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爱上戏曲,做传统文化的摆渡者

2020-10-31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10月27日,光明日报在一版头条刊发《看戏曲艺术“活”起来——三百四十八个戏曲剧种在昆山“大团圆”》。当天下午,光明日报微信图文并茂推出《戏曲,“活”起来了》一文,读者,尤其是不少90后、00后纷纷留言,讲述自己家乡的戏曲特色,以及儿时耳濡目染听戏的情景。仔细翻看留言,一篇篇关注戏曲的“小文章”情真意切。党的十八大以来,戏曲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逐渐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他们既是戏曲蓬勃发展的基石,也是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未来的摆渡者。

  儿时“触”戏,一生追随

  儿时的戏曲记忆,在读者笔下五彩斑斓。如光影投射到植物上一般,兴趣的根筋在地下滋滋生长。

  网友“高山白雪”说,小时候,每到夏天,农民不忙的时候,家乡的大庙前就有戏听,有评剧和京剧。顾不上吃饭,早早就搬着板凳去占地方,等着听戏。“那是我童年唯一的文化生活。”“高山白雪”写道,“长大后,我真想去唱戏,如今,虽然没唱成戏,但戏曲成了我的最爱。”

  “坐标河南,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日夜晚看‘梨园春’节目了。买好炒瓜子,搬好小板凳,等着电视开播,很热闹也很有仪式感。现在我读大学了,暑假回家,把今年的‘梨园春’都找了出来,用笔记本电脑播放给奶奶听。这么多年了,记忆中那些珍贵的东西一直都在。”网友“无问”表示。

  戏曲几乎贯穿了读者“有云飘过”的生活的每个阶段。她回忆,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听豫剧,为穆桂英的飒爽喝彩,为小仓娃的悲惨惋惜。她在安徽上学的时候,接触到了黄梅戏,《天仙配》和《女驸马》展现了黄梅戏独特的唱腔,充满魅力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她。她觉得,戏曲的魅力值得用一生去感受。

  “听戏的孩子,从小是有秘密的。”“麦田里一只快乐的三花猪”说,听戏长大,就不知不觉在板眼节拍中,调试出心里独属于自己的另外一种节奏,不急不慌,任世相纵横,自有不动声色的理由。

  “亦奇”说,从小就对戏曲感兴趣,上了大学时不时听听昆曲《牡丹亭》,醉心于那婉转的唱腔;也听京戏,京胡名曲《夜深沉》甚是激昂慷慨。“亦奇”家乡在甘肃,这里比较流行的戏曲种类是陇剧和秦腔,都很有地方特色。他所在的大学有戏曲专业,时不时还能领略现场风采。“最近结识了几位戏曲专业的学生,觉得相见恨晚。”“亦奇”说。

  听的是戏,眷恋的是乡音乡情

  每种戏曲,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格。从某种程度上说,戏迷们听的是戏,眷恋的是乡音乡情。

  读者“振振”介绍自己比较喜欢河南豫剧。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豫剧唱腔铿锵有力,行腔酣畅,吐字清晰,表演本色自然,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思考的枯萎”说,自己生长在“七彩云南”,对家乡的滇剧印象深刻。戏曲是民族记忆的鲜活载体,历史书上沉默的文字,通过五彩缤纷的戏曲生动起来、丰盈起来。

  关中人没有不爱秦腔的,有庙会的地方也必有秦腔演出。“离离”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去十里八乡跟会,看了不少戏。完整看完的是《游西湖》,吹火的场景对小孩子很有吸引力。正月十二的晚上坐在荒郊野地里受冻看完了整本戏,却依旧兴高采烈。

  “michael Coco”的家乡戏是黄梅戏。从小耳濡目染,听老一辈唱《女驸马》《打猪草》,渐渐长大了,喜欢的戏曲不局限于黄梅戏了,还有京剧、越剧、昆曲。她说,戏曲乡音伴着她成长。

  “清荷”犹记得两三岁时,每天早晨从外公家雕着花窗、摆着太师椅的木房子走到院子里,学着白天戏楼上看到的《三滴血》演员的身段,来一曲“未开言来,珠泪落。”如今阔别家乡,长居南方二十载。有一年至兰州出差,偶遇安宁街头十几个老人乐班,正激情澎湃地唱着“王朝马汉喊一声……”“清荷”瞬间热泪盈眶,秦腔是黄土高坡和大西北的魂,是融入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人们骨子里的血脉。

  推陈出新,培育文化的摆渡者

  “‘水袖翻飞美难收,凌波莲步掌上轻。听君一曲梦归春,十万貔貅罢长征。’这个寒假,我到北京正乙祠古戏楼听戏,改变了我以往对于京剧刻板、无味的偏见,体会到了京剧艺术独特的韵味。”读者“贺铭”说。戏曲的精妙在于它的“简约”。京剧演出,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唱还是说,都靠嗓子,只是简简单单的曲儿,就能将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再就是伴奏之“简”,京剧的伴奏十分简单,主要就是京胡、月琴、弦子三样组成。伴奏在舞台大幕的一角,但作用却极为重要。既可以表现邻家别院,又能马上转化为战场上的千军万马,甚是精妙。

  万千戏曲形式,都有其特色和受众。“随阳雁”是一个喜欢戏曲的95后,他还认识一些00后、05后,他们年纪轻,却是老票友,京剧、昆曲、秦腔、豫剧、评剧、越剧、晋剧、二夹弦、二人台等等都有了解。

  “April”是位00后,接触戏剧比较晚,但因为从小有唱歌功底,自学唱腔,现在基本已经可以把《锁麟囊》《乾坤带》等京剧经典曲目唱下来了。他希望有机会和同龄人分享戏剧的美,未来能够把戏剧与流行乐、摇滚乐等现代元素结合起来,让中国戏曲焕发更蓬勃的生机活力。

  “时间燃犀”和大家分享了戏剧演出盛况:上周六,于魁智和李胜素老师在郑州进行了精彩的表演,1000多名郑州市民有幸借着郑州市政府惠民演出的东风免费观看,现场掌声不断,演到精彩处,喝彩声一片。演出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离去,走到舞台前围成好几圈,为此,两位京剧大师不顾已连演三场的疲惫,又返场两次。“我作为一个不懂戏曲的门外汉也被深深震撼,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高水平戏曲的渴望,我想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吧!”“时间燃犀”说,希望更多的戏曲表演艺术家能够来到基层,因为群众真的特别需要这些优秀的戏曲演出。

  “戏曲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老一辈’的喜爱,在年轻一代群体里,喜欢戏曲的人也不少,但不是大多数。”有网友表示,在“快节奏”的当代,一个字可能会唱很久的戏曲,会让大家觉得“节奏太慢”,从而导致没有兴趣去听。所以说,传承戏曲,要从两个对象做起。作为戏曲传承人,应该大胆革新,推陈出新,但创新不是说要摒弃传统精髓,而是要在继承中发展。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有责任传承传统文化。戏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9日 01版)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