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高适送别朋友时以诗相赠,诗作情感真挚动人心扉,后两句更是成为励志名言

Image 2021-03-19

在唐诗这个馥郁芬芳的百花园中,送别诗是别开生面的、芳华自在的一株瑶草琪花,送别诗甚至占据着唐诗百花园中C位的位置。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提起唐诗,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中的或许就是那些蜚声诗坛的送别诗。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见,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他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时写的;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他在渭城送别好友元二时吟咏的。

再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他在长安送别好友时写下的经典;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是他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诗写下的千古名句。

这些朗朗上口的名句,这些带着送别标签的诗句,直到现在,都是人们时光沉淀的记忆词库中最容易被唤醒的金句。

送别诗以其摇曳多姿的形态,沁人心脾的芬芳,让人流连其间,驻足品味,久久不愿离去。

提起唐代的送别诗,高适在送别好友董大时写的两首诗,与上面的名句比起来,不管是形态亦或是芬芳,也是不遑多让的,甚至是平分秋色的。

高适这两首诗的题目都叫《别董大》,尤其是其中的第一首,更是送别诗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原诗如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702—765),字达夫,唐朝沧州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高适幼年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一时家中失去了经济支撑。家庭的不幸,生活的艰辛,使他深知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使他更加懂得了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史料中对高适的记载是:“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

靠自己的苦学勤练,高适取得了很高的文学修养,但他直到四十八岁方被举荐,获得了一个封丘县尉的职位,这对于出身贫寒的高适来说,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不久,他又辞去县尉之职。直到五十二岁,他才进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中担任掌书记。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或许正是这样丰富的人生阅历与际遇,使他的诗作充满了对人生际遇的认知与喟叹。

高适有着多年边塞生活的经历,他熟悉边塞风物,他的边塞诗风格激昂雄健 ,风骨遒劲, 尤以七言诗见长,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与岑参一起被世人并称“高岑”。

提起高适,边塞诗人这一称谓是他给人们的第一印象。高适一生交游广泛,为求取功名,曾多次出入边塞,他也曾多次往返京城长安和边塞。

在这期间,高适结交了许多的志同道合的文人士子,写下了大量的充满边塞风情诗。如名句“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就是出自高适描写边塞风光的诗作《塞上听吹笛》。

在南来北往的人生旅途上,高适也经历了和朋友一次次的离别,离别的时刻,高适也写下了大量的送别诗。在送别诗中,高适情真意切,他用真挚热烈和丰富细腻的情感道出了对朋友的殷切希冀。

高适的送别诗中流露出的那一份浓厚而纯朴的情感,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高适能够推己及人,时时处处能够站在朋友的角度,将心比心;他会从朋友的立场思考问题,与朋友进行推心置腹地交流,对朋友关怀备至,他的情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娇柔藻饰的敷衍之词。

公元747年,身在老家睢阳的高适与好朋友董大久别重逢 ,经过短暂聚会后又各奔前程,于是高适就写下了赠别的诗歌《别董大》。就是他在送别朋友董大时写下了。

董大原名董庭兰,是当时著名的音乐演奏家,最擅长的就是七弦琴的演奏,而且因为技艺高超,深得宰相房绾赏识 。对于这一事件,同时代诗人崔珏在诗中这样写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董庭兰虽然身怀琴艺高超,但因为曲高和寡,知音很少,而且他本人也不善于交际,加之艺术家的清高,所以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高适的第一首诗有“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两句,意思是说董庭兰生活困顿,连酒钱都付不出。

这时的高适壮志未酬,浪迹天涯,时常处于困顿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读来很励志。

开篇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诗人先从景物描写入手,渲染出送别时候的环境:天空中的黄云绵延起伏,黄云遮天蔽日,透过云层看到的太阳只有一点点的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着,这样的景象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降临。

果然,一会儿,纷纷扬扬的雪花就从天空飘落下来。伴随着雪花,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形疾速地从空中飞过,往南方飞去。这两句所展现的境界阔远而渺茫。

诗人一下笔便描写了空间的广阔,阳光昏暗漫天的黄云。在这天地之间,寒冷的北风送来纷纷扬扬的大雪,更有大雁南飞,朋友即将奔赴边塞。这简短的几笔景物描写,便勾勒出冬日的景象,悲壮雄浑的气氛也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这两句虽然是对景物的描写,但也处处衬托着送别的情调,以及诗人的气质心胸。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日暮天寒,本来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愁烦心绪,而眼下,诗人正在送别董大,依依不舍之情是可想而知的。

试想一下当时送别的场面:正当黄云遮天,千里昏暗,北风凛冽,大雁南飞,雪花飘扬。在这样风雪交加的时刻,与朋友分别,此情此景可想而知。所以环境的渲染也就格外有寓意了,在这样的天气里不得不迈出前行的步伐,这预示着朋友出发的仓促以及对于前途的迫切追求。

诗人用白描手法描写眼前景物,粗笔勾勒便将冬日气象写得无比苍凉、悲壮。但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以出人意料的、豪迈的语调,开朗的胸怀劝慰勉励好朋友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人的意思是说: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天下谁人不敬重具有雄才韬略的大丈夫呢?

其实这两句诗中还有一层意思:今天我们虽然分别了,从此天各一方,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前途漫漫,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要尽情展现才华,不必有太多的顾虑 ,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普天之下谁不仰慕你?谁不愿结交你引你为知音呢?

良言一句三冬暖。这两句话对于董庭兰来说,着实是这寒冬里最温暖人心的了,冬日的阴霾似乎一扫而空,诗意也峰回路转,豁然开朗。

高适的这两句话对朋友是一种有力的激励,同时也更深一层地表现了自己的情谊。诗句语境新颖,动人心扉,以此励志的话语赠别,足以鼓舞人心,这也透露出诗人的不凡气度。

高适这两句,不仅紧扣董大琴师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不分贫富,不论地位,天涯处处有朋友的人生哲理融汇其中。

同时,诗歌也从另一个角度给后世以启示:是金子,就不要怕会被埋没,它放在哪里都会闪光。这看似随意的两句赠别语,其实是诗人精心锤炼的结果,这两句话能给人一种满怀的信心和力量。

蕴含着劝慰和勉励,寄予着希望,这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凝成了这两句千古传诵的佳赠别语,堪称送别诗中的艺术珍品。

诗人在与朋友分手之际,只字不提心中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前行,以高昂的、自信的姿态迎接未来。

纵观这首送别诗,诗人处处从环境着眼,于大处落墨,最后表达对朋友的谆谆劝勉。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就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掷地有声;也就不能让朴素无华的语言,生发出如此情感真挚、动人心扉的诗情。

高适的这首送别诗,抒写了对友人的关心、体贴、劝励和希望,在诗歌中将友情的真谛抒发地淋漓尽致。诗歌中蕴含着的真诚的情谊和坚定的信念,无不正能量满满。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像高适这样的朋友,时刻激励前行的脚步,时刻坚定前行的信念,何尝不是一件人生幸事!

正是因为高适诗歌中那大写的友情二字,那大写的情感二字,那鼓舞人心的正能量满满的激励二字,才让这首诗成为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朵名花。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