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南京老师上《中国诗词大会》,用手语传递诗意打开无声世界的心门

Image 2021-03-07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第一期开播后,今晚,诗词爱好者们终于等来了第二期。第二期节目精彩不断、妙趣横生,其中还有南京教师的身影。来自南京聋人学校的特殊教育语文老师陈燕表现不俗,其淡定从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给大家留下美好印象,她给学生们用诗词交流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她借毛笔起名希望学生

做好“人生修行”

她从百行团中脱颖而出,两两成组对抗,接受三组体型的比赛。面对清华大学高材生杨宗郁,陈燕一直势均力敌,接下来,遇到用诗词元素,给湖笔取名这样的题目,杨宗郁起名“竹斜”,陈燕则起名“听雨”,灵感来源于蒋捷的一首词《虞美人·听雨》,“人生无处不是风雨,但是人生也无处不是修行,就像我的学生一样,但他们无惧人生风雨。所以当手执一管名为‘听雨’的毛笔时,我希望他们能体会到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潇洒豪迈,说不定也能体会到杜甫笔下的李白。”最终陈燕胜出。百人团也给出了“如椽”“如有神”“如刀”等好玩的名字,主持人龙岩开玩笑说,再起下去,就该叫“买它”了,“请扫描屏幕下方二维码”,康震老师则说,给毛笔起名很简单,毛笔本身就是一个成语,不如就叫“神来”。

进入个人追逐赛,场上选手与百人团一同答题,分数高的一位直接进入攻擂资格赛。身临其境题部分,无论是选出黄山云海的诗,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唐代文物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选出描写其动作的古诗“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还是李白《蜀道难》中多用动物,选出没有动物的诗句,这些都难不倒陈燕,她以87分总成绩暂时进入待定区。

“横扫千军”部分的对战更为惊心动魄,陈燕在“组合飞花令”环节胜出,成为本轮获胜者。紧张的“擂主争霸赛”,面对的是上期擂主李柏聪,陈燕依旧淡定。遗憾止步之时,陈燕以“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对我们来说,诗词大会就是‘不可一日无此君’”抒胸臆,告别“诗词大会”的舞台。

她感谢诗词搭建

和学生之间共通的桥

记者了解到,来自南京聋人学校的特殊教育语文老师陈燕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是南京市聋人学校的高中语文老师。曾经她也苦恼过,“我走上讲台,却走不进他们的心。我找到了诗词,希望它成为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桥梁。后来发现,原来孩子们也在找寻那座桥。”她的学生们都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但他们无惧风雨,坚信人生有诗和远方。伴随着轻快舞动的手语,诗词帮陈燕推开了无声世界的心门,成为她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笔砚相亲,晨昏共读,他们用研习书法之技艺、砥砺诵读经典之初心,以诗歌温润心怀,以书法涵养性灵,生活因诗词而灵动秀雅。看到孩子用画作生动诠释了陈燕讲解的诗词,她不禁感谢诗词搭建了这座共通的桥。

对于陈燕而言,诗词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底色,是从小积淀下来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她人生彷徨的时候,在她有所纠结的时候,诗词的积淀会让她不太关注现实社会所在意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前途、报酬等等,而更多地去关注精神世界。

3月1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正式实施。该方案首次以听力残疾人手语使用者为主体,规范应用国家通用手语“唱”国歌。陈燕在节目中展示了她如何用手语向同学们传递诗词的意境,听力残障人群需要更多像陈燕这样的人,为他们的无声世界带来更多精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