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陀:一部天才的遗作——关于剧本《中书令司马迁》
(本文为《中书令司马迁》的序言)
编者按:在三联书店即将推出的尚思伽作品四种之中,《中书令司马迁》是作者生前最后完成的、也是最为看重的作品,可以说这部剧本是她文学上的代表作。李陀先生去年在疫情中为此书撰写序言,饱含对《中书令司马迁》的推重之情,认为在《中书令司马迁》的四幕剧中,作者让司马迁进入了“魔鬼厨房”,将他放在一个几乎是超现实的残酷环境里备受折磨,以使作家对他的灵魂能够进行“测量、研究、实验”,之后就是司马迁如何一步步在精神炼狱里升华的记录。
谨以此文纪念英年早逝的尚晓岚(笔名尚思伽,1972—2019)。
文 / 李陀
一个天才的剧作家只留下一部戏就悄然逝去,这在戏剧史上恐怕是很少见的,而我现在要为之作序的,正是这样一个作品:尚晓岚(尚思伽)的遗作《中书令司马迁》。
为这样一个每幕戏都如点燃了一场大火似的剧作做介绍,是很难的一件事。
我勉力为之。
尚思伽,2016年4月
一
剧本取名《中书令司马迁》,已经预示了这个剧本的大抱负:在舞台上的司马迁,不只是太史公司马迁——一个我们从历史典籍里获得的大史家的形象,一位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并且敬重的伟大人物;然而,和这样普遍的想法相反,在这个剧本的舞台想象里,剧作家突出的是中书令,是作为中书令的司马迁,这很不寻常。几乎可以说,与一般的期待相比,这是另一个司马迁。
中书令是什么人?尽管位高权重,可在西汉这是内廷宦官机构里才有的高官,是离皇帝最近的近臣,同时也是可以被皇帝当做奴仆的侍从,一个地位低贱的差事,一个几乎是与嫔妃同列的官职。这样的设定,意味着在舞台上演绎的,不但是一位书写伟大著作《史记》的史家司马迁,还是一个以宦官身份生活在汉武帝宫廷里的司马迁。不用说,这是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形象。然而,这种不熟悉,正是尚晓岚剧本构思的必需。
史有载,因李陵事件遭受宫刑,司马迁时年48岁,太始元年汉武帝大赦天下,任命他为中书令,其时他正满50岁。
在那个时代,“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几乎是所有士人内心的呼喊,而年过半百的司马迁,此时却带着这呼喊落入了一个深渊——不是“入蚕室”所致的肉体残缺和人格羞辱的双重摧残,不是“肠一日而九回”,“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的精神痛楚,如果这是深渊,那深渊还是有底的,不管那是一片牙立的嶙石,还是松软的草地;而中书令的任命,一定是司马迁万万没想到的,那意味着他必须亦奴仆、亦近臣地和唯我独尊的皇帝长相厮守,日日周旋于掖庭之内,时时蜷伏于天子榻下——他不能不卑躬屈膝、低头折节,他不能不常常在主仆君臣的身份混乱之间不知所措,他不能不每时每刻都在汉武帝的眼皮子底下接受那傲慢目光的灼烤,他不能不在内心里接受这无止无休的折磨。
这才是深渊,是一个没有底的深渊。对身处这样耻辱困境里的司马迁,其具体情形如何,他又怎样安立性命,史书并无记录。现在,剧本却为司马迁设置这样一个活动环境,突出他在这深渊里的挣扎,可以说是十分冷酷,但尚晓岚如此构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既是尊重历史,也是尊重舞台。历史中的司马迁就是从这样的深渊里跃身而出,成为以《史记》著名的太史公,而舞台上的司马迁,正可以由此展示自己的灵魂,让我们这些两千年之后的后裔进入他的内心,有机会倾听他喃喃的低语,或嘶哑无声的呐喊。
二
身为中书令,司马迁活了下来,并继续撰写《史记》。不过,剧本并没有直接涉及这部史书的写作,偶有牵涉,着墨也都不多。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是太史公站在深渊边上的战栗,以及在这战栗之中变幻出现的那些复杂的感情活动:藏在心底深处的郁闷,为自己怯懦而生的羞耻,忽然间冒出来的忘形和得意,像彩虹一样不断升起的梦想,还有突然间生出的“踏实,明亮,一切豁然开朗”的开悟。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司马迁,一个我们从来没有在中国戏剧或者文学里出现过的复杂形象。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创话剧《司马迁》(来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的时候,梅列日科夫斯基用了一个“魔鬼厨房”的比喻,说陀氏小说里人物,总是被放在一个不可能的、几乎是超现实的残酷环境里备受折磨,以使作家对他们的灵魂能够进行“测量、研究、实验”。
现在,《中书令司马迁》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惊人的场景:是司马迁进入了一个并非超现实而是再现实不过的“魔鬼厨房”。这里要强调一下,司马迁不但是个伟大的史家,他还是个伟大的作家——《史记》中许多纪传名篇的写作表明,作为作家的司马迁,是怎样一个洞察人心的好手;有了这个特殊性,整个四幕戏,以及其中每一个场景里的“测量、研究、实验”,从头到尾都是内心世界的狂澜和风暴,是自我对自我的无情拷问,是屈辱对屈辱的倾诉,是迷惑对迷惑的诘问;而一个藏在中书令身体内忍辱求活的伟大的灵魂,正是在这迷惑和拷问里被铸成形。
不过,这一切还只是正在展示的悲剧的一个方面。如果司马迁只是一个作家,这样的拷问会只限于“自我”的层面,一场历史悲剧的意义会自然而然地或被缩小,或被稀释,《中书令司马迁》所演绎的,也会有意无意地陷入很多20世纪戏剧(斯特林堡、奥尼尔、贝克特、萨特)都反复演绎的一个经典主题:孤独的个人。
然而尚晓岚很清楚,司马迁不但是一位伟大的史家和作家,他还是一个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己任的伟大的思想家,她的剧作也紧紧抓死了这个关键。一个惨遭宫刑的内官和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同时站在了一个空间里,这就不能不让剧作家设置的“深渊”有了新深度,不能不让舞台上的空间具备了一种宏大的规模,也由此,司马迁和汉武帝之间多层次的戏剧性关系(敌意和认同、亲昵和防范、骄慢和自卑、诚意和虚伪)才能得到视野更阔大的演绎,其间不仅有对秦汉之际所建立的历史新秩序的质疑和思考,还充满了对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的诘问,以至司马迁会向天呼喊发问:
也许是我错了?被偏见蒙蔽,被仇恨淤堵,因为无知和傲慢而变得浅陋?(仰首向天)天不变,则道不变。天变,道就要变。时势流转,有多少毁灭多少创造多少不得已多少有意为之?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得面对这一切,认识它,理解它,哪怕根本改变不了它。懦夫才活在梦里,用美酒和女人浇灭心中的火焰,用精致的哀叹来打扮自己的灵魂……
这个呼喊是如此清越响亮,一直到今天还是动人魂魄。
三
读了以上文字,读者也许会习惯地想起郭沫若的一些历史剧,以为《中书令司马迁》的舞台形态,多少会和它们近似,甚至以为不免是其流绪和余韵。但是尚晓岚并不是郭沫若的政治浪漫主义的追随者。无论在对历史剧和现实关系的理解上,还是在戏剧风格的追求上,或是对舞台空间的美学可能性的探索上,尚晓岚都明显选择了另一方向。
可是,这另一方向并不是“现实主义”。虽然在《中书令司马迁》的一些片段中,例如第一幕以杜周“探监”之行做开端的第一场戏里,观众会看到在以往舞台上已经看惯了的戏剧形式:狱吏的小奸小诈,杜周的口蜜腹剑,司马迁的单纯明朗,都被很写实地描写和刻画,如一幅朴实的素描,似乎有意在做简笔,有意把人物之间剧烈的心理冲突,都很节制地藏在了日常的细节之下,然而,戏里的三个人物依然生动地立了起来,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这显示尚晓岚对现实主义的戏剧风格,对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都不陌生;如果她愿意,写一部现实主义的舞台剧,于她并不是难题。不过,请看尚晓岚以下的声明:
我更愿意遵循布莱希特的教诲,展现人物和历史的变化,各方情境的复杂,各种观点的辩论,希望能够激起读者和观众的思考,特别是思考我们每天面对的现实。
这段声明被特别写在了剧本的最前面。声明如此郑重,不是偶然的。无论是平日里就戏剧史或戏剧现状的讨论中,还是在司马迁这个剧的构思中,以及在一次又一次剧本修改的过程中,尚晓岚都一再说,她这个戏一定要走布莱希特的路子,舞台上的“历史”和历史人物,都不仅是“戏”,不是通过“看戏”,通过认同舞台上的人物和故事,让观众得到美学层面的满足,相反,她的追求恰恰是让观众和舞台产生某种距离,“展现人物和历史的变化,各方情境的复杂,各种观点的辩论,希望能够激起读者和观众的思考”。
换句话说,是尽力在观众的“观”和舞台上的“演”之间,建立一个气场,共同实现对戏剧传统长期以来所建构起来的审美习惯的超越,以形成另一种的新的审美关系——司马迁也好,汉武帝也好,都要被对象化,成为观众思考的对象,让看戏的“看”获得一种新品质、新能力,化看为思。
尚思伽,2016年4月,在《五色炫曜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展》
我想,熟悉布莱希特的人,对晓岚这些想法,不会觉得陌生:这其实就是要把“间离”和“陌生化”的艺术方法,在《中书令司马迁》里转化具体的戏剧实践。说实话,我虽然对这追求完全赞同,可还是担心:这不是一般的历史题材,在舞台上现身的也不是一般历史人物,是汉武帝和司马迁!你怎么把他们陌生化?太难了。
可是,有一天,当晓岚在新的修改里添置了倡优这个角色之后,一下子,一切疑虑都烟消云散。我以为,在司马迁和汉武帝之间放置了倡优这样一个人物,是尚晓岚才华的一个特别充分的释放。它一下让剧本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让演出的形态和性质根本改观,无论司马迁,无论汉武帝,或是围绕这两个人物展开的历史生活,都被一下激活了起来,好像舞台上空突然燃起了一团火云,火光之下,一切都闪闪发光。
倡优这个人物设计得太绝了。秦汉之际,倡优不过是君王的弄臣,是宫廷里一个活玩物,近乎奴隶,却又有机会在特定场合模糊奴和隶的界限,扮演一种可以越界的特殊角色;也由此,在插科打诨以博一笑的时候,冒险僭越君臣界限,说出一些有批评意味的话,充当一下暂时的“异议人士”。
这在《史记·滑稽列传》里有精彩的记述,而熟读《史记》的尚晓岚,对其中“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评价自然有深切的体会;只是她剧本中的这个倡优,不是对这些滑稽人物的模仿,更不是一个专以滑稽角色媚上取怜的可怜人;相反,舞台上的这位倡优,是一个对善恶是非有清醒判断又机智百变的智慧人物,不仅如此,他被尚晓岚赋予了远超过其弄臣角色的多重身份;随着剧情的发展,他常常扔掉“滑稽”的面目,摇身一变,或成为旁观者,或成为叙述人,或成为解说员,时而出戏,时而进戏,戏份儿几乎和汉武帝、司马迁两个主角同样吃重。
此外,凭借这样的多重身份,倡优这个人物还担负了一种类似舞台调度的功能,把舞台上具有间离作用的其他一些元素,包括临时角色、群众演员,甚至空间和声画灯光的转换,都轻松地连接和贯穿起来。就是因为有了他,使得《中书令司马迁》舞台上的所有的演义,历史人物、历史背景、历史细节,不仅都被很自然地、很有机地陌生化和对象化,进而所有人和事,都常常被染上一层幽默的、戏谑的、难以形容的苦涩感。
一个近乎丑角的倡优形象,能够在一个充满悲剧意味的舞台上,如此活跃,如此重要,占有了这样一个能够决定戏剧发展走向的位置,这在戏剧史上并不多见。这让我们想到,它另有来源,那就是中国传统戏曲。只有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的渗透,才能让舞台空间有这样的综合,这样的自由,这样的丰富。只是,沿着这个话题延伸下去,那将是另一篇很大的文章,难于在这里展开。
《五色炫曜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展》展品
不过,还应该特别强调,既然《中书令司马迁》剧本所规定的舞台形态和演出风格,如此中国化、本土化,可以说带有了某种鲜明的民间戏剧色彩,以至戏里人物的各个角色,难免让人联想到“生旦净末丑”这些行当,似乎其间有一种隐隐的联系,而倡优作为一个丑角,不但是一个有虚有实、亦虚亦实的剧中人,还“挑大梁”,做枢纽,这都已经不能由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给予解释和说明了。
近些年,国内戏剧领域并不缺少试验和创新,舞台上的形式探索让人眼花缭乱,可是,我以为大多是标新立异,为新而新,为异而异,至于如何把新形式与新内容结合起来,让舞台上吹过一阵又一阵新鲜的思想之风,让观众在这风里沐浴,呼吸新的思想,这还远没有实现,甚至看不到严肃的尝试。在这样的视野里,《中书令司马迁》的写作意义格外重大,是对现有的戏剧观念的一次挑战,或许,由此还应该考虑,话剧中“话”的因素在舞台上的意义和功能,是否可以重新定义。无论怎样,尚晓岚走的,是另一条路。
四
舞台上的司马迁并不孤独,他身边还活动着一群人:汉武帝、李夫人、杜周、杨敞、杨恽——他们都是名载史册的真实人物,以及史上无名的女儿春秋,还有尚晓岚同样是虚构,但可能比上述人物更“真实”却没名没姓的倡优。其中汉武帝刘彻当然最为重要。
这是因为,舞台上的司马迁和刘彻,两个人的精神生活和感情世界从头到尾都交织在一起,那不是混合式的交织,而是相互侵犯,相互攻防,相互伤害、相互施虐,是两个伟大的悲剧英雄之间的一场精神战争——尽管司马迁是弱势一方,是刘彻的仆役和侍从,君臣关系让他们只能以欺凌和被欺凌的形势相对。
然而,被动的、受虐的、总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一方,却常常让作为观众的我们,更同情、更感动、更生爱怜之心,从而不能不产生更多的思考,同时,我们的感受会不知不觉出现变化:司马迁和我们越来越亲近,最终让我们能够和一个伟大的灵魂对话。
《五色炫曜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展》展品
这对话开始时是单向的,是司马迁的灵魂不断向我们提问:你们说,我这样屈辱地活着对还是不对?我鞭打自己的耻辱,这能洗净我的耻辱吗?为了给后人留下一部《史记》,我如此苟且,忍受精神苦行,活得像一个戏子,像一个畜生,到底值还是不值?为了未来的尊严,我舍弃现实的尊严,这究竟是维护尊严还是践踏尊严?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尊严?为什么人要有尊严?
如果说,这一类提问多少有自言自语的成分,可以无限地问下去,那么他的另外一些提问,就十分阔大和严峻,具有一种天问的规模:我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抱负写作《史记》,我该怎么评价自黄帝至秦汉不断发生的人事、制度、风俗和伦理精神的变化?这都是天道的实现吗?是宇宙规律的表现吗?古今之变,变化是必然和必需的吗?什么样的变才符合天道?而天道究竟是什么道?这些大哉问,本来是司马迁在写作《史记》中发出的,也始终贯彻于《史记》一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字所形成的论述之中。
但是,由于《中书令司马迁》设置了汉武帝做不容有任何闪避且十分残酷的对立面,舞台上的两个人在幽暗诡谲的宫廷里不能不日夜相继地交锋和对峙,为此,司马迁的天问,就不能不联系他眼前的现实,就不能不把这些“问”的锋刃直接刺向一面践踏他一面又重用他的这个主子兼皇帝——该怎么看刘彻这个人?怎么看这个皇帝?怎么看他的帝业和统治?这当然对司马迁是极大的难题。
让后人无限感叹的是,《史记》中的《今上本纪》早已湮没,今天已经无法想象,在司马迁的笔下武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对其功业又做了什么样的评价;现在,尚晓岚把这些难题直接抛给了舞台上的司马迁,让这样一个历史之问化为一场又一场的“戏”在我们面前展开,并且,还让作为观众的我们身不由己地介入其中,和他一起苦思,捕捉他的思路,感受他的焦灼。
在关于司马迁的研究里,很多人都认为,由于蚕室之辱,司马迁一定会痛恨汉武帝,若不是痛恨,起码也是深入骨髓的怨恨。可是呈现在舞台上种种情感的重叠交织,犹如一曲交响乐,其中怨恨顶多像一支长笛,时显时隐,绵绵不绝,然而,主旋律是司马迁这样沉重的思考;“陛下是什么样的人,不那么重要。陛下的作为,远远大于陛下的为人”——以这样犯上的言辞当面顶撞汉武帝,在当年自然不大可能,但可以推想,实际上那是作为中书令司马迁的心里话。不过,对于任何一位认真的史家,心里话从来是隐藏不住的,何况对于历代为天官的司马氏之后人。
细读《史记》,做一番追踪,去发现司马迁这些心里话如何进入对汉武帝的“盛世”的评判,并不很难,不论对汉武帝的奢泰无度,还是其猛虎苛政,许多批评都相当严厉,尽管其行文和修辞,仍有春秋笔法的作风。
然而,对于一个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思想家,其思考的对象就不单是刘彻这个人,也不单是这个人以皇帝身份的所作所为,而是天道和人事的关系,是人事于天道之道所以能够实现的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视野和思路里,司马迁对汉武帝及其新时代的开辟,态度尽管相当复杂,充满了矛盾和辩证(这和董仲舒《春秋繁露》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有不同),但总体上不仅是肯定的,而且认为是必然的,是古今之变留下的一个又大又深的脚印——汉武帝是有着一双“染着血的手”,然而这却是历史之手。我们看晓岚写的戏,当然不是读《史记》,并不能通过“看”,直接看出贯通其中的这些“一家之言”,不过,对思考和理解司马迁而言,两者是内在地相通的。第四幕第三场有这样一段戏:
武帝 我这一生,岂是你区区一支笔能概括的!你写了一部书,我写下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司马迁 这是傲慢。傲慢让人心如铁石,让人盲目自信……
武帝 你不傲慢?你的傲慢都在你的书里!你写下的,就是真的,就是对的?你没写的,就不重要,就没发生过?通篇都是残缺不全的一己之见。自以为通晓古今,洞彻天道,这是最大的傲慢!
[停顿。司马迁仿佛有所领悟。]
司马迁 对,一样的傲慢,但我们的位置不同。你的傲慢,由百姓承担后果,我的傲慢,交给后世评判……
在《中书令司马迁》里,这是比较少的场面:剧中人跳出了舞台规定的情景,以两个历史人物的身份,有点孩子气地彼此斗嘴抬杠。这当然实际没有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是想象,是虚构,是对两种大智慧若发生撞击时候可能情景的模拟;不过,由于间离效果,我们很乐意看到钢和石这样相撞时候冒出的火花,也知道这样的戏不过是一个窗口,可是从中我们看到了司马迁遇到的难题,也让我们介入一个沉重的历史之问。这样的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否来回答的。
五
如果汉武帝是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一个窗口。司马迁就是认识和思考历史的一个窗口。不过,我们在这窗口里第一眼看到的,不是一位洞察天道人事的思想家,而只是一个抱负远大、追慕孔子的儒生。
在很多历史剧里,大幕一升起,舞台上的人物就已经定型,无论剧情如何曲折,冲突如何发展,其实都是“戏”的逻辑需要,是“戏”如何走向高潮、走向结局的需要,似乎什么都在变,可剧中人物的内在气质和内心精神世界,并没有什么根本变化,他还是他,她还是她,只不过遭遇了一场灾祸或一场厄运而已。
然而,在《中书令司马迁》的舞台上,从第二幕开始,尚晓岚就让司马迁进入了“魔鬼厨房”,以后就是他如何一步步在精神炼狱里升华的记录。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司马迁如何熬过了个人得失这一大关——生不如死的耻辱,对后世声名的渴望,还有“一家之言”的自负和骄傲,简言之,一切儒生在“我”的包袱里藏得最深的心愿,都被“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个大志向淘洗干净。受尽凌辱的司马迁,终于以思想家的司马迁和汉武帝相对,然而,当两个灵魂相互照耀之时,思想家的光芒毕竟更为耀眼,那是政治家刘彻远不能相比的,一个是在地上,一个是在天上。也许,这是尚晓岚写作时思考最多的一个想法。在第三幕第一场,倡优有这样几句话:
我不是你的信徒,
我悄然进场,
做一个明智的看客。
你一言一行,
逃不过严厉的目光。
这也可以看做尚晓岚自己的声音。其实,《中书令司马迁》就是一道严厉的目光,它不但照亮了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也照亮了两千多年之后的我们。我相信,这束光将永远不会熄灭。
六
在结束对尚晓岚这个剧作的介绍之前,我还想对收入此书中的“清华研讨会”说一点感想。那是2018年10月29日,由汪晖主持,一些朋友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聚会,就《中书令司马迁》的写作做了一次畅快的讨论。关于讨论的内容,书中的记录十分详尽,这里就不再重复。我想说的是这次讨论会所带来的一些感触。
头一件,参加讨论的几位学者、作家和诗人:汪晖、格非、西川、杨立华、陶庆梅和李陀,除了陶庆梅和晓岚是朋友,多和晓岚不熟识,有人恐怕还没有见过她,更不必说,某种意义上晓岚还算是个晚辈,她的小说集《太平鬼记》和戏剧评论集《散场了》,也没有来得及被阅读。
可是,这都没有对讨论的热烈有一丝一毫的影响。是司马迁,是尚晓岚写的《中书令司马迁》,两个话题让讨论的内容不断延伸,也不断下沉,对剧本的评价,对秦汉之际历史变革的思考,像火把接力一般,在桌子四周不时轮转跳荡,而坐在长桌最远一头埋头做笔记的晓岚,却如以往一样的温和沉静——这样的画面,至今还时时在我心头升起,时益久,景益切。晓岚是幸运的。
尚晓岚作品四种
只不过弹指之间,写作不再有流派,不再成运动,不再需要朋友和群体,也不需要讨论和批评,忽然成了孤独的个人事业;孤独,不但是写作最重大的主题,孤独竟然还成了写作的必需条件。可是,为《中书令司马迁》做的这次讨论,像一块石头意外落入池塘,在死水中荡出了一片水花。它带着温暖的友谊、关切和期待,像一道冬日的阳光,一下子介入了也照亮了一个写作。或许它难于再现,或许它是一次奇迹。但是,晓岚抓住了这个机会。
只要对比一下,看《中书令司马迁》在讨论会之后所做的修改,就不难看出她的写作受到多大的影响,她又是怎么谦虚地吸收了大家的意见,以至这最后一稿,虽然还没有最终完成,不能说是最后的完成稿,但无论在人物刻画上,还是思想的表达上,都是一次升华。熟悉晓岚的人都知道,她冰雪聪明,可当她坚持立场的时候,那立场可不是雪,是冰,是不会融解的冰。很多朋友都对尚晓岚那温和的微笑印象深刻,但那笑容后面,可是长期思考带来的固执,让她认同一个未经深思熟虑的一个意见,绝不是容易事。
但是,《中书令司马迁》的最后一稿,她对重要的几场戏都做了修改,而且,讨论中和她构思比较一致的意见,改了,另有一些意见,和她本来的意图不很一致,是有冲突的,也改了。这让我异常感动。一个人冰雪聪明,一个人才华横溢,固然是难得罕见,但一个人能够如此大气,如此虚心诚恳,豁达大度,那就不是才能罕见,而是品德罕见了。
尚思伽,2018年1月
每和晓岚在一起,读她的文字,听她讲鲁迅,讲契诃夫,常觉得她气质上异于常人,可所异的究竟是什么,却难以说清。待见到了这剧本最后一稿的修改,我忽然悟到,晓岚气质上的异质,是身上不带一点浊气。她的写作,她的待人,她对契诃夫的偏爱,她对司马迁的崇敬和向往,都和她身上没有一点浊气相关。这可能吗?于今这浑浊的世界里,还有人身上不沾一点浊气?这样的人还是有的。一部《中书令司马迁》是她留下的一个证明。
2020年3月1日完稿
2020年3月3日修订
2020年3月6日初定稿
2020年3月12日又修订
*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 文中图片未注明来源者由作者提供
(本文为尚思伽所著《中书令司马迁》一书序言,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授权发布。)
华文好书选读
《中书令司马迁》
尚思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年3月
剧本《中书令司马迁》是尚晓岚(尚思伽)遗作。我们历来对司马迁都以太史公称之,很少有人关注其作为中书令的身份。而中书令乃司马迁遭受腐刑入宫做太监后,汉武帝授予他的官职。尽管中书令位高权重,是离皇帝最近的近臣,同时也是可以被皇帝当做奴仆的侍从,一个地位低贱的差事。这样设定的司马迁,就不单单是书写伟大著作《史记》的史家司马迁,作为宦官的司马迁,他又是如何在汉武帝身边过着无底深渊般的生活,以及他如何克服这样的屈辱,必须要完成《史记》的坚强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