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京城大玩家”王世襄:捡过大便宜,是一个清朝紫檀案子,80元

Image 2021-03-24

“金炉香动螭头暗,玉佩声来雉尾高。”这是形容古玩收藏的诗句,一度古玩风靡,人们纷纷趁兴加入,掀起追捧的浪潮。

而提起收藏就不得不提王世襄,曾经有位史学家这样评价王世襄“21世纪的中国还会再出一个钱钟书,但王世襄是再也出不了了”。由此可见王世襄在古玩界的地位,以及他在这一领域做出的贡献。

即使古玩的浪潮退去,王世襄的名字也不会被忘记。

与物为伴

家庭为王世襄之后成为文物大家很好地奠定了基础,王世襄的父亲工作之余就喜欢逛古玩店,买些瓷器的碎片供自己把玩。

小时候的王世襄更是在私塾中学习经史、诗词度过的,这样的学习环境让他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成为了一个偏科的孩子。即使之后因为父亲的缘故说着一口流利的外语,他最喜欢的依旧是诗词,每每钻研,总是入迷。

王世襄曾自嘲:“玩物丧志,业荒于嬉。”在大学时更是做出了带着蟋蟀进课堂的举动,最后和蟋蟀一起被老师请出了课堂。可就是这样一个让所有老师觉得“不务正业”的学生,后来却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王世襄的玩乐,在外人看来是不务正业,他什么都会玩也什么都会玩,在这些玩乐中也玩出了自己的门道。

通过这些对俗事的玩耍,王世襄渐渐玩出了门道,也专研出了这些事物的历史,将这些知识记录下来,成为自己的累积。

虽然王世襄严重偏科,并且偏爱俗事,但是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了他的优秀,因为即使这样一个看起来问题很大的孩子依旧考上了燕京大学。

在逐步摸索中,王世襄渐渐展露出他在文物上的独特之处,可能是在俗事上涉猎广泛为他提供了先例,因此他在文物方面也涉猎广泛,雕塑、书画、建筑等方面他都有涉猎。

王世襄三十三岁时开始追寻因战乱流落在外的文物,可能这时,他的心中就牢牢印下了对文物的在乎之情。

在追寻过程中,他见证过文物的支离破碎,看到过文物难寻的痛苦,这段经历给了他经久的阅历,为他在文物方面的建树提供了帮忙。而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明白了文物需要被人们记住,为他之后编纂图书提供了动力。

1947年,王世襄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故宫浩瀚的馆藏,珍贵的资料和文物为王世襄提供了充分的养料,让他在文物中充分的遨游,不断的充实。

之后,王世襄又在其他研究院、学校任职讲授,退休后更是获得“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正是他的所作所为帮助中国文物展露在人前,并且走向社会,让世界看到,让更多人理解。

这样一个荣誉等身,知识渊博的大家,却觉得自己平生占过最大的便宜是一个80元买的紫檀案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紫檀案子

令王世襄最为自豪的展品就是一方紫檀案子,涉猎广泛,自称大家的王世襄为何对这方紫檀案子情有独钟呢?

紫檀案子,顾名思义只是一方案子,而且这方令王世襄重视的案子,仅仅只是清朝的,曾于故宫博物院任职的王世襄,所见清朝之物应该数不胜数,这一方案子又有什么特别的。

这方紫檀案子是王世襄无意中于古玩市场买下的,购买时吸引他的可能是金贵的紫檀木,但真正令王世襄看重的是紫檀案子背后的内容。

在案子的一侧,王世襄看到了溥侗的题词,溥侗又是谁呢?

溥侗别号红豆馆主,“民国四公子”之一,是乾隆的曾曾孙,而令他名声大噪的则是他在戏曲方面的造诣,他笛,二胡、弦子、琵琶无一不通,生旦净末丑更是信手拈来,更是因此在清华大学担任老师。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奇才。

除此之外,他还在古玩上颇有造诣,与王世襄有异曲同工之感。

除了紫檀案子的主人让它身价大增,他的另一位主人也不得不说,那就是被康熙称之为"天下第一巡抚"的宋荤

有了这样两任主人的加持,紫檀案子身价增长便是显而易见的。

博览众长

王世襄除了在古玩方面颇具眼光之外,他其他方面也是造诣极高。他把民俗玩成了大雅,更是在很多领域不断钻研。

汪曾祺的书多有记载美食,每每看到总是思及美味,而王世襄则是被汪曾祺所赞赏的。王世襄的拿手菜众多,且喜欢做菜,每次做成都受到一致好评,更是曾受邀担任美食鉴赏会的顾问,由此可见王世襄在美食方面造诣极深。

除了美食,王世襄还常常作诗,小时候偏科,热爱诗词,给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底蕴,在研究文物的过程中,他依旧没有放下诗词。

“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是王世襄曾做的诗,诗体工整,直抒胸臆,也表达出了他的人生态度。他出版的著作有二十多本,由此可见他文字造诣之深。

一位名学大家,往往博采众长,不断吸取其他的知识充实自己,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入新的活力,而这种精神是很难得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助力着王世襄的文识。

王世襄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也遍布了各行各业,王世襄这样不断进取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对王世襄来说,文物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是隐藏在文物背后的文化,而这些也是大浪淘沙过后所留下的。

现在,古玩渐渐成为了小众娱乐,但是古玩文化却成为了大众的追捧,文化事业的开展让更多的人,想要了解古物文化,学习古物文化,而当年王世襄先生为古玩的著作也成为了研究的参考。

文物之所以珍贵,是因为经历了历史的筛选,而文化之所以源远,也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保护,珍藏弥久。

王世襄就是这些保护历史保护文化中的一员,无论过去多久,只要文物还在,文化还在,就有人始终记得他们。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