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银行办事窗口被指像墓碑:为何最终会沦为“有没有文化”的争论?

2020-09-29

媒体报道中提及的银行窗口

近日,社交媒体上一段关于上海某银行“吓人式”窗口的视频引发舆论热议。不少人觉得银行营业厅办事窗口的石碑造型特别像“墓碑”,但从舆论“风评”的图景来看,这其中的“不少人”应该是指不清楚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于是,“窗口问题”就瞬间变成认知水平高下的争论,也就是“有没有文化”的问题。

事实上,上海市规划委员会相关人员的回应已经很明确:“外滩过去的老银行就是这个风格,之所以沿用这样的风格,就在于为保留历史风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看待这样的建筑造型时,要放在历史的维度中进行,而非是放在当下的维度中定性。

所以,出现“有没有文化”的争论,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从某种层面上而言,类似的“窗口”建筑造型只有在“外滩”存在时,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接纳,要是放在“别处”,可能在规划建筑方案的时候就被拿掉。因此,就“有没有文化”的争论,可能到最后就成为情绪性的鄙视纷争。

有人提到,凡是强调“没文化真可怕”的人应该都是上海本地人,这肯定有些太绝对化,当然这也是“地域黑”的基本逻辑。不过,这也反映出跨地域认知的艰难性。要知道,普遍的“地域黑”存在,都在于过分简单化的尺度。这种基本的逻辑里,越是不清楚各自的地域文化背景,就越容易陷入误解和争执。

因此,就“窗口问题”以及“有没有文化”的逻辑,其实回到根本上,都是源于对彼此的不了解。甚至,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如果人们知道“窗口”存在的历史背景,可能多半就不会去嘲弄。所以,出现“银行办事窗口被指像墓碑”的事情,也跟信息不对称有很大关系。

毕竟,突然冒出这样的建筑造型,不交代清楚具体的背景,肯定会造成认知错位。但是,对于很多不负责任的媒体来讲,为最大限度的“收割流量”,往往会故意隐藏一些事实,以此触发人们的争论,以至于发酵出更多的流量动力。而这似乎也是后真相时代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得不承认,我们身处于“片面真相”和“极端情绪”的时代。在物质与技术戏剧性扩张的情况下,人们非但没有变得更耐心,反而变得更加急促。尤其,社交媒体的普及化后,每个人都好像更愿意成为发声的源头,但也导致信源普遍低质化。

因此,在对于一些问题的本质追问上,往往就变得越来越不太可能。所有的情绪都涌向“是非对错和道德正义”,但是却未必能如常地抵达真正的“是非对错和道德正义”。这导致,“反转和看错”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舆论围观”也已经不再能改变什么,而变成毫无底线的“吃瓜过程”。

很多类似的问题发生过很多次,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最终的结果如何,而是“认知错位”何时能被有效地戳破。当然,绝大多数人并不关心具体的结果,因为这波过去,下一波马上又会接上,事情虽然千差万别,但本质上都是在重复,可这真的好吗?

不得不说,只有承认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的丰富性。就以“窗口”的建筑造型来讲,可能和“墓碑”的建筑造型属于同一脉建筑风。但是,建筑造型也只是“意义”的载体,具体的意义是什么样的,就看我们怎么去赋予。

甚至,就“建筑造型”的借鉴来看,到底是“窗口”先借鉴的,还是“墓碑”先借鉴的,可能也不太好说。总不能“墓碑”借鉴了这种建筑造型风格,其它方面就不再能应用了。并且,上海市规划委员会相关人员的回应已经很明确,这是为保留历史风貌才延续的。

这种情况下,就更加没必要争论是非对错。但是,就舆论的“风评”来讲,现在已经不是“窗口”的问题了,而是转向“有没有文化”的争论。甚至,就舆论中的“上海人”,已经进入某种被孤立的境地。可事实上,谁都知道,这就是信息错位的问题,根本没那么多事儿。

所以,回到“有没有文化”的争论上,其实是个“伪命题”。作为单独的个体来讲,肯定有认知的盲区,所以出现认知偏差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在面对世界万物时就只能陷入纷争之中。只要,我们在认知介入的时候,能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兼容,总是可以达到进一步认知的可能。

很多时候,之所以会出现纷争,就在于各自都太把自己的价值观当回事儿。甚至,总想以自己的价值观为主流价值观。只是,别说是价值尺度的问题,哪怕是隔个肚皮,人心与人心都挺难相同。所以,与其争论谁是对的,不如俯下身子,看看各自的模样。

因为,真正的文明社会,一定是求同存异的状态。作为“外滩”的银行来讲,不可能不知道“窗口”和“墓碑”有相似之处,但是,从历史风貌的保留来看,这些细微的违和感真的不那么重要。毕竟,人类世界总在变化,这个时代觉得美好的东西,不见的所有时代都觉得美好。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