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古人10句智慧箴言,读后做个明白人

Image 2021-05-25

1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上书救戴铣等人,得罪了宦官刘瑾,受其迫害,第二年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任驿丞,完成了“龙场悟道”。他每天讲学不辍,并书《教条示龙场诸生》以为训示。

诸生,明代指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在教条中,王阳明从“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个方面为诸生立下准则,其中“立志”是最重要的一项。王阳明认为,立志是为学的基础和前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意思是,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即使像各种工匠的技艺,也没有不是靠志向才学成的。

王阳明还从反面设喻道:“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志向没有立定,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嚼子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驰,最后到哪里才算了结呢?从而高度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权德舆的《放歌行》。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代表作有《玉台体》《权载之文集》。

青春有着最充沛的精力和最强健的体力,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奋斗。一个年轻人如果既不学习也不奋斗,就等于他把大好的青春年华白白地浪费掉了,最后一事无成。那么他到老年的时候也一定会后悔,可是也只能是追悔莫及了。

时间珍贵,必须要提醒自己时刻珍惜美好年华,抓紧时间学习各项知识和技能,练就过硬本领,实现人生理想。只有这样,当他回顾人生的时候,才会既不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才能真正说无悔。

3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

此句出自汉代桓宽的《盐铁论·击之》。意思是说做事半途而废的人不会成功,种地偷懒的人没有收获。

《诗经·大雅·荡》里有句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事情往往都有开头,却很少能有终结,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世上无论大事小事,最怕的是懈怠。《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做事好比掘井一样,掘到六七丈深还未见水,如果这个时候停下来,那就只能掘得一口废井。要想掘出水来,就得继续深挖不止。

南宋理学家陆九渊也说:“懈怠纵驰,人之通患。”解决懈怠的方法没有别的,只有一条,那就是曾子所说的“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只有做到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毅力有恒,才能真正有所成。

4

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

此句出自清代钱德苍的《解人颐·勤懒歌》。《勤懒歌》,旨在对古代的“四民”——士、农、工、商劝勤戒懒。结语“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意思是,只要勤奋,天下就没有难做的事情,即使百尺竿头也能昂然挺立。“百尺竿头”,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也作“百丈竿头”。

勤乃立身谋事之本。南宋学者陈耆卿《嘉定赤城志》有载,“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曰工、曰商。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俸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在古代社会,读书人勤于学习,可以求得功名爵禄;农民勤于耕种,就会收获粮食;手工业者谙熟技艺,就可以换取衣食;商人勤于贸易,就可以积累财货。这再次表明,无论从事何种行业,身居何种职位,都离不开勤奋与努力的优良品行。

曾国藩曾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无论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则天下无难事。

5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此句出自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为“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诗的前两句采用比兴手法,意思是,再甘甜的瓜,其所连接的瓜蒂都是苦的;再美味的枣子,都长在带刺的荆棘上。后两句意思是说“利”字旁边是一把刀,贪婪的人最终会受到惩罚。告诫人们做人不要太贪心,好与坏、利与害其实是相辅相生的。

“甘瓜苦蒂”后来成了一个成语,但其最早出处应为墨子。唐代马总《意林》引《墨子》佚文道:“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用甜瓜之蒂味苦,说明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6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出自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在小说开头,作者冯梦龙以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作比,称他们为古今“交情至厚”的典范,并对“相知”进行了如下阐述:施惠于人、德义相交的,叫做知己;肝胆相照、心心相印的,叫做知心;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的,叫做知音。知己、知心、知音,名称虽然不同,总之说的都是朋友相知。

古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知音故事褒扬的正是朋友间的信义和友情。当俞伯牙弹琴其意在高山流水时,只有钟子期“道着了伯牙的心事”,故而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因知音难觅而断弦摔琴,终身不再鼓琴。知己、知心、知音,这样的友谊来自彼此心灵深处的理解与默契,建立在互相了解和充分信任的基础上。

7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此句典出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意思是说听力好的人能在无声时听出动静,视力好的人能在未成形前看出征兆,所以最智慧、最有道德的圣人做事总是万无一失。

这句话其实我们防范未知风险,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才能增强对矛盾风险挑战的预判和准备。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提高预见能力,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谱,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知关节,得要领,抓关键,最终有效落实。

8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此句出自刘向《说苑·谈丛》。《说苑》是西汉大儒刘向编撰的一部历史人物故事集,共20卷。其第16卷《谈丛》,内容为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集中反映了刘向的政治理想与治国方略。

在《谈丛》中,刘向提出:“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意思是,世间万物只要保住根本就能生长,人间百事只要符合道义就能成功。并称:“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仁之所在,天下爱之;义之所在,天下畏之。”认为倘能谨守道、德、仁、义,就会产生极强的感召力和向心力。

9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

此句出自明代吕坤《呻吟语》。意思是说做事从容那么就值得回味,做人从容就会活的长寿。

洪应明有联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为人做事要不急不慢、不躁不乱、不慌不忙、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要不愠不怒、不惊不惧、不暴不弃。虽遭挫折而不沮丧,虽成功而不狂喜,面对赞誉诋毁,顺境逆境,泰然处之,这是一种大境界。

10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此句摘自程颐《二程遗书·伊川先生语》。程颐,洛阳伊川人,世称伊川先生,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

关于“学”与“思”的关系,程颐认为:“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意思是说正确的学习方法,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了就能得到真知,不思考就得不到真知。进而他又指出:“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不深思就不能掌握道理;不经过深思而得到的知识,即令一时得到了,也容易失掉。此句亦见于《曾国藩家书》,故常被误认为是曾国藩的经典语句。

“二程”为何将“思”放到如此突出重要的位置?程颐答道:“思所以睿,睿所以圣也。”“思”是达到睿智、圣明的必由之路。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