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写自贡盐商的历史小说,竟然把读者看饿了
自贡,素有“千年盐都”之称。李静睿,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作家,她用四年时间创作的一部34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慎余堂》于近日出版,勾勒出一幅北洋时期四川大盐商家族的图景。
李静睿想写一个自贡盐商的故事已有多年,每年回家总要去各种旧址走走,“历史和现实在这些地方有一种奇异的融合,当年盐商们出资修建的王爷庙,迄今仍是市民喝茶打牌之地,龙凤山在一旁,釜溪河则在另一旁,一百五十年就回旋于五块钱一碗的盖碗茶汤。有一年去凿于道光十五年的燊海井,熬盐车间白雾缭绕,两个工人一人搬了一把藤椅,坐在巨大的铁锅旁刷手机。这些地方看得越多便越让我着迷:曾经兴盛的一切都衰落了,但依然有东西留了下来,融进这个城市的血肉。历史不是文字搭建而成的墓碑,历史是一条釜溪河,我们沿河而下,知道来路,便有可能看清去路。”
前不久采访乐山作家周恺时,提到写四川历史题材时,他隆重推荐了《慎余堂》。该书作者李静睿,出生于四川自贡,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曾做过八年法律记者,现专业写作。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北方大道》《小城:十二种人生》、长篇小说《小镇姑娘》《微小的命运》等,第二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
日前,李静睿接受红星新闻采访,谈到了《慎余堂》创作背后的故事。
李静睿
关注自贡、盐业、革命以及革命之后、家族、个体选择
“小皇帝退位那日,已是腊月二十五。”这是《慎余堂》开篇的第一句话。 整个故事以溥仪退位始,以溥仪被逐出紫禁城终。
据李静睿讲,家乡自贡在这个故事中化名为孜城,自贡为自流井和贡井的合称,井下出卤,卤可熬盐,自东汉以来,这里便天车林立,遍地盐井。1853年,因太平军攻陷南京,两淮盐路中断,咸丰皇帝命户部发文“川粤盐斤入楚,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是为“川盐济楚”,从那时起至清帝退位,自贡盐商一度由富庶变为巨富,现在再去看当年的盐商府邸,仍可感受到旧日荣光,但那时谁能想到呢,这已是帝国和他们最后的夕阳。
作为李静睿的首部长篇,她选择了写北洋时期盐商的历史题材。“因为我是自贡人,自贡历来是产盐之地,我对盐业史的兴趣也持续了多年。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混战,盐税那时候是军费的重要来源,自贡也因此成为各方争夺之地。和革命本身比起来,我对‘革命之后’共和破灭的故事更有兴趣,这个故事就是这样慢慢生长出来的,它混杂了我最感兴趣的几个元素:自贡、盐业、革命以及革命之后、家族、个体选择。”
这几年中,李静睿一直有意识地去看百年前的各种遗迹,盐井、码头、会馆、盐商故居等等,希望自己能沉入自己故事的场景之中。
动笔之前,李静睿阅读了大量资料。资料大概分为几部分,一部分是地方志,另外一部分是学者的专著,还有一部分是当时的人写的回忆录,比如顾维钧的日记,“五四”时期学生的记录,等等。但在开始写之后,因为担心被资料牵着走,就没有再大量阅读了,而是写到某一个事件时再针对性地查找。
在她查询的大量民国盐业资料中,有一本不起眼的小册子中记载,百年前一个富甲一方的自贡盐商家族,在历经革命、混战和盐井生意的几度兴衰起伏之后,族中二十几个男人均沉迷于鸦片,终日不起,如此到死。那个画面很长时间里都是她想象中小说的结尾,与此相伴的则是1927年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留下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希望家乡自贡能够一直滋养自己的写作
在李静睿的阅读经验中,一部优秀的历史长篇小说不管是什么题材,都必须要在好的语言、好的故事、好的人物这三项中起码占有两项,同时拥有三项的长篇小说是非常非常少的,中文小说里她能想到的是《红楼梦》《繁花》《花腔》这有限的几本。
李静睿很喜欢民国文学,但民国作家中她最喜欢的张爱玲和沈从文,又主要集中写中短篇。她认为,沈从文的《长河》写得非常动人,可惜没有写完。张恨水的世情小说她很爱读,但作为纯文学作品确实又少了一些维度和野心。
在最初的设想中,《慎余堂》会是一个“张恨水式”的家族故事,但渐渐地,故事自己生出枝桠,人物不满于设定,想要走得更远,最终它变成了双城记,北京和孜城,时代和个人,永恒和变动,庞大和渺小。
创作34万字大体量的长篇,李静睿说最大的难度在于信心,因为过了三十岁之后,最贵的东西永远是时间,写作中会不停疑惑把这么多时间放在这项工作上是不是值得。写到一半的时候,她停了快一年,后来继续写,一度以为自己永远也写不完这本书了,最后终于完成的时候确实非常高兴,对她来说这也是写作十年来最混杂精神折磨和精神成就的经历。
她说,尽过全力,没有遗憾,“再给我四年,我应该不可能重写出一本这样的书,那股心气和热情都已经没有了,我很高兴自己在拥有真正热情的时候,紧紧抓住了它,写完了这本书。一本书有它自己的命运,也在自行选择读者,付出这么多心血,我当然希望它能走得远一些,但对我来说,也要把它抛诸脑后,继续往前走了。”
最近,李静睿在重看《从文自传》和一些零散短篇,她说,沈从文其实很早就离开湘西了,但家乡一辈子都在滋养他的写作,哪怕他写的那些城市题材的小说,甚至后来写服饰器物,那种水一般流动的文字始终没有干涸,“希望我的家乡也能这样”。
一本历史小说,竟然把读者看饿了
《慎余堂》中有很多关于美食的详细描写,从火边子牛肉、豆瓣鲫鱼、红糖锅盔到牛油火锅,让人物也一下子在四川这片土地上鲜活起来。
书中加入这么多四川美食,看得读者都说直流口水。为什么喜欢写美食?李静睿回答,也没有很特别的原因。“不少读者问过我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喜欢写食物,我也认真想过。最早我认为是自己不假思索,也不知节制,决心要在以后的文字中克制住这点。但之前重看《乌克兰拖拉机简史》,里面有整整三页,列举母亲的储藏室里有哪些食物。生活不管从哪个层面来看都是一片沙漠,食物成为他们仅有的能紧紧握住的东西。我喜欢的作家好像都很喜欢写吃的,曹雪芹、汪曾祺、张爱玲,甚至包括金庸,这算是一种私人爱好,《慎余堂》里食物的描写其实不是那么多啦,但我确实很喜欢读、也喜欢写长篇小说中的闲笔。”
让我们来读一读作者笔下那些四川美食吧。
她写盐井之上的日常:
秋色渐深,孜溪两旁银杏尽染金黄,落叶凋零,漂于水上,煎盐灶房内火光灼灼,工人上身赤裸,向盐锅内点下豆浆,让盐卤澄清杂物,凝固成晶。待到夜色四合,盐场工人各自成团,围住一盆水煮牛肉,每人均能吃下三大海碗白米饭。盐场用牛夏喂青草,冬喂谷草,每日还有升把胡豆,不能服役之后方送往汤锅铺宰杀,肉片得极薄,在滚油中一烫即熟,汤色鲜红,重麻重辣,半明半暗中,青花椒香气四散,盖过灶房中天然气的硫磺味。
川地对牛肉情有独钟,复杂的牛肉做法,足以让其他菜系叹为观止。诞生于盐井的火边子牛肉是自贡传统名菜。书中提到:
他清晨即起,叫周围侍奉的人都退散下去,自己用炭炉烧罐中雨水,泡一壶香片,摆一碟孜城特有的火边子牛肉,然后坐在院中梧桐树下的藤椅上,读两卷梁任公。
彼时天光极亮,院内有小池,植有粉紫睡莲,肿眼金鱼躲在墨绿莲叶下,似是怕这灼灼秋日。火边子牛肉上有一层白芝麻,余立心一一拣起,撒至水中,看那些金鱼犹犹豫豫浮出水面夺食,又胆怯地复沉下去。火边子牛肉其薄如纸,洒上好熟油,向来是余立心最爱的小食,但那日他吃了一片就放下了,只觉有一股连香片也不能抵消的膻腥油腻。
家宴少不了豆瓣鲫鱼,余家三小姐最爱满腹黄金鱼蛋:
铁箅和黑炭都是现成,几人在院子里生了火,鱼身滚刀,抹上粗盐,最后快熟时方撒两把海椒面。今日的鱼有八条,每条约重三两,这时节正是鲫鱼摆籽,条条都有胀胀圆肚,令之说:“鱼蛋都给我都给我……松哥哥,给我把鱼蛋剔出来,多撒点辣椒面花椒面,我要拌着吃。”
甜香的红糖小食也是三小姐的心头好,夏日凉糕,冬日锅盔:那家红糖凉糕味道说不上怎样,但摊主舍得汲冰凉井水,把凉糕湃在水里,上覆厚厚棉被,这样无论外头如何炎炎,凉糕入口仍有冰意,令之自小时起,每年都不知要吃多少……又走在这条路上,正是酷寒时分,夏日里卖凉糕的妇人正裹着棉袄,缩手缩脚地在树下卖十文钱一个的红糖锅盔,锅盔和凉糕一样,都藏在厚厚棉被下,拿出时仍烫到甩手,需包在黄纸里,一点点撕开来吃。
火锅更是不能少的:孜城也喜食牛油火锅,且专烫下水,恩溥想到毛肚脆香、鹅肠爽利,忽感饥饿,坐下之后点了菜,又叫了两壶清酒,店主先上满满一大盘牛肉,在抹上野鸭油的铁锅内稍加煎制, 待牛肉显出焦色,再倒入喷香酱油,又待汤汁煮沸,这才加了蘑菇豆腐 和春笋,慢慢炖上。日本的牛肉不似孜城,须老死后方能进食,几是入 口即化,也无需其他调味。赵五待他们倒是客客气气,只是东西半点不收,反倒亲自下厨备料,请二人吃了一顿毛肚火锅,底料由牛油炒制,烫的是整桌牛下水,毛肚、黄喉、百叶、牛 脷、牛肠带油、牛尾炖底,毛肚片得极薄,只需三上四下便已微卷,一咬满口脆劲。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编辑 李学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