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誓言|88岁著名油画家代表作捐给国家:让艺术与国家和人民同在

2021-04-21

寄语

我是一个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艺术家,也是一个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能在这一年把我的代表作捐给中国美术馆,并举办一场展览,也是我个人献给国家、党和人民的一份礼物。

——鲍加

《大军回来啦》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毛主席在马鞍山钢铁厂》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全国美展上展出;1959年参与筹建中国美协安徽分会,亲自拉板车运送艺术家的展览作品;为庆祝建党40周年创作的《淮海大捷》至今仍悬挂在国家博物馆大厅……作为一位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著名油画家鲍加为中国的美术事业奋斗了一辈子。

1949年4月24日,芜湖解放。怀着对新中国的期盼,16岁的鲍加满怀激情地拿起画笔,加入了皖南文工团。“那时,我是多么的羡慕那些党员同志,他们工作总是冲在最前面,工作之余还经常和我们这些年轻同志谈心。从那时起,我就期盼着有一天,能通过努力工作和对党的忠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20世纪50年代初,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1951年,鲍加被调入刚建立的治淮委员会政治部美术组。宏伟的治淮工程吸引了全国不少知名画家来工地访问写生,从未进过专业院校的鲍加格外珍惜这一机会,他跟着他们学画,在治淮工地上废寝忘食地写生。

然而,命运却开始了对他的考验。1953年,鲍加突患耳疾一度几乎失聪。时任治淮委员会政治部干事、作家严歌苓的父亲严敦勋将鲍加领到自己的宿舍,一面在唱机上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一面讲述自己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艰难逃往苏北解放区的故事。“我在他的鼓励下拼命画画来抗争不幸的遭遇,怀着对新中国和党的热爱,最终走出人生的低潮。”

1956年,在安徽省蚌埠市的治淮委员会,鲍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他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到革命历史题材绘画中去。他创作的油画《汛——梅山水库》《在工地上》等入选1956年的中国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1957年反映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油画《大军回来啦》在庆祝建军三十周年全国美展上展出。这些都坚定了鲍加从事油画创作的信心。

1958年,毛主席视察了马鞍山钢铁厂。作为一名新党员,鲍加决定以此为题材,创作一幅歌颂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当时,长途汽车最长的行李运输尺寸是两米,他便从合肥找人制作了一个两米长、宽80厘米的木框,绷上自制的油画布,坐着长途汽车前往马钢。在马钢招待所,厂领导给了他一个工作间,并领他去毛主席视察过的现场,走访了很多在场的工人、干部,详细了解了当时的细节。两个多月后,《毛主席在马鞍山钢铁厂》绘制完成,成为鲍加的成名作。

为庆祝建党40周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于1960年邀请了一批全国各地的实力派油画家齐聚北京,进行主题创作。创作组负责人罗工柳在全国美展上看过鲍加的《毛主席在马鞍山钢铁厂》,特意点名调他来,分配给他的题材正是表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当时的鲍加只有20多岁,既无学历又少阅历,很担心画不好,罗工柳鼓励他说:“别怕,你知道这次参加的是哪些画家吗?有画《开国大典》的董希文、《红军过雪山》的艾中信、《征服雪峰》的靳尚谊……这么多老师在一起,他们会帮助你的。”

为了创作好这一作品,鲍加特意去宿县实地考察,访问亲历战争的老战士,查阅大量史料,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后来,这幅由鲍加和张法根合作创作的油画《淮海大捷》不仅由国博收藏,还由人民美术出版社面向全国发行单页宣传画,深深地印在了中国美术史上。

今年4月,这幅经典的《淮海大捷》又现身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风华凝粹——鲍加艺术展”。当坐着轮椅的鲍加再次近距离看到自己28岁创作的作品时,不由感慨:“保管得真好,半个多世纪了,颜色还是那么好。”这一次,88岁高龄的鲍加是坚持抱病从合肥赶到北京的,为的就是把自己的多件代表作捐赠给国家。当中国美术馆将捐赠证书颁发给鲍加时,他深情地表示:“让艺术与国家同在,与人民同在,这才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来源 北京日报 | 记者 李俐 阎彤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