠心,用一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逼得首任丈夫郁郁而终,又为了离婚把第二任丈夫送进了大牢,不是一个好女人。同时,关于她贪玩好玩的种种说法,更是充斥着网络。

因为以上看法,就觉得李清照的《声声慢》,甚至是她的其它词作就不适合孩子们读,笔者是不敢苟同的。首先,咱们要明白,李清照的《声声慢》虽然确实写得断肠,但悲伤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绪。想让孩子生活在阳光下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对阳光的理解咱们显然要更深一些。李清照这首词中,既有对故土的思念,也以为家国之忧愁,它的精神内核是非常正面的。而且只有了解了世间至苦,才会对眼前的美好生活有更深的体会。

其次,关于李清照好酒及对丈夫狠心的事,笔者其实在很早之前就用一篇长文论述过。“酒”字虽然经常出现在李清照的词作中,但这显然就是她爱用的一种艺术创作方式,退一万步说,若是了解李清照南渡前后的生活落差有多大,若是知道靖康之耻时对宋朝的百姓来说有多大影响,就该明白李清照为何要借酒消愁。

至于说她对丈夫狠心,并判断她作为女子人品有问题,则更是无稽之谈。“生当作人杰”确实是讽刺赵明诚的夜逃,但这正体现了她的才女豪情,虽为女子但在关键时候却知道大义,这也正是此诗能入选语文课本的原因。至于二任丈夫则早就有记载,他娶李清照本就是图财,李清照在看清他的真面目后,才下了狠心。自南宋开始就有很多男文人各种诋毁她,但到现在她已经离世数百年了,这些不切实际的说法也该停止了。

《声声慢》无论从词作的水平,还是内在的家国情怀上来说,都是一篇值得读的作品。若是因为偏见,就让孩子不接触它,显然是一种损失。事实上,对于李清照的很多爱情词,笔者也认为孩子们该读一读。她的爱情词里从来不只有感情,还饱含一位女子的深邃思想。一位独立、有豪情、有才气的才女,对孩子的影响绝对是正面的。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