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孔子生父是谁?为何孔子母亲至死都不肯说?看后才知母亲用心良苦

2021-05-20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莫过于孔子了。其创建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甚至对整个东亚地区乃至世界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其也没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而孔子的儒家学说里,对封建礼教是十分看重的。三纲五常清楚表明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任何社会关系都讲究阶级、长幼和男女秩序,这也是封建父权社会得以运行的道德伦理基石。不难看出,在儒家学说里,父亲这个角色在家庭中时十分关键的。

不过,有一个问题。身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直到17岁时还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更不知道其葬在何处。每每问起这个问题,孔子的母亲总是闪烁其词,不愿透漏更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孔子的父亲在历史上有迹可循,叫叔梁纥。其生于春秋时期的宋国栗邑,因为逃避宋国战乱,后来才跑到鲁国定的居。

而叔梁纥的第一位妻子并不是孔子的生母,其叫施氏。在宋国那会,施氏给叔梁纥生了9个女儿,就是没有儿子。叔梁纥很是沮丧,后来好不容易纳了个妾,生了个儿子还是先天残疾,无法继承家业。直到叔梁纥逃亡到鲁国时,才娶了孔子的母亲颜氏。

叔梁纥迎娶颜氏时,都已经60多岁了,而颜氏连20岁都不到,两人整整差了50多岁。而孔子是怎么生下来的呢?相传,叔梁纥和颜氏成亲后,便去附近的尼丘山祈福求字,回来路上,叔梁纥直接拉着颜氏“野合”,遂才有的孔子。

“野合”的意思想必大伙儿都知道,所以,孔子的出身并不光彩。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孔子出生3年后,72岁的叔梁纥便撒手人寰了,留下了18岁的颜氏。还有民间传言,叔梁纥甚至都没有正儿八经地迎娶颜氏,孔子只是两人的私生子。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颜氏不愿意告知孔子亲生父亲的消息,一是有自己的苦衷,不愿意提及这段伤心往事,二是用心良苦,不愿意破坏孔子心中父亲的伟岸形象。毕竟孔子身为儒家思想的代言人,父为子纲的倡议者,自己的父亲竟是这番模样,还怎么“为子纲”?

孔子14岁时,颜氏因为操劳过度去世,临死前,都没有向孔子透露半点叔梁纥的消息。而孔子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也是无可奉告,因为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因为当时流行夫妻合葬,成了孤儿的孔子因为不知父亲陵墓何在,只能暂时将母亲葬在五父之衢。之后,孔子一直没有放弃过对父亲身份和墓地的寻找。这一晃,又是3年过去。

孔子寻找生父的故事很快在鲁国流传开来,也感动了当时的鲁国百姓。终于,17岁那年,鲁国有位叫郰曼父的车夫,其母亲告诉孔子当年自己曾参加过叔梁纥的葬礼。孔子顿时泪流如注,跪倒在这位母亲面前,恳请她领路找寻。在这位母亲的帮助下,孔子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将颜氏和父亲合葬在了一起。而孔子也终于知晓了生父的真实身份。

好了,孔子寻父的故事就此告一段落。关于颜氏不告诉孔子生父的做法,各位看官你们觉得是对是错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