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王西京是中国美术的一个成才典范

Image 2021-04-02

王西京是新中国美术的一个成才典范。他勤奋好学,我总觉得他就是那种好学生的形象。新中国时期成长的艺术家,长在红旗下,从小确立的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和争取当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学生。也许正是那种经历他从小就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具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入世精神,种浩然正气。他的艺术不是休闲乐道的靡靡之音也不是怪力乱神的精神刺激,而是给人美的享受,积极鼓舞精神向上的推动力。他担忧民间疾苦,近几年赈宰个人捐款愈五百万元,捐赠作品达两千余幅,这在美术界也是有口皆碑的。

王西京与刘文西先生是师生关系,刘先生是浙江美院老校友,他们都与浙派人物画有着联系,受过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的“浙派人物画”在艺术上有较大的突破,技法丰富,波及全国,影响不小。浙江的后继名家也不少,但后继画家有全国影响的代表作还是不多,相比之下陕西画家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进入新时期王西京的艺术又有出其不意的发展,在题材上他开始表现古代文人雅士形象和创作古典诗词的诗意画,在技法上则完全摆脱了写实绘画的某些羁绊而进入大写意领域。这种跨越式的变化,让造形服从笔墨的需要,笔线的表现力和墨色的丰富变化随着作者的个人学养审美、个人情感变化而达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追求完全属于自己的那种理想化境界和格调,这种变化虽说并非王西京所独创,许多人作过尝试。但后来有的放弃了,有的变形夸张过度而失去了追随者,王西京则一直坚持着,作品数量非常可观,拥有特别多的喜爱者。

市场广阔的刚性需求,为他提供了可以不断探索不断开拓的机会,所以他的变形夸张式。成为一个新特色,作品的主观情感强烈鲜明,与他人以及与自己以前的作品都拉开了距离,作品面貌为之一变,颇具现代感,而同时代出道的不少画家画路子不变,作品也多少会有某种陈旧的味道。显然他的跨度大,风险也大。

这些年来,屈原、司马迁、文天祥、钟馗、达摩、李太白、蒲松龄、曹雪芹、青藤山人、石涛、郑板桥,以及骊宫舞女、玉楼梨园佳丽频频出于他的笔下,个性形象和群像均层出不穷,变化多端。早年他创作过优秀连环画《越南女英雄》《林中响箭》,画过许多速写,也善于谋篇布局,创造力就不同凡响,到了改革开放时期自然犹如鱼入深渊,鸟归旧林,有了自由创造的天地。

他不愧为高产画家,发表过五千余幅作品,每次展览都有新作面世。西安街头巷脑大小画廊会所,几乎家家西京,笔者曾到过西安,至今印象尤深。担任西安市美协主席时创办西安中国画院,并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立院精神,屡屡创建奇功。他在美术圈子里是少壮派,任陕西省美协主席时挑起了一副重担。如今陕西要重振“长安精神”,主张“博大、雄强、开放、宽容”,气势高品,他的团队和他本人前途自当不可限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