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的春天
聊起今年的春节,绛州木版年画传承人吴百锁格外地高兴。他说:“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元宵节之际专程到新绛拍摄了木版年画系列专题片。更为高兴的是春节前李克强总理在山西运城买下的年画,源自我收藏的一块清代‘福’字年画木版。”
进入腊月,从太原、北京、上海、深圳、港澳台地区以及欧洲等地发来求购木版年画的订单应接不暇。其间,吴百锁每天从早上7时走进工作室,要忙到晚上10时多以后才得闲。看着一幅幅刻印精美、栩栩如生的木版年画,惬意一点点化去吴百锁疲惫的身心。
贴年画,是春节的一项传统民俗。在木版年画传承人吴百锁的家里,随处可见一块块刻印的古木版,久远的历史在其上浸淫出浑厚的包浆,见证着老百姓祈求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喜欢传统的东西,买我们木版年画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吴百锁一边印制年画,一边喜笑颜开地说着。他介绍,以往春节年画主要是年俗类的门神、“福”字、灶君、财神、送子娘娘等,如今扩展到生活的多个领域,如实用类年画、戏曲类年画、吉祥寓意类年画等,而且求购年画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
在吴百锁的工作室,收藏着“事事如意”到“福禄寿喜”“天官赐福”“五子登科”“关公门神”等明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古版2000余块,套色木版300多套,老画和老画稿2000余幅,其中有百余对各类门神、百余块戏曲故事版画、百余种神祇类年画,更有《关公读春秋》《天官赐福》《帝王祭祀后土圣母汾流图》等数十块木版年画的孤版珍品。
“今年春节,年画卖得特别好,有这么多人喜欢传统年画真是高兴啊!”在吴百锁看来,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更是社会的共同财富,最好的传承就是用心推广,广泛传播,将其发扬光大。
“印制木版年画,看着简单,其实不容易。木版雕刻制作,既要形象生动,又要寓意深刻,印制中对水墨适合、线条粗细、色彩搭配、暗淡柔和、层次分明都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印好的年画让人一看就觉得爱不释手。”吴百锁一边说,一边专注地用棕刷饱蘸墨汁,均匀涂刷在雕版表面,再将一张滇腾古纸轻轻覆在雕版上,然后用趟子从雕版中心部位向四周趟平,自宣纸一角轻轻提起,一张好看的年画便跃然于纸上。吴百锁制作年画的过程娴熟利落、一气呵成。
为了保护好收藏的古版,吴百锁都是进行限量印制。有些稀有古版,他往往选择不印或少印,“老版毁了,就再也没有了。”
吴百锁说:“古木版的人物生动,刀工流畅,复刻的木版则印刷不出古版的韵味来。”
木版是制作木版年画的关键,吴百锁收藏的同时也跟着老艺人学会了木版雕刻印制、上色等传统技艺。
一块上乘的木版在彻底磨损前,可以印制约一万幅年画。为了保证年画品质,吴百锁的木版年画从选料到雕刻再到上色都非常讲究,原料刨平、木版雕刻、细节打磨、年画印制、描边上色,一幅年画的制作需要七八道精细工序,最简单的彩色年画在印制时也至少要上3次色。
多年来,在吴百锁的努力下,绛州木版年画研制所的作品在传承传统木版年画的基础上多有创新、发展,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好评,并有多幅年画作品获得全国奖项。他介绍:“现在的年画制作较之以前更为讲究,都是精工细作。比如原先的年画都用最便宜的麻纸、粉连纸,现在用的都是上好的宣纸,印制过年用的‘福’字、门神都是用万年红宣纸。”
吴百锁不仅卖年画,还愿意讲解年画知识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他希望更多人不只要关注年画祈福纳祥的实用价值,也要了解年画特殊的艺术价值。
吴百锁自幼生长在新绛县城龙兴寺旁,年久耳濡目染于传统文化中,对木版年画尤其钟情,十数年坚持自费保护和收藏古版。他意识到,要传承好木版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只守住家门口这块地盘,而是要走出去扩大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喜爱上年画,如此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多年来,只要得知哪里开办相关研讨会或是举办会展,吴百锁都要主动参与。他先后到过孟加拉国和马来西亚等国进行文化交流,他的绛州木版年画研制所年均接待参观人员6000人次,而他年均参加各级与各类活动200余场。
去年春节,吴百锁在澳门的卢廉若公园进行了10天的年画制作和展示。展台前每天挤满了“祈祥纳福”者,不仅有澳门居民,还有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日本、西班牙等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他们会为求得一幅绛州木版年画传人吴百锁亲手印制的年画而兴奋无比。
如今,吴百锁热爱年画、传承年画的星星之火,已点亮了多方的热忱。那个在中小学校园里留胡子的老爷爷,那个在美术馆、展览馆里免费为大家印制年画的老师傅,那个在腾讯京东公益活动中“好可爱的爷爷”,那个在匈牙利国际民间手工艺术节上让外国人竖起大拇指的老艺人,那个在非遗星球中诉说木版年画深情的体验官,终于在世界多地收获了无数爱上年画的粉丝。年画历久弥新的吉祥寓意以及充满怀念的年俗味道,随着吴百锁收获了无数中外人士的喜爱。
吴百锁的木版年画,为这个季节增添了盎然的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