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全国政协委员张建国:京剧人才梯队建设出现断层,抢救性传承刻不容缓

Image 2021-03-12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3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张诗童)“老一辈京剧艺术家年事已高,京剧艺术面临人去艺失、不可再生的危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戏曲艺术精髓存在于艺术家的心里、口中、身上,如果不及时对他们的绝技绝艺进行传承,不对文献史料和音像资料进行挖掘整理,这些宝贵的京剧资料将永久毁灭、无法修复。

张建国介绍,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京剧演员杜近芳、刘秀荣、朱秉谦、冯志孝、寇春华等已年近九十岁,改革开放以后京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刘长瑜、杨春霞、李维康、耿其昌等已年逾七十岁,跨世纪的一代新星于魁智、董圆圆、李胜素、袁慧琴、李海燕等也已在六十岁左右。“在他们之后,至今没有出现新一代领军人物,人才梯队建设出现断层。优秀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抢救性传承刻不容缓。”

为此,张建国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进行艺术实践传承,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亲自传授技艺,将自己一生积累的艺术实践经验“口传心授”给下一代。“不单单是让年轻人看录像学,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场教学带出一批学生,才能真正抢救地传承他们的艺术风格,留下他们的艺术财富。”同时,要选拔具备领军人才潜质的优秀青年演员,为其量身打造重点剧目,对经典剧目进行抢救性挖掘、创造性改编,使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呈现在观众面前。

二是进行艺术理论提炼,通过系统整理老艺术家的口述史、艺术经验和艺术资料,加强戏曲表演理论建设。包括传记、剧本、理论评论文章、报道等文字资料,形成理论专著;整理剧照、创作排练照、节目单等图片资料,形成艺术图谱;收集演出、排戏、教学、谈艺讲座等立体音像资料,形成动态展陈馆。张建国表示,戏曲舞台艺术博大精深,但戏曲理论研究十分薄弱,没有理论支持,传承举步维艰。“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京剧资料数字化,以物态形式把非物质文化保存下来,对精品艺术资料实施出版计划,让珍贵资料‘活起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