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红色印迹 巴人故居:马头墙,青瓦顶,这里走出一位现代文学大师

Image 2021-03-02

甬派君有话说

宁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宁波大地留下了许多遗址胜迹。

这些红色印迹是党的奋斗历程的重要见证,是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党史育人的重要资源。

甬派《宁波党史地方志》专题推出“红色印迹”系列报道,本期介绍的是巴人(王任叔)故居——

“尚书第”门楼

巴人(王任叔)故居位于奉化大堰镇大堰村,为其先祖王钫(明嘉靖进士)所造的“尚书第”中的一户。故居坐北朝南,为木结构两层楼房,共两间一弄,占地109平方米,建筑面积170平方米,包括卧室、书房、用餐室、陈列室。房子面宽8.25米,进深6米,马头墙,青瓦顶,属江南典型民居建筑。

此房系巴人父亲于1917年为巴人结婚时所修建。房前有巴人塑像一尊。室内的摆设均为原物,陈列着毛泽东、周恩来的任命书(复印件),巴人著作49册、相关书籍21册、原始照片28幅及部分手稿。

巴人故居

巴人故居于2005年3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被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7月被公布为市级党史教育基地。

巴人(1901—1972年),原名王任叔,奉化大堰人。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外交家,也是中国新文学最早的建设者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诗歌、小说、杂文写作、翻译、编辑和文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把一生执着的文学理想,同腥风血雨的革命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领导和团结众多爱国民主人士、文化人士。曾主编《新奉化》《译报大家谈》,曾任《四明日报》编辑,著有小说《疲惫者》,短篇小说集《监狱》,翻译《苏俄女教师日记》、日本长篇小说《铁》等。

巴人故居内景

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在奉化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赴广州进北伐军总司令部后方留守所工作。1926-1935年间3次被捕,1937年重新入党并任中共江苏省文委委员。

王任叔像

巴人,原是鲁迅先生在撰写小说《阿Q正传》时所用笔名。王任叔在读到这部作品后受到巨大震动, 深感新文学的伟大力量, 决心献身新文学。1922年7月, 沈雁冰(茅盾)、郑振铎应邀自上海来宁波讲学。王任叔担任笔录,由此与郑振铎、沈雁冰相识,并由郑振铎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开始发表作品。1930年,他参与发起和组织了“左翼作家联盟”,并有大量作品问世。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夫人许广平随即开始整理鲁迅遗著。次年8月13日上海沦陷,鲁迅手稿面临毁于战火的风险。“孤岛”上的爱国文人齐心协力,由胡愈之倡议,成立“复社”,郑振铎、王任叔、陈明、周建人、许广平、严景耀、冯宾符、范蠡、张宗麟、陈瑞璜等20人组成,着手出版《鲁迅全集》,商定由许广平、郑振铎和王任叔三人为主要负责编辑。

王任叔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图为毕业照

王任叔当时虽身兼数职,忙得不可开交,但他总是分秒必争,认真地做好《鲁迅全集》的编校工作。经过王任叔等人的共同努力,在1938年夏,20卷巨著《鲁迅全集》问世。三种版本,四个月内全部出齐,这在中国出版史上堪称奇迹。王任叔也由此正式以“巴人”笔名发表文章。

巴人(王任叔)

1941年,党派他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在华侨中开展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避居苏门答腊,进行地下抗日活动,解放后任我国首任驻印尼大使。1954年起,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1957年任社长兼党委书记。1966年完成《印度尼西亚历史》初稿。“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批斗,1972年病逝,1979年6月平反,恢复政治名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