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浅读《孟子》: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到底什么是“自反”?

2021-05-26

公孙丑问孟子“不动心有道乎”,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有没有训练心理素质的方法”。孟子告诉他,要想拥有强大的内心,需要培养自己的勇气。有刺客之勇,有战士之勇,还有君子之勇,都可以实现直面危难而不动心。儒家追求的,是君子之大勇: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经文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试译

以前曾子曾经对子襄说:‘你崇尚勇敢吗?我曾听我的老师孔子讲过大勇:向内观照而不能贯通良知,即使面对衣着粗陋的平民,我怎能不忐忑心虚呢?向内观照而能贯通良知,即使有千万人阻挡,我也会勇往直前。’相比之下,孟施舍凭借意志控制自己的心态,又不如曾子反身循理的方法更得要领。

注释

好,去声。惴,之瑞反。此言曾子之勇也。子襄,曾子弟子也。夫子,孔子也。缩,直也。檀弓曰:「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又曰:「棺束缩二衡三。」惴,恐惧之也。往,往而敌之也。

言孟施舍虽似曾子,然其所守乃一身之气,又不如曾子之反身循理,所守尤得其要也。孟子之不动心,其原盖出于此,下文详之。

浅议

首先,这一段经文让我们知道,培养大勇并不是孟子开始的,而是孔门的传统。或者,至少是思孟学派的传统。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又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可见“勇”是儒家修身所追求的关键品质之一。为了与一般的匹夫之勇相区别,曾子特别强调闻“大勇”于夫子。

匹夫之勇可称为小勇,本质上是一种血气之勇。遇到事情头脑发热,不计后果,顶着一股怒火,敢于玩命。

君子之勇则是大勇,又可称之为义理之勇。遇到事情不会产生激烈的情绪,而是循着道义进行抉择。义不容辞时,便义无反顾。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相比之下,小勇需要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而大勇则不需要。所谓不动心,也可以理解为不需要调动心理能量来承受来自外部事件的压力。

我们回顾北宫黝训练怒气以求刺客之勇,孟施舍固守志气而获得战士之勇,都需要动用心理能量。而孔子指导曾子训练的君子之“大勇”,则与北宫黝、孟施舍有显著的不同。其中最关键的不同,便是“自反”。

通常世人将“自反”译为“自我反思”。将“缩”译为“直”,符合道理。通过自我反思,觉得自己有理,就有理直气壮的勇气。但是这种译法是经不起推敲的。现实之中,多数人面对一些不公正的潜规则,虽然知道自己有理,但也往往选择妥协,并没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自反”既不能译为“自我反思”,那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读过《大学》的朋友知道在传一章有一句话:“顾諟天之明命。”所谓“顾”,朱子注释为“常目在之”,即时时注视着,不错眼睛地看顾着。“天之明命”,即是天命之性,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顾諟天之明命,便是时时看顾、注视自己的良知。

良知不在身外,而在心内。要想看顾自己的良知,必须向内观照。时时向内观照内在的“天之明命”,这便是自反。

在《孟子》尽心章,孟子还说过,“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大意是,天性即是人性,人性即是良知。天人本是一贯,人心本能通乎天道,无事不明,无理不清,但为外物遮蔽了。只要向内观照自家良知,不为外物干扰,就可以获得最坦然最自在的巅峰体验——一种至乐。

“反身”,便是“顾”;“诚”,是诚意。《大学》传六章讲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其意”,即是贯通天人。“毋自欺”,即不为被外物干扰。

综上所述,“自反”是儒家的一种修身(心)工夫,即对内观照良知,不被外物干扰。当这种工夫修炼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达到“缩”的程度。

“缩”虽可译为“直”,但不能停留在直的字面意思。直,应理解为一种自然状态,即人性不被扭曲、遮蔽和压制的状态,即天人一贯的境界。

自反而缩,便是通过时时向内观照的工夫,使人的心性恢复到天人一贯的境地,让良知自然呈现。没有任何愧疚、亏欠,坦坦荡荡,没有恐惧和忧虑,从而获得“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

朱子注释说“曾子反身而循理”。反身即是自反。循理即是直,直即是贯通良知。

一己之见,请大家指正。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