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木垒河畔‖【原创】李培奇《书为心画 我书我心》

2020-11-17

书为心画 我书我心

李培奇

书法学习是一件辛苦而充满快乐的事情,孙过庭《书谱》中说:“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噪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入得器,得器不入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就是说,学习书法必须长期坚持,不断研究,心情愉快,笔纸墨得心。

大篆散氏盘(西周)

近几年来在州、县书协朋友、同事的帮助下及交流中,我对学习书法有了新了认识,慢慢走上了学书正道。

张迁碑(汉)

初学书法都是以临摹开始,临摹是两个过程,临是照着字帖写;摹是拓在字帖上勾出来写。临写时,首先抓住字的外形,观察每个字笔画的位置、方向、长度、形状、高矮、奇正、每一笔的角度,注意每一个点画的特征,笔画间的呼应,字的内部空间的相互联系都必须认真观察,不能忽略每一个细节,也就是孙过庭《书谱》所说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像是与原帖一个模子脱下来的一样。观察每个字点画起、行、收时笔锋的表现,起、收笔时的方圆,笔锋的藏露、疾徐、轻重、仰俯;行笔阶段时的轻快、迟涩、劲挺、浑厚,有规有矩,不可随心,正如孙过庭《书谱》中说:“翰不虚动,下笔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积其点画,乃成其字”。临写时,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能看的准确,可写出来怎么也不像,这时候就要用摹的方法,若贴上的字小或不清楚,用手机拍出来,传在电脑上放大临写或拓下来写,这样准而且快,神形兼备。

曹全(汉)

碑很多时候,量不重要,关键要看学到了多少东西,从字帖中悟到了多少,只要临得够精,看得够细,就会从原帖中生发出一些东西,如一个字或一行字观察到了轻重矛盾对比,缓急节奏,布白变化,转法多于折法等,特别是从原帖中看到的与个人思想所碰撞的东西,那才精彩。每天学习一个字或几天学习一个字,几遍,十几遍,几十遍,反复练习,使指、掌、腕三者有机配合,已达到肌肉的记忆,使毛笔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把智慧和技巧完美结合,达到心和手的畅快淋漓。

礼器碑(汉)

学习书法,可知书法发展史,笔法传承史,可从字帖中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每一本字帖,都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传承着仁、义、礼、智、信、忠与孝等。如《曹全碑》中的曹全,重兄弟情谊,孝敬父母,是父母高兴,倡导廉洁,讨贼张角,效忠国家。《张迁碑》中张良运筹在帷幕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使汉朝江山空前繁荣等。

欧阳询 九成宫(唐)

学习书法,必须有独处高楼,望尽天涯路;蓦然回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学习书法,使我疲惫的身心得到修养,提升了自身素质;学习书法磨练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观察能力;学习书法,使我得到了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

孙过庭小草 书谱(唐)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练习书法养浩然之气 、积渊博之才、得天地灵性、纳万物菁华,我会一直坚持书法的道路,书为心画,用笔在心,我书我心。

怀素 自叙帖(唐)

古碑贴部分欣赏与现代书家作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篆刻家

昌吉州作品书协原主席——武凯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龙开胜作品

作者简介

李培奇,木垒县中学教师,木垒县书法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