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炁”读“无”还是“炁”(qi`),马路展览告诉你

2021-04-05

4月3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红梅策展的“‘无’中生‘有’——马路炁象作品展”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原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马路2010年以来创作的“炁象”作品110件。

视频来源:雅昌艺术网 张凯、侯左左拍摄 张凯剪辑

“炁象”是一个崭新的概念,马路发明了这个术语来指称自己最近12年间创作的艺术,从而与抽象艺术和意象绘画等艺术形式区分开来。“炁象”这个术语的界定直接来源于马路的世界观,他将整个世界视为是各种不同的能量形式彼此作用的结果。在他看来,自己的作品描绘的是由时刻变动的能量所形成的各种不固定形态,因此并不抽象也不是意象,而是一种一直客观存在却未被注意的形象领域,从一定程度来看,这种不固定的形态又是自然、人生恒定变化的某种视觉显现。

艺术家马路在开幕式上致辞

策展人红梅在开幕式上致辞

西安崔振宽美术馆馆长崔迅主持开幕仪式

策展人红梅认为,从艺术史的演变脉络来看,绘画价值观的改变,必然会带来创作过程、形式语言以及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这就是马路炁象作品在“无我”之后的“生有”过程,也是展览题目《“无”中 生“有”》的由来。

此次展览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以其中的一件作品命名,以应和马路“致广大、尽精微”的创作思想并展现艺术家2010年至今的艺术探索与思想轨迹。

那沙(综合材料) 210×180厘米 2010年 马路

其中,“那沙”部分涉及2010年至2013年间20余幅作品。《那沙》是马路第一幅以抽象为探索方向的作品,自此马路的艺术探索开始从对人和社会的关注和表现转向了两个方面的深入思考: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个是抽象艺术的本质。

不知道(丙烯 综合技法)180×210厘米 2014年 马路

“不知道”部分涉及2014年至2016年间创作的40余幅作品。这些作品延续了马路上一阶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这是一个更加追逐内心感受的过程,这个阶段马路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艺术与抽象艺术之间的区别。他认为,这个世界因为有许多的“不知道”而有魅力,因为“不知道”的视觉而产生了绘画。是“不知道”,激励了想象,促成了认识,使理解成为可能。“不知道”,是人类进化的前提。

冬天画暑日(丙烯 综合技法)210×180厘米 2017年 马路

“炁象”部分涉及2017年至2020年间创作的40余幅作品。随着艺术家对生命、对自然、对宇宙更深的体悟,马路开始逐渐将作画过程的自然性与绘画本质的自然性统一起来,并最终形成了新的价值观。马路在这些作品里强调的是一种现实的生命状态,个体意识深处各因素彼此之间的所处方式,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死而复生的循环过程。这些作品显示出,马路所思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境界,他将其命名为:炁象。

艺术家马路(右一)在展览现场为嘉宾导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可以说,马路的《炁象》是一幅画了十年的作品,他认为人总是在生活中认识,各种力的作用,使作品也在发展,容下的更多。人生无常,正是其诗意之所在。他还认为放下具象之得失,来到更高处,看宏观、微观于一体,方得自由自在。放下自己,才能活出自我。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由著名批评家贾方舟担任学术主持的“马路的艺术”研讨会同期举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陈文骥、朝革、孟禄丁,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卫,艺术评论家倪军,艺术家于振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美协顾问周长江,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谭平,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彭德等,从不同角度解读了马路艺术的实践与特色。他们纷纷表示,马路的炁象作品系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个奇伟瑰丽的世界。在历史的长河中,马路这个人和他的作品就像一座宝藏,自我寂寞,自我繁华,期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感知到马路的炁象艺术作品与思想。

研讨会现场

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主办,陕西水墨长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展期至5月5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