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看见文物|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三千年前的飞天梦

Image 2020-12-26

外径12.53,内径5.29,厚0.02(单位:厘米)

金质,整体为圆形,厚度均匀,极薄。图案分为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表现。内层图案中心为一没有边栏的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顺时针旋转的齿状芒,芒呈细长獠牙状,外端尖,图案好似空中旋转不停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它们等距分布于内层太阳的周围,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爪有三趾。首足前后相接,向着同一方向飞行。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太阳芒纹的方向相反。整器采用捶揲、剪切和打磨等多样加工手法,正面打磨光亮,背面未经打磨,较粗糙。该件藏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古蜀先民金器制作工艺、青铜文明以及深层次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实物资料。

文化寓意

关于其文化寓意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其一,学术界认为,金饰中心图案很像一个喷射出12道光芒的太阳,外层的4只飞鸟极似神话传说中的“负日金乌”,都与太阳神崇拜有关,所以其主要寓意了古蜀时期的有关“日、月、鸟、象牙”崇拜等宗教崇拜。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首先,从直观上就形象地显示出古蜀人崇拜太阳等宗教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图案内层的中心是一个顺时针定转的漩涡状造型,并且带有12条弧形齿状物,中心的这个漩涡既象一个旋转的火球,又象一个正在运转着的太阳;它的12条弧形齿状物,既象12道燃烧着的火苗,也象太阳发出的12道光芒。“太阳神鸟”的中心喷射出一道道火苗旋转着的太阳,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

从“太阳神鸟”的造型上看,“太阳神鸟”外层的4只飞鸟,一方面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鸟图腾崇拜”的延续,“鸟”的造型和图案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数目众多、形态各异的“青铜鸟”,都是古蜀人崇拜鸟的遗迹。另一方面,也与《山海经》等文献中记载的“使四鸟”等神话传说以及太阳神鸟的崇拜有关。结合文献和考古发现,说明“太阳神鸟”所反映的鸟崇拜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的鸟图腾崇拜的继承和发展。

其二,它所体现的科学内涵也极其丰富,也反映出金沙文化中的历法等科学知识,表明它与古蜀人所使用的历法等科学有关,是古蜀时期先进的历法等科学知识的体现。

“太阳神鸟”含有的历法等科学知识就体现在它的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上。“太阳神鸟”中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分别是4和12,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们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每只鸟对应3个月牙,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恰好说明每只鸟代表一个季节(3个月),4只飞行的神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也说明古蜀人已经有了四时的概念。它内层的12道旋涡状光芒,既象一根根象牙,也象一轮轮弯月,表示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4只飞鸟与太阳及12道月牙运行的方向相反,也形象地显示出岁月的流逝,四季轮回、年年月月周而复始。

文物价值

2005年8月16日,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从1600余件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同时也是成都城市标志的核心图案。

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此器构图凝练,是古蜀人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

社会评价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金石组组长丁孟《国家人文历史》:“它反映了人类早期朴素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阳光是生命的源泉,因此成为人们最早崇拜的神;中华先民把太阳和在天空中飞翔的神鸟联系在一起,认为是神鸟在驮着太阳飞行。太阳神鸟是古蜀人早期部落的图腾,‘神鸟绕日’表达了中华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飞天梦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