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石钟山长篇小说《五湖四海》:现实主义军旅文学的新篇章|新批评

Image 2021-05-10

拉斐尔真迹纪念展《遇见拉斐尔》7月北京开展 | 作家蔡崇达将《皮囊》中房子改造成“母亲的房子”图书馆 | ......

《五湖四海》最大的成功,便是打通了部队题材与一般题材的某种隔膜,以“现实人”的鲜明质感呈现出一位乡村青年的成长史,其经历并不使普通人感到陌生,也足以唤起广泛共鸣,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魅力。

和平时代的军旅题材并不好驾驭,首先在“写什么”上便颇易令人踌躇,也甚为考验小说家的眼光。在长篇新作《五湖四海》里,军旅文学作家石钟山是从“农村兵”的角度进入,书写主人公刘天右为改变其农民地位参军,在部队中立功受奖,因家庭身份遇到感情挫折,提干后为留在城市做出特殊努力,转业后投身商海,开创一番业绩的命运轨迹,其间经历了一个农家子弟灵魂上刻骨铭心的洗涤。作品最大的成功,便是打通了部队题材与一般题材的某种隔膜,以“现实人”的鲜明质感呈现出一位乡村青年的成长史,其经历并不使普通人感到陌生,也足以唤起广泛共鸣,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魅力。

当战士刘天右初次敲响秦家房门时,为他开门的是秦参谋长的漂亮女儿、军队干部付瑶。从这时起,两人为学乐器开始长期接触,奇怪的是,这过程中读者却不大相信爱情会在他们之间发生——可见,门第的悬殊,足以在男女间、甚至阅读中产生意念的隔绝。在这里,小说已预设下绵延全篇的冲突根蒂。付瑶确实爱上了天右,天右则始终像旁观的读者们一样清醒,直至劳燕分飞。从中我们看到,即使在军旅生涯中,也存有现实、现实的考虑与现实的挣扎,如此等等人人都可以理解的障碍,构成了整部小说扣动人心的悬念。

《五湖四海》以“现实人”的鲜明质感呈现乡村青年成长史

刘天右是全书的中心,作者对其形象的刻画是深入的,重在精神层面的解剖。刘天右不乏农家子弟的质朴,踏实肯干,安分守己,但也有着农民式的心计。最初,与弟弟通过抓阄决定谁去当兵时,他使用两张白纸骗过了弟弟,由此走上与弟弟有天壤之别的道路。转业时,他为了留在城里和取得“背景”,谎称自己是孤儿,刻意成为市商业厅长的女婿。这些事做得并不地道,但作者也无意将他写成一个端方无瑕的青年(这一点很关键),正由于如此,读者们很容易认可这个人物的存在,能够感受到他的沉重的呼吸。其实,有些选择对他来说是残酷的,在那个年代,他若无缘入伍,就只剩下土里刨食;若当上兵又按时复员,便一切归旧。当然,他也付出了精神上的代价,长期承受了良心的谴责。农村兵是一个庞大的存在,石钟山通过一部二十万字的长篇,写出了许多农村兵都曾体验、或都能领悟的特定的人生际遇及复杂心态,是一种大的贡献,也使这部作品具有相当的典型价值。

《五湖四海》也是一部书写“文艺兵”的小说,这个新鲜层面的显示,为作品带来了另一种亲切活跃的部队色彩。特别是其中关于“宣传队”时期文艺兵集体生活的写照,为作品增添了浪漫的怀旧情调。宣传队是刘天右的起点,他能被军队直招入伍,受惠于他继承父业吹得一手漂亮的唢呐。基本上,他是依靠技艺改变了自己的运道,正应和了他父亲从小对他的告诫:“人,一定要有手艺”。所以,换个侧面看过去,也可把小说视为一部励志之作,通过刘天右的奋斗经历,使读者体会到专业之长对于安身立命有着怎样的意义。凡励志作品,写得好,都不会缺少读者。

改编自石钟山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同样聚焦文艺兵的生活

《五湖四海》又是一部书写战友情的作品。战友情是人类特殊群体友情的一种,历来被写家高度赞颂,而此作主要写及老文艺兵间的深厚友情,别开生面,格调清新。在队伍上,刘天右的进步,离不开郭队长、侯队长、方连长等人的帮助,他们待人诚恳,在不同时期都拉了天右一把,使他站稳脚跟或走得更快一些,令人感受到温暖。不过使人没想到的是,刘天右转业下到地方,开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后,已完全脱离部队,还是离不开战友们的支持。为了使自己和妻子有个像样的住处,他渴望做成一笔上千吨饲料的外贸生意,苦恼于缺乏资金,因偶然参加一次战友聚会,获得了老文工团员们的集体赞助,使他热泪盈眶。以后,这批饲料由于特殊原因堆积在码头上,面临台风来袭,眼看血本无归,又幸亏方营长带了一个营的军人赶来将饲料保护下来,更使他哽咽难言。自然,刘天右发达后,也不会忘记战友们,为了让退役的文工团员们有演出机会,他开创了一家迷彩歌舞厅,迅速爆棚,后又组建起迷彩文工团,受到社会多方面的欢迎。这些激动人心的情节置于篇末,有力地推动作品情绪达到高潮,也实现了一个农村兵兼文艺兵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功德圆满。石钟山确实善于调动起多种各具特色的军旅元素,将它们穿插结构在作品中,形成多声部的交响、崭新的画面,营造起浓郁的人生氛围。

这部作品的叙事策略是成熟和富有弹性的,尤其善于通过爱情描写烘托主人公的现实处境,透视主人公的缠绕心态,加强小说的感性内容,使作品不显滞重而流畅悦读。刘天右先后经历了三次感情纠葛,其中与付瑶的相恋最为铭肌镂骨。付瑶不顾家庭阻拦钟情于他,不简单由于崇拜他的技艺,与他有共同爱好,也由于他身上折射有生父的影子(这一设计是睿智的,建立起戏剧性的稳定基础)。其实,天右也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与她结合,从而避免两人重新走到一起时已各自经历一次婚姻。但那不是刘天右能够做到的,自尊使他变得自卑,压力使他变得敏锐,他在爱情上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人们总是乐于读到爱情故事,作者谙熟其道,将一个来自乡村的文艺兵放在干部子女圈子之中,由此生发出反复缠绕的爱情故事,为促进作品主题的深化提供了更多可能,他的谋划效果不错。

稿件责编:傅小平 新媒体编辑:李凌俊

图片:资料图、出版社书影、摄图网

1981·文学报40周年·2021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