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苏轼曾被人用最阴险最有效的“文字狱”来陷害。还好那是在宋朝

Image 2020-12-03

苏轼曾被人用最阴险最有效的“文字狱”来陷害。还好那是在宋朝。

他诗里有一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蛰,指潜藏、隐密、冬眠等意,特指僵硬中还没复苏。龙指皇帝,蛰龙来喻当今皇帝,这不是罪大恶极吗?

说起苏轼这次被捕入狱,是因为他喜欢乱讲话,还由于他写了一首不合时宜的长篇叙事诗。

他把什么话都讲给上司沈括听。这看起来也不全怨他。

苏轼

沈括离京到杭州任两浙察访使,神宗特意交代他:“到了杭州,你要好好对待苏轼。”沈括为了落实神宗的指示,对苏轼很友善,并把苏轼所有的情况都上报给神宗,证明自己用心对待了苏轼。

可苏轼面对如此友善的领导,忍不住无话不谈,毫不保留地告诉领导他如何反对王安石新法。这一切当然都报告给了神宗。

而苏轼写的那首不合时宜的诗是写给朱寿昌的。情节催人泪下,是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

朱寿昌是位小官员,他是庶出的,生母是妾。

朱寿昌的爸爸在朱寿昌很小的时候就把这个妾休了。朱寿昌从记事时起就没见过妈妈。但是,朱寿昌却下定决心有生之年一定要找回妈妈。

他找得很辛苦但决不放弃。他从少年找到青年,又找到中年,还是没有找到。他一狠心,辞官走遍天下找妈妈,“不见母,吾不返也”。

精诚所至,在朱寿昌年过50的时候,他终于在陕西找到了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已经70多岁了,也有了几个另嫁的子女。朱寿昌把她和那些子女都接回家去,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苏轼就是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首长诗称颂朱寿昌。可没想到,却把另一个人得罪了。

这人是李定。

李定本来与苏轼政治立场就不一样。李定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不支持变法的一派想法找出他的个人污点来诋毁他—就是他不为生母服丧。当然他有不得已的理由,由于他生母被休出家门,他父亲也死了,他生母到底是谁根本没法确定。所以没法服丧。可这与朱寿昌一比,就显得太不孝了。

王安石

苏轼歌颂朱寿昌的诗流传越广,李定就越显得卑鄙无耻。所以,他开始对苏轼不满。

可苏轼并不知道有这个情结啊。他作为王安石新法的反对者,经常写一些反对新法的小诗,这可叫李定抓住了把柄。

李定把苏轼写的这些诗汇总成集,送交宋神宗。神宗正好在看沈括提交的关于苏轼言论的公文,立即就火大了。

苏轼攻击新法,诽谤朝廷,甚至影射皇帝的罪名终于成立了。

之后,苏轼被押解进京,审讯由御史台最高长官李定等新法集团同僚共同进行。用的就是“文字狱”法。

苏轼的诗里有一句是“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蛰,指潜藏、隐密、冬眠等意,特指僵硬中还没复苏。李定等人硬说这是影射当朝皇帝的。苏轼立即拿出王安石的诗句来,王安石有句诗“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蛰龙就是指的这个蟠龙。  李定等人哑口无言了。

在审讯时制伏不了苏轼。可在牢房里,苏轼就被人黑了,被人在黑夜里轮番痛打。这显然是公报私仇的行为了。

事实上他能活下来,都几乎是所有顶级权贵集体努力的结果。各界名流和德高望重的老臣都为苏轼请命,替他担保。

最后是王安石给神宗寄来了一句话,决定了苏轼的生死。他对神宗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这句话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皇帝考虑。神宗的心动了。此时重病中的曹太皇太后也为苏轼说了话,说他是个老实人,不会背叛朝廷,皇帝不要被小人利用。

两个多月以后,苏轼出狱,他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做团练副使,不许擅自离境,不许参与任何公务。

在黄州的第三年时,苏轼有感而发,写下了几行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矣。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这纸随手写下的小感,是排名仅在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之后的千古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

宋神宗

此后,他的那首蛰龙诗还被另一个人当“文字狱”再次用过。

那是五年之后,神宗皇帝又想起了他,想让他修国史。

这让一个人很愤怒,即首相王珪。从来都是由当朝首相来兼职修国史的工作,王珪觉得受到了极大的羞辱。这一次,为了阻止苏轼,他又把苏轼的那首蛰龙诗拿了出来,他把苏轼定性为一个反贼。

可是,现在皇帝神宗听了却不生气。

他说,苏轼自己咏他的桧树,跟朕有什么关系(彼自咏桧,何预朕事)。何况古人有荀氏八龙,有南阳卧龙,用龙字做名字的忠臣有很多。

这次对苏轼的构陷不了了之。

@生活打印机:从宋朝的这个“文字狱”案件可以看出:

一、宋朝的政治环境是十分开明的,尤其是对士大夫阶层。“文字狱”指控的罪名是允许反驳的。其实文字狱基本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种类型的,在其他朝代是没有反驳的机会的。

二、还可以看出,苏轼这个大文豪也是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的。他不支持王安石的新法,虽然作为诗人很有才情和创造力,但对待社会问题是偏保守的。

三、王安石的胸襟十分博大。苏轼被捕入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触怒了支持新法的皇帝所致。但王安石却并不因此借机报复苏轼,反而搭救了他。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