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原创昆曲《梅兰芳·当年梅郎》今明连演两场

Image 2020-12-18

且歌且舞,融京昆于一堂;以剧载道,唱人生之真情。11月30日,一部典雅大方、精致细腻的原创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为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画上了绚烂的句号。这部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集团昆剧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从传统传承与时代审美两个角度得到了极高的评价。16、17日晚,2020年度江苏艺术基金理事会资助项目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将在江南剧院再度上演。上个月底因故未能看到该剧在群英会闭幕式演出的观众,在周三和周四晚间将可以亲身感受这部剧目的魅力。

江苏是戏曲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梅派京剧艺术在江苏有着深厚的影响力也广受群众欢迎。而江苏乃至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着重描摹突出展现梅兰芳先生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优秀作品却寥若晨星。创作一部优秀的戏曲作品向这位京昆艺术大师致敬,并以梅兰芳为榜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江苏昆曲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原创现代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以1956年梅兰芳返乡泰州之行为切入点,通过梅兰芳携子返乡、祭祖、演出等现实事件与其回忆第一次登台上海的经历双线交织、相互推进,以戏中戏和虚实结合的形式,采用工笔白描与侧面剪影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一代京剧大师的艺术成就与人格魅力。

《梅兰芳·当年梅郎》撇除此前影视作品和舞台剧中着墨较多的情感线和盛年故事,而将重点聚焦于更为宏大的艺术突破、自我升华和舞台情谊之中。以双线并行的手法,架构戏剧。在现实行进线中,叙述梅兰芳携子返乡,祭祖、演出;在回忆线中,则着墨于首次登台上海与挚友王凤卿的过往。描绘了一位伟大艺术家在某个特殊的时间原点上,对艺术追寻与人生目标的思考和人格艺德的升华。

昆曲艺术起源于明代,定型于清初,是流传至今成型最早的剧种之一。受此影响,其舞台呈现具有高度程式化、历史化的特征。从清中叶之后,昆曲时代戏的创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因此,昆曲现代戏的创排困难极大,如何兼顾艺术性与时代感,是昆曲现代戏创排中最大的难题。创作《梅兰芳·当年梅郎》,是江苏昆曲前所未有的一次尝试和探索。

原创现代昆剧《梅兰芳 当年梅郎》特邀著名编剧罗周撰写剧本、上海越剧院著名导演童薇薇执导,为了能够让这首开先例成为成功示范,昆剧院特意请回了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胡锦芳担任本剧的艺术指导。两位老师不辞辛劳,多次到排练现场为后辈学生说戏指导,将自己当年创排现代戏的经验毫不藏私的传授给学生,以供参考。在展现京剧梅派艺术的“戏中戏”方面,则特邀梅葆玖先生的江苏籍亲传弟子、京剧名家陈旭慧,向剧目主演手把手的教授梅派代表性剧目选段。

《梅兰芳·当年梅郎》舞台空灵写意,着重突出演员表现,给予演员更大的发挥空间。演员在上韵念白,依律行腔,确保南昆风韵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无实物表演黄包车圆场等新虚拟程式,做出了全新的尝试,勇敢迈出了现代戏创作的第一步。在审美上,着重突出江苏所独有的“以形写神”,做工细腻,重在传神的南昆艺术风格。剧中所有京剧梅派经典唱段及念白,均由演员现场演唱。

剧目由施夏明、周鑫、张争耀、赵于涛、孙晶、孙伊君、陈睿等第四代优秀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名家主创,青年演员主演既保证了剧目的艺术质量和思想深度,又使剧目能够更容易为青年群体所接受。从演出反响来看,《梅兰芳·当年梅郎》不仅展示出江苏戏曲青年一代互帮互助,互为提携,团结一心的团队精神,也展露出他们日益成熟的大将风度。

自2019年紫金文化艺术节首演以来,《梅兰芳·当年梅郎》广受好评,也得到了文旅部与省文旅厅的大力支持,接连入选2019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2020年度江苏艺术基金理事会资助项目与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今年11月,该剧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

经历多轮演出后,《梅兰芳·当年梅郎》得到了领导专家和普通观众的高度赞誉。被认为是定位高远,展现出强烈的现代感和时代审美,剧情架构精巧严谨,叙事人物具体生动,演员形象、气质俱佳,表演纯熟,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作为难得一见的昆剧现代戏,呈现出极高艺术性、思想性、可看性。《梅兰芳·当年梅郎》的成功创排,是昆剧现代戏的重大收获,也为日后昆曲现代戏的创排,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典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