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世界是如此喧哗,假如你给他一本书

Image 2021-05-07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时刻:有时觉得世界如此喧哗,而自己定力不够,跟着焦躁不安,心烦意乱之时,随手拿起一本书,翻着翻着,沉浸其中,周遭世界一下安静,内心感受到抚慰。

可能有读者朋友会说,这实在再正常不过的场景,你也无非在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躁所”。所以,也不再念叨阅读的重要性了。今天还是继续分享读者朋友们的偏爱书。不忍再多推荐了,好书买不完读不完了。

@罗妞妞

《渺小一生》。对人性善与恶的对立描写透骨彻寒。被恶伤害以至坏了根基的人性,善的纠正能力有限,无法做到拨乱反正,甚至会成为新的痛苦之源。

@Regina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太棒了呀。对美国社会的剖析深刻又不失通俗,翻译信达雅,对于在学非虚构写作的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入门参考读物。出版质量特别高,纸质和排版也很舒服。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即使是高中生也能消化的唐诗注解,读注解和读诗是两种不同的趣味,书本品质也很好。

@喝普洱的猫

《平原上的摩西》。终于等到理想国版本《平原上的摩西》,自此,理想国的双雪涛作品基本完整了:《翅鬼》、《飞行家》、《猎人》、《聋哑时代》。坚硬的冰雪平原,走来隐忍血性的人,带着时代的伤痕。“文学即是生活,无关身份,只是自洁和精神跋涉。”双雪涛如是说。“我说喜欢游泳,夏天在浑河,冬天去北陵公园”,那是一座任意门出现在面前,它必将带你回到童年的沈阳。

《受命》。一个伍子胥或者哈姆雷特的故事原型,“人类的苦难唯一可能具有价值之处,是给文学家、艺术家提供了题材,让他们创造出伟大的作品。”他叫冰峰,名字里带着苦寒和坚定,注定远离温暖。八十年代,一个文学的年代,文学青年不只是文科生,医生对黑色幽默如数家珍,理工科女生站22小时从北京到上海去看一场话剧,诗人是可以让人一心一意想成为的追求。“痛苦涌起如山脉,思想破碎如群岛。”

@Jasmine

《昨日的世界》。当下最适合重读斯蒂芬·茨威格。他出生于维也纳的黄金时代,时刻铭记着文化世界主义的观念,一直从过往中寻找这种观念的根源。当他位于萨尔茨堡的收藏丰富的图书馆在1938年被纳粹烧毁后,他选择了自杀。这本身就令人信服的表明,我们所高度珍视的东西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留存。

@英姑娘

《美丽新世界》。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人必须有独立人格和思想自由。再联系当下的感悟,不要被社会上某些普遍的风气或现象迷惑和麻痹,尽力保持清醒的判断,虽然有时候自己会孤立无援而痛苦,但这是抗争的代价。还有,物质欲望的满足,真的不如精神世界的充实富足,当然最好二者具体根据自己的情况权衡好。多读书,吸收多元化的思想;敢行动,该反抗时必须反抗!

@人生长恨水长东

《小王子》。我读的第一本英文版小说,也是我读过次数最多的一本书了。以至于我把全书内容从头到尾摘录了一遍。其中最喜欢的就是第21章小王子和狐狸的故事了。我曾一直想,这到底是一段怎样的关系?开始驯服,增加仪式感,建立关系,分别,赠言。我感动于狐狸的洒脱,也为小王子对玫瑰花倾尽全力的付出所动容。除此之外,书中的每一部分都会让我随着阅历的增加而有不一样的体会,我想这是一本我可以读到80岁的书。

《红与黑。男主人公于连游走于女人之间,且充满野心,者映射出多少男人的阴暗面。

@coinlys

《巴黎圣母院》。这周末刚刚读完,我觉得它就足够震撼了。尤其当爱斯梅拉达第二次被送上绞架的时候,与亲生母亲的相认,却又永远的分别,人生所有的希望从此磨灭。圣母院里,卡西莫多望着那个他唯一爱过的女孩,那个唯一带给他爱的女孩,就这样悲惨地离开了。这让我觉得很难过,再美好的灵魂,也抵不过命运,抵不过时代……

@程爱平

《活着》。用了一个中午看完的,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从来没想过一个人的人生能有这么多苦难,也没想到的是一个人能这么顽强。当时看完之后就想起莫泊桑的话“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却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红与黑》。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生逆袭的小木匠,忠实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把对人生的挑战坚持到底。幻想破灭精神死亡,于连挺身赴死。是一种对纯洁理想的至死不渝。

@宸文

《只是孩子》。每每都会想到帕蒂·史密斯,她既是银幕上的蓬松头发、手持吉他的传奇形象,又是冷静细腻笔触下的那个真情之人。对于帕蒂更多地是崇敬,不同于偶像式的崇拜,这种感情始终萦绕在我的心里,尤其是当了解到她非凡的生平经历时,能会对她的精神和做法感觉到激励。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到帕蒂的许多面,音乐、诗集和绘画等等领域都出色的她引导了美国主流音乐流行史,这份影响如今在全球都广为流传。其实对于帕蒂,我更关心的是音乐之外的她,对于自身她永远在前行的路上。

《在路上》。每一次当我感到迷茫,或者感觉步履蹒跚走不出去时就会阅读这本书,也渴望如同凯鲁亚克一般漫无目的地奔驰在美国的旷野上,那一代闪烁着理想主义的人以卵击石的勇气,每每让我仰慕绝倒。或许年长的人会觉得它和它的那些主人公们通篇荒谬可笑,充斥着任性与不负责任的态度,无法被主流接受。但对于我来说,对于曾经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来说,它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对人生的重新审视,特别是理想和目标的执着追求,而不是那种背负着世俗的包袱、每天麻木冷漠的行色匆匆、随波逐流。“我还年轻,我已经在路上”。

@diudiuDing

《穆斯林的葬礼》。上大学时,点着蜡烛通宵阅读,为人物的命运牵肠挂肚,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巅为之狂,彻夜未眠。被命名为“书痴”。

《牛棚杂忆》。时隔二十年的现在,阅读季羡林老先生的《牛棚杂忆》,撕裂性的痛苦令人不忍卒读。不敢直面老先生当时忍受的苦难,更不能忍受这种把自己的伤口重新撕开给人看的痛苦。这种苦痛真的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了的。

@Jean

《人性的枷锁》。陪了菲利普好久啊,每天都渴望着下班,然后可以一章又一章读下去。这里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可能正因永远都无法领悟,永远余音绕梁。喜欢西奥多·德莱塞的点评“虚无两端的中间地带,就是我们称之为生活的地方”,拳拳爱意,曼曼独行,归去来兮……

@单衣

《局部:陌生的经验》。陈丹青老师的《局部:陌生的经验》,我会不断不断地向人推荐《局部》和这本书,诚如丹青老师所说,他不是讲述美术史。假如能吸引你的兴趣去了解绘画和艺术,这样就很好了。这是一本没有什么企图心的书,作者也如此(什么样的作者就有什么样的书,和什么样的读者)。

《我是你的男人》。那句“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已经太多人听过了,鲍勃迪伦的那句“名言”也不必说了。在他的歌里,诗等于歌,很少有人有这样的作词造诣(我不懂摇滚,可科恩竟然被归为“摇滚界的拜伦”)。科恩低沉醇厚磁性的嗓音,用李宗盛的一句话:世界是如此的喧哗,假如你给他一把吉他。

@旖沫

《米面鱼:日本大众饮食之魂》。近两年最爱的美食类书籍。肃然起敬的料理匠人、极具诱惑力的代表性美食、以及食物背后的人文历史。正是因为“眼中燃烧着烈火般的热情”,才能写出如此活色生香的饮食观察吧!简直就是高级版的行走的吃货指南呀!而且翻译极其神仙!

《局部:伟大的工匠》。我像个十足的文盲,接受着“无名的”意大利湿壁画艺术瑰宝的洗礼,即便全季看完依然一无所知,甚至更多,但并不妨碍我对意大利的向往。陈老师说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是他的大学,那么局部就是我的艺术大学,并迫切的希望下课铃永远不要响起。这套书籍版真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视频节目的图文版,又不仅仅只是复刻。值得收藏和反复研读。

@Junius

《速求共眠》。比起之前的作品,这本书似乎“小清新”了不少。但还是以往一样的辛辣,对于社会追名逐利现象的讽刺与自我写作困境中的审视。几条故事线并行,读起来总觉得故事该是真实,却又无法道明为什么不是虚构。

《我是你爸爸》。王朔的语言实在是太过于有意思,整本书读起来很轻松。总觉得王朔应该是嘴里叼着烟一边扣着脚 嘴上也没闲下来数落家里人的同时写下的这本小说。我还没有做过父亲,只当过儿子。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我的父亲-也是第一次做父亲的人,从前把我带大的时候该有过多少次如何做父亲的思考,而我是否未来能做得更好。

@祎然

《纽约客》。因这本书,我参与了好几次杭州理想家线下读书会活动,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透过书,透过他们,给刚走出校门的我带来些许光,甚至渴望在异乡扎根,两年半的杭州生活,如今回头看,每周六或者周日参加读书会日子最为珍贵和难忘,这星星点点的微光,如今已汇聚成为我生活的一盏灯,我也明白我的初心和坚守。时至今日,让我依然坚持天真善良,对书对阅读心怀热爱与赤诚。

《中国在梁庄》。这本书是大学老师祝老师送的,这本书带我重新认识自己从小到家生长起来的乡村,可以说颠覆了我的三观。和作者一样,同为河南乡村走出来的姑娘,梁鸿其人又带给我新的激励。如今回头再看,可以说,这两本让我的青春变得厚重丰盈,得以成为今日之我。

@游子晗

《大唐李白》。洋洋洒洒,行止自如,一些无关宏旨的旁枝逸蔓却也娓娓道来,别开生面。如果能读懂万一,也是幸甚幸甚。而今念大春的新作《我的老台北》,得知他眼疾已深,心中大恸。真不想第四卷长相思会否成为他曾经的演讲题目“未完成的”,让后辈长相思啊!

@言丁丁

《声誉。活在眼前由财富权势统治的世界里,心神难免混沌摇摆,不时地困惑、怀疑、犹豫、懊恼……而唐诺和他笔下那个应然世界让我得以超越一时一地的困难,望向一个虚空的理想国度。他很清楚自己翻来覆去表达的东西,或许没几个人听到,或许听到了也难以践行,但他还是孜孜不倦地写下去,只是为了“在实然统治的乏味世界里,奋力留一点应然的东西”。有人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坐在某间咖啡馆的桌子前写作,没有智能手机,不用社交网络,这件事本身就足以穿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实,带来一种“奇妙的、低温的、近乎透明的宁静”。

《回归故里》。从工人之子跃升为知识分子,同时竭力摆脱身为同性恋的羞耻与恐惧——一次饱含真切生命体验的富有省思的回望,一条充满痛苦与抗争的艰难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自我创造之路。作者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阶层的存在,启发我思索人的多重身份,以及人的自我定义和主体化过程。作者坦诚地剖析,毫不掩藏内心种种矛盾之处,尖锐讽刺但也尝试保持宽容和理解,生活与理论彼此映照,切身感受与冷静观察相互交织,令人动容也发人深省。这几年,我更习惯采用性别视角看待人与事,但人是诸多身份(性别、阶级、种族、国家……)的组合,视角越丰富,对事物的理解就越深入全面。

@SC30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从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一些民族非常且长时间落后而另一些民族却与之相反”入手,结合人类学、生物学、历史学等多门学科,对该问题进行了解答。大格局需要大视野,本书使我们用一个更为广阔和全面的眼光看待人类历史,并对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考的基础。

《论中国》。个人的成长需要他人的客观看待,同样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及形象也需要外界客观的看待。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教授从厚实的一手资料入手分析,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历程等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更为人称赞的是其中结合了对中国国民特质以及传统文化和精神的评论,有些观点甚至能令一个中国人产生强烈共鸣,相信这本书能让读者以不一样的方式重新审视中国。

@书恩书缘

《走出非洲》。女主角的叙述迷人魅力,使人充沛感到自然和土著人的人文风情。

《与神对话》。不管你是否对灵修生活有否兴趣,不一样的广角思维,使人学会卸下纯宗教式的膜拜,开始自省自律从个人信仰寻回,找到生命,关系,生活,个人的使命。

@2021

《我的名字叫红》。他是土耳其作家,这本书没有采用连贯的叙述视角,每一章节都采用了不同人物的第一视角,叙述了两个凶杀案件及其破获的过程,但更为主要的是讲述了土耳其的细密画和画家以及他们的传统和信仰。凶杀案件并不是故事叙述的主要内容。他的叙述方式和书写角度,让一直以来读中国和欧美作家得我感受到了不同世界、不同角度。

《百年孤独》。在中国很出名的一本书了。里面融合了拉美文化,故事的叙述也很有意思,不一一赘述。主要还是能看到不一样的文化传统和信仰。还推荐马尔克斯其他的书。

@楠

《漫长的告别》。算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了吧。马洛对朋友的感情让人感动,这本书反映出的种种社会现象也很真实,引人深思。在学业繁忙的情况下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长舒一口气,发现自己也悄悄改变了。

@马耳他之刃

《生活与命运》《昨日的世界》。两书作者都是犹太人,茨威格比格罗斯曼幸运的是,他曾经看到过光明,19世纪末欧洲华丽的余光斑驳地洒在这位富商之子的身上,他可以把全世界当做栖身之所。但格罗斯曼一生都在身份混淆、战争硝烟、political风暴中祈求一丝暖意。如果说《昨日的世界》是预言书,那么《生活与命运》当属启示录。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