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瞭望|为思考者撑伞 瞭望者正青春

Image 2021-03-24

因为呵护“思考者”,善于发现“思考者”,愿意为“思考者”提供舞台,《瞭望》越办越“厚”,越办越年轻,也越办越耐看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无论我们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一份有国家站位和全球视野的刊物一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瞭望》敢于进行尖锐报道,几番参与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瞭望》编辑部以开放的、善意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位作者和每一位读者,所以这样的刊物能够一往无前

这是一个需要精神文化滋养的时代。作为一本经历了四十年拼搏历程的刊物,她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必将继续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现象

文 | 忻州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 郭奔胜

我与《瞭望》缘分不浅。在当记者的近二十年生涯中,几乎每年都在《瞭望》上发表过用心用情用功采写的作品。虽然我因工作调动,现在不再是“老记”了,但心中的那份挂念和与《瞭望》结下的缘分,不会随岁月的流淌而减弱。

曾经在调研出差的路上,采访包里放的刊物之一就有《瞭望》,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刊物。如今,我在新工作岗位,案头上经常摆放的仍然是这本刊物,在工作之余时常翻动,总感觉到这是一本有温度、有高度、有厚度的时政大刊。

不久前,我又接到《瞭望》编辑部的电话,获悉今年正值《瞭望》创刊四十周年,对于一个既是读者也是曾经的作者来说,有一股莫名的兴奋,也对于这份刊物油然而生一份敬意:原来这本刊物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芳华!

四十不惑,“瞭望者”不惑。我想以一名曾经的记者的身份,来说说与《瞭望》的故事。

给思考者撑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刊物浩如繁星,每个刊物都有她的定位和历史的使命。对我而言,在数以千计甚至万计的刊物当中,《瞭望》给我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感觉。《瞭望》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给有思考的记者和有思考的稿子很多的厚爱。作为一名“思考者”,这本刊物就像头上的一把伞,也像指引思考的一盏明灯。

我刚给《瞭望》写稿子的时候,是在新华社江苏分社工作当记者时,因为频繁调研的关系,常常去思考一些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记得当时畅快淋漓地给《瞭望》写了第一篇深度报道——《大圈子作秀,小圈子作孽——从徐案看腐败现象的“异动”》,谈的是当时一些领导干部的圈子病问题,不健康的圈子文化污染干部的心灵。

我与当时分社的资深同事一起从案例中透视现象,谈得比较深入。稿子到了《瞭望》编辑部后,迅速被编辑刊发,看到这样一篇具有思想性的稿子被刊发出来,心中的兴奋至今记忆犹新。

事后与《瞭望》编辑交流的时候,才得知稿子之所以能很快地用出来,是因为编辑部认为稿子角度独特,内容有深度,这使我坚定了给《瞭望》写稿子的信心。凡是给《瞭望》提供稿件,我都要问自己是不是思考到位了?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出于这样一份认识,与《瞭望》之间的缘分就越来越深,越聚越多。在我近二十年的记者生涯中,给《瞭望》写下的稿子有数十篇。

一本刊物上文章的思想决定着刊物的深度和厚度。因为呵护“思考者”,善于发现“思考者”,愿意为“思考者”提供舞台,《瞭望》越办越“厚”,越办越年轻,也越办越耐看。

影响力跨国界

作为新华通讯社主管主办的一本刊物,《瞭望》的基因里就有国家站位、时代担当和民生视角。每当国家的重大的发展阶段、重大的历史时期和重大的会议召开前夕,作为时政大刊的《瞭望》从来不会缺席。

这种国家级的业务视角,必然也会受到海内外的热切关注。我曾经就有这样一次经历。2009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主要议程除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外,最引人注目的是“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由于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报道上有所积累,所以《瞭望》编辑部打来了约稿电话,希望能够写一篇关于四中全会的前瞻。这实际上是个艰巨的任务,源于与《瞭望》这份深厚的感情,我也不好推辞,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经过反复思考、深思熟虑、苦思冥想后,写成了一篇近4000字的文章。

这篇文章经《瞭望》刊发之后迅速地被互联网转载,尤其是海外的媒体全文转载,记得当时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在很显著的位置转发了这条稿件,而且还配发了延伸的解读。我总觉得自己的稿件与《瞭望》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响,还是得益于选题本身的重要性,以及这本刊物的世界影响力。

这样一次经历让我充分地认识到,虽然《瞭望》是一本中文刊物,但在海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后来我也不断发现《瞭望》上有不少稿件都被海外的一些专门网站和刊物转载、引用,甚至评述。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无论我们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一份有国家站位和全球视野的刊物一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敢担当勇作为

新华社作为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肩负着参考报道的重任。我在新华社当记者时,多次参与这种小分队调研,其中的一些稿件发挥参考作用之后,我们作为作者甚至没有意识到如何来进行公开发表,只停留在“耳目”的层面,没有很好地发挥“喉舌”的作用。但是《瞭望》编辑部总能先人一步,捕捉到稿件里可以公开披露,可以引导社会舆论的“财富”,并经过巧手编辑,形成了一些能够更大范围去进行传播和讨论的、可读性很强的稿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调研当中触及了当时的权力监督问题,其中写了一位挂职博士的心里话,这篇文章实际上触及的问题非常深,对当时部分领域存在的权力失控之忧做了深入的探讨。《瞭望》的时任副总编辑汤华看到这篇内部报道后联系到我,坚持要用一种可以公开的方式来解构稿件,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和完善之后,这篇稿件以《一位挂职博士的从政感言》为标题予以刊发,引发了社会上关于权力监督问题的热烈讨论。《瞭望》敢于和善于触及社会尖锐话题,几番参与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回应时代之问

《瞭望》的另一个可贵的品格,在于从来不回避问题,甚至敏锐地去贴近问题、发现问题。作为时政大刊,《瞭望》关注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和国家的重大趋势,但她是以具体的问题去入手组织选题的。《瞭望》一直有“锐观察”等监督探讨类的栏目,给新华社记者们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专家学者一个针砭时弊的舞台,推动了很多现实问题的解决,回应了“时代之问”。

曾经我和合作者写过很多反映问题的稿件,都是在《瞭望》上与读者见面。比如《政府机构改革需直面棘手难题》《破解换届新老难题》《城市知识分子:满意中的分化》等一批既能揭示问题的存在,也给予破解问题的引导和探讨的稿件。如果说现在的我比较善于琢磨问题,这与《瞭望》的约稿倒逼是分不开的。

坚持开门办刊

《瞭望》有一个豪华阵容的编辑部,有一支王牌新闻队伍。据我了解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既能写也能编的全能选手。更让人惊喜的是,《瞭望》编辑部还有一个鲜明的作风——善于倾听作者和读者的想法和意见。

我曾有两次机会参加过《瞭望》的业务策划会,每一次策划会都是一次头脑风暴,从总编辑到编辑部主任、一线编辑,都是善于倾听的高手,他们对来自于四面八方的记者提出的一个又一个报道选题和角度,无论深浅,都给予精心的指导,而且不轻易去否定一个选题,而是帮助从选题当中抽取出具体的角度,找到探讨问题的切入点。

对一本刊物而言,最宝贵的资源就是读者资源和作者资源。《瞭望》实际上是新华社全体记者的业务平台,也是一个重要的媒体终端。此外,听闻新改版的《瞭望》确立了“开门办刊”的战略方针,全国的优秀“瞭望者”都能在这个高端、高格、高明的平台上一展风采。编辑部以开放的、善意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位作者和每一位读者,所以这样的刊物能够一往无前。在浩荡的历史进程当中,没有被落下、没有迷失方向,这与有一个善于倾听的编辑部和一个坚定的编辑方针是分不开的。

青春四十不惑

岁月不居,一晃这本刊物已经伴随读者走过了四十年,影响了无数读者。在今天面对互联网新的传播格局下,我能够感觉到这本刊物保持着特有的清醒。

我离开新华社工作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但是和这份刊物依然离得很近,就在去年底征订报刊的时候,我特意叮嘱要把《瞭望》征订上,这不仅是源于我个人与她有近二十年的写稿之缘,更是因为我作为读者的一份子,所做出的一种郑重的阅读选择。

都说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快餐化、碎片化的阅读社会,但是我认为也应该是一个多元选择的社会,有人喜欢快餐化,有人在一个阶段喜欢快餐化,但不等于所有的读者都喜欢快餐化,有些人就喜欢一杯清茶配一本很好的刊物,对于一些深度的、有思考的文章,他们不仅不会轻轻放过,而且可能会读了再读。

同时我也注意到《瞭望》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新改版的刊物增加了“治国理政纪事”“热点解析”等栏目。据悉,《瞭望》新开的“治国理政纪事”专栏承40年前创刊时的“中南海纪事”,开栏之作就是用融媒体的方式聚焦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我想,这是《瞭望》在四十周年之际“新征程、再出发”的崭新尝试,其努力做到洞察力、判断力、影响力与感染力的结合。但不管怎么改,《瞭望》这本国家大刊望时代风云、促社会变革的气质没变,唯一变化的是更有青春气息,更有立体的阅读感。

这是一个需要精神文化滋养的时代。作为一本经历了四十年拼搏历程的刊物,她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她本身承载着文化的传递、价值的传递。我衷心地祝福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的《瞭望》新闻周刊,在国社这棵大树的呵护之下,在大批读者的热切关注之下,在编辑部的精心打造之下,能望得更远,察得更透,办得更好。

最后衷心祝福《瞭望》四十岁生日快乐!四十不惑,“瞭望者”正青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