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唐朝真正的孤绝才子,凭1首诗压倒全唐,李白杜甫也不能与他相比

2020-11-29

鲁迅曾经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唐诗流传千年,经久不衰,其魅力自然不凡。唐朝推行科举制,诗赋也被列入考试科目之中,皇帝也喜爱诗歌,种种因素让唐诗极度繁荣,涌出大批的诗才,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贺知章等。

李白浪漫,杜甫关注现实,王维“诗中有画”,白居易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以上列举的这些诗人,其作品都选入了课本中,我们从小熟读背诵。

很长一段时间里,一提唐诗,就绕不开“李杜”。但在唐朝,真正“压倒全唐”的诗篇却不是出自李白杜甫之手,而是出自孤绝才子张若虚之手。张若虚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悉,据考证,他大概出生于670年,那时候唐高宗李治已经在位21年了。

张若虚是江苏扬州人,他留下来的诗不多,只有2首,被收入《全唐诗》中。张若虚生前与贺知章并称,他也见证了初唐时期唐诗风格的转变。《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绝世名作,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李贺是“诗鬼”、李商隐与杜牧并称,而这两人的诗,都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影响;甚至到了宋元时期,众多文学才子依然要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取经,他们的诗写得再好也不过是这篇的支流罢了。

而在民国时期,闻一多更在《宫体诗的自赎》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篇诗作背后其实没啥故事,而且在唐朝也不出名,但到了现代却完全被推上了神坛,怎么做到的?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诗作本身太令人惊艳: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其实唐朝才子太多,唐诗佳作也太多,就算说李白是唐代第一诗人,恐怕也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但《春江花月夜》能成为公认的孤绝名篇,其魅力自然是读过就能感受到的,非要总结的话,大概可以分三点:诗情、画意、哲理,三者合为一体,相互融合。

从“诗情”上讲,《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到了难以言说的程度。只要读过此诗,就会不自觉想象自己也置身于悠然空远、澄净清丽的“春江月夜图”中。能把读者带入作品情境中是文艺作品的极大成功,张若虚做到了。

春、江、花、月、夜,其他诗人也都写过,但张若虚的构思跳出了常规咏叹,这首诗中出现最多的意象就是月,全诗一共252字,月字出现了16个,单独组合成两句还有剩余,但开篇写月就是壮丽大气之象,“海”是虚“月”是实,无论江海,今夜都有月华照耀。

直读到末尾,也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写月的形容词,月是“明”的,也是“孤”的,月华流照,时而落月、时而斜月、时而又乘月,层层递进引人沉浸其中,但绝对不用一些晶彩灿烂的堆砌辞藻来修饰。先把人引入画卷,再让你听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从“画意”上讲,《春江花月夜》勾勒的景象是幽静迷人的,不是一个人倚在楼上望着天上明月那么简单,人与天地、与月色江潮合在一体,人在江天月景中显得格外渺小,在宇宙之中也只是一粒粟而已,良辰美景奈何天,流水月华无边,海雾江树在月色的映衬下迷离美丽。

从“哲理”上讲,《春江花月夜》作者发出的问题,也是千百年来人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宇宙从何而来,人和宇宙的关系是怎样的,月亮永远都静静悬挂夜空之中,可月亮下的江流却一直在奔向前方,赏月的人自古换了一拨又一拨。

其实李白也写过“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名句,同样是发出对时空宇宙的思考,被疑借鉴了张若虚的诗篇。《春江花月夜》压倒全唐,李白杜甫也不能与之比肩,或许李白的粉丝不这么想,但这首诗的成就的确是后无来者。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