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天天和书打交道,北大社的编辑们都是怎样“啃书”的?

Image 2021-06-23

“阅读到底可以给人带来什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经历过娱乐化、碎片化的生活洗礼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沉心阅读的重要性。

但是,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又出现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深知读书有助于提升自我、开阔眼界。但是,由于觉得读书是件过于郑重的事情,你恨不得焚香沐浴一番、确保自己能空出一整个下午之后,才肯翻开一本书。

——结果在不断的心理建设中,逐渐嫌麻烦而不了了之。

其实,哪有那么困难。

我们曾在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邀请编辑们共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度好书”,成立了悦读好书博雅读书会。

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有的感觉自己跨越时空,与作者或是过去的自己聊了聊;有的一下子被书中呈现的丰富细节或独特的叙述角度击中;有的在书中读到了现实与慰藉……

还有的人,干脆闯入了一本与自己不相干的书,读完之后,莫名感慨了一句:“妙啊。”

但最主要的,他们想与读者们分享的是:如果你对哪本书有过哪怕一点好奇,那就去读读看吧。

未必要把一本书都啃完才算读书,未必要在读完书之后产生什么反思才算读书。只要在不论短长的阅读时间里得到了一些愉悦,那就行了。

如果你也是一位容易纠结的读者,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接近书籍,或者总在苦苦等待一个契机,那么今天,让我们的编辑陪着你,一起去书里看看吧!

01

细读文本,与作者对话

《几多心影:叶嘉莹讲十家词》

本书是词学大家叶嘉莹近几年在北京、天津两地所做演讲的整理稿,讲述唐五代至清代十位词作名家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辛弃疾、朱彝尊作品的风格特色及其所传达的感情品质。作者结合他们生活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艺术才能,从发挥作品的感发力量入手,为读者传达出词中生动、细致的生命与内涵。

总编室的侯晓玲在阅读中把握住了词的“弱德之美”:

词之美感的基本特质之一就是“弱德之美”,并且,它结合中国“士”的文化传统,弘扬了形弱德坚的高尚品德。

“弱德之美”是叶先生首创的名词,早在她1998年为石生汉作序的《〈荔尾词存〉序》中就写道:“在该文中我曾对于此种本质试拟了一个‘弱德之美’的名称……这种美感所具含的,乃是在强大的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一种属于隐曲之姿态的美。”此书展现的弱德之美,有的是“花间派”首要词人温庭筠描绘美女“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有的是豪放词人苏轼感慨“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有的是文武全才辛弃疾哀叹“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有的是浙西词派创始人朱彝尊想爱不能爱的“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强大的外势压力可能是无法自由恋爱的封建思想,也可能是千里马难遇伯乐,也可能是忧谗畏讥仕途受挫。

对我而言,这本书就像是叶先生与十位词人跨越时空的对话录,弱德之美,犹如掬水之月,流光溢彩。感谢叶先生写了这本《几多心影:叶嘉莹讲十家词》,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共享这份美好。

《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欢迎的经济学经典教材之一。与同类书相比,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更多地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不是经济学模型。书中包含了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研究和政策讨论。第8版更新了全书中的数据、习题及案例,并新增了“专家看法”等专栏。

第六事业部的张越时隔多年后重读本书,有了新的感悟: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上大学的时候,这本书算是我的经济学入门书,是当时的经济学教授建议的课外阅读书籍,我就去学校附近的新华书店购买了《经济学原理》(第6版)。时隔五六年,北大社开展悦读活动,《经济学原理》(第8版)就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想这可能就是我和它之间的缘分。

重新阅读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我有了新的理解与收获。经济学不能指导我们的决策,指导我们如何“正确”地消费、“正确”地生产,它的作用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实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呢?个人认为有以下三点:第一、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经济运行的规律,让我们能够从纷繁乱象中提炼出本质,能够从个性中提取出共性。第二、我们不能因为知其然就放弃知其所以然,不能因为已经知道每一步行动的结果就放弃对过程的探究和推演。第三、对经济体系的深入了解,能让我们意识到这种自然的系统是如何稳定地自发运行,而凭借主观意愿不恰当地干预又是多么的有害。

02

在阅读中,打开新视角

《中国园林:历史、艺术和建筑》

本书作者玛吉·凯瑟克在中国长大,从小浸淫于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挚爱中国园林。她尝试在纵深的历史和宽阔的对照中把握中国园林的精粹,既有追本溯源的梳理,也有典型个案的描述与分析。本书分析了园林与中国哲学、绘画、建筑、文学的互动关系,也是我们了解西方人如何欣赏中国园林的一种重要参照。

外语编辑室的李颖在书中读出了中国园林的悠然美学:

这本书是可以常读常新的,因为它中间有着层次丰富的细节。比如在讲到墙的设计时,作者提到中国园林的墙,不仅是分割不同空间的常见手段,而且,也提供了平静与和谐,为竹子或梅树的摇曳投影与剪影充当了一种背景。“镜面墙”在一天之中变化迥异:在晨雾里,它可能完全消失,只留其黑瓦在地面的上方漂浮着;白天,随着太阳的移动,墙上会投影出不同的图案;日落时分,心境或许会充满忧郁,这就是景观艺术动人情怀而又含蓄的风格特点。

对这些墙的最流行的阐释,就是他们之于园林,就像是一幅山水画卷上的留白——不只是一种背景而已,还能换起无限感。因而,圈定和区隔空间的墙也具有象征性的无限延伸空间的作用。在这样的墙上开出一圆洞,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就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效果,墙在阴影下消失了,而圆形则倾斜地投射到门前的地面上,像是月亮本身似的。墙在白天和夜晚,在内部和外部都会有不同的空间效果;正因为墙在中国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人们情不自禁地把它说成是某种令人着迷的主题。

《十万年后的地球》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我们中很少有人会问:“全球气候变暖之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本书融地质学、气候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学科前沿知识于一炉,深入探究人类的碳足迹与全球暖化的辩证关系,并基于科学的方法进行宏阔深远的大尺度思考,历览上亿年地球气候史,丝丝入扣地推论十万年后的地球生态。

外语编辑室的朱丽娜对本书采取的观察尺度印象深刻:

谈及未来,谈及地球变暖,大家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是融化的冰川、干裂的大地,但古生态学家看得远、思考得更远。碳排放、全球变暖影响的只是数千年后的人类,但从地球冰期变化的角度讲,地球运行时的摇晃导致大概每十万年就会出现一次大冰期,碳排放不仅暖化了我们这个时代,更阻截了下一次冰期。比起全球生态系统被铺天盖地的巨大冰层毁灭,全球变暖也许没有那么坏;两害取其轻,温室气体可能让一千年后的人类承受严重的污染,却能帮助五万年后的人类免受大地冰封之苦。

如此看来,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地球也是。本书的亮点正是书名的尺度:让人警惕的全球变暖,若置于亿万年的地质史、生命史,于一书中化为一瞬,其影响也许比我们设想的更宏大或更微小。作者的思考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但却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的方式:也许,碳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方便实惠的气候调节工具,如果我们可以采取温和的碳排放路线,更遥远的后代就可以用我们留下的碳资源,对抗五万年后的冰期——哪怕文明大倒退,只要未来的子孙还记得如何用火,我们就能生存下去。

《许子东细读张爱玲》

本书聚焦张爱玲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及其特殊的家世、经历,分析张爱玲与“五四”启蒙文学以及以张恨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在主题、风格、叙事视角与模式、题材、结构方式、语言特征、文学意象、文学观等方面的同与不同,在作家作品比较与文学史意义这样两条线上,定位张爱玲作品的价值。

外语编辑室的刘虹在阅读本书时,着重关注了张爱玲的文化背景:

张爱玲对都市文化有着独特理解,使得她特别擅长于“以实写虚”,比如她的经典比喻“白月光与饭黏子”“红玫瑰与蚊子血”。再比如,她往往会在几乎每一个作品中情节情绪最紧张的时候,加入一段意料不到的写景文字;小说的情节可能让人忘记,但是她对那“大如铜锣的昏黄月亮”的刻画却令人印象深刻。

张爱玲笔下“一袭华美的袍,布满了虱子”的令人震惊的意象,不仅仅出于她“出名要趁早”的惊世名言,也是她实在的实践(她人生暮年极其困顿,只能穿超市里2.99美元一件的衣服,她曾经可是一位在任何时候都特别注重服饰的人)。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曾说:“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里的人,总是先看到海的图画,后看到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界。”写到这里,我随作者许子东一同叹息:不知道幸抑或不幸,随着现代社会的越来越都市化,生活环境越来越物化,张爱玲的小说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

03

书籍与我:读书也在读现实

《病毒博物馆》

《病毒博物馆》通过340余幅高清电镜彩图和示意图,详细介绍了全球101种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病毒及其变异种,展现了病毒神奇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揭示了病毒惊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它们对地球生命、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巨大影响。

外语编辑室的李娜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翻开了这本书:

病毒并不是“死亡恐怖”的代名词,并非所有的病毒都是病原体,相反,大部分病毒和动植物细胞、细菌处于共生关系。

但为何大家提到病毒就“谈虎色变”呢?那是因为小部分致命病毒给人类带来了一次次近乎毁灭性的创伤。正因如此,人类开始了漫长的与病毒的抗争。进入20世纪,人类通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病毒防疫疫苗、对抗病毒的特效药,顽强地阻断了病毒的一次次侵袭。

然而,对于病毒,人类仍并非全然洞彻。在地球生命进化中,病毒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现在仍是一个谜。不过,病毒学家们利用现代科技,正在为我们逐层揭开病毒神秘的面纱。《病毒博物馆》一书正可谓是病毒学家对神奇多样的病毒世界的揭秘。

作为科普读物,全书字里行间,体现着作者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但娓娓道来的故事叙事风格又为严肃的科学讲解增添了一丝亲切和轻松。面对当下新冠病毒的侵蚀,捧起这本“轻科普”大众读物,随着书中精美图文一步步走进神秘病毒的隐秘世界,心中收获的更多的定当是一份慰藉吧。

《一花一世界》

本书以人类的艺术生活为切入点,讲生命存在的价值,也是在讲一种回到世界、归复本真的智慧。上篇主要是一些观念性的讨论,如“无量的世界”“懒写名山照”“大成若缺”等,下篇涉及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等一些具体的艺术家,理论和个案相结合,共同呈现了传统艺术哲学的这一重要面向,富有理论深度和穿透力。

第六事业部的伍大维从书中读出了自己的追求:

元代艺术家倪瓒题兰画诗写道:“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无人作妍暖,春风发微笑。”这首诗寓含一个道理:一朵小花,也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一个圆满的宇宙。

从人知识的角度看,小花是微不足道的,并不具有意义。但小花并不觉得自己生在闭塞的地方,也不觉得自己形象卑微,有所缺憾。小花“并不觉得”,其实是无法觉得;而人是有“法”觉得的。在人的“为世界立法”的眼光中,人们以知识征服世界,以秩序分割世界,将世界当作对象。但其实,人本来就是世界中的存在,不能总是在世界的对岸打量它。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以世界的眼光看世界,就是“任真”——依世界本来面目而呈现。这时一朵小花便有了意义,一种不是以人的观念决定了的意义。

小花没有分别心,而人有,正是因为这分别心,会让人在乎别人的眼光,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迷失了自我。好好读这本书,从中我能找到我所追求的东西,就是像一朵小花一样地存在,成为一个成熟而又任真的人。

《第三帝国的旅人》

本书作者查找到大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到访德国的旅行者未发表过的日记和信件,基于真实人物的第一手记叙,描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生在德国的事情。这些旅行者的故事让人感到不安、荒唐、动人,从家长里短到国族悲欢,为人们洞察第三帝国的复杂属性、内在悖论及其最终毁灭提供了新的角度。

总编室的谭术超读完本书后,对当代时局展开了思考:

胜利者与被占领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维奥莉特·马卡姆曾有一个疑问:“我们作为征服者与德国人生活在一起,而他们却对我们表现出文明礼遇……他们为何至少在表面上对打败他们的人没有多少怨恨呢?”读到此处,我意识到德意志这个民族确实不一般。普通百姓也许没有极其强烈的政治意识、战败国的屈辱感,甚至是弱者的自卑。德国百姓表现出的文明礼遇注定了战后德国的崛起。

德国的高层又是如何对待过去的错误呢?1970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维利·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面向纪念碑,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所犯下的罪行认罪、赎罪。

勃兰特这一跪,淡化了波兰人民因饱受纳粹蹂躏而积压在心底的愤怒。勃兰特跪下去了,但是德国人、德意志民族站起来了,欧洲接纳了德国,德国为自身的发展构建了广阔道路。日本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德国的做法,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能够正视历史、承认错误,放下历史的包袱或许能够走得更为久远。

04

无用之用:只是与书不期而遇

《公式之美》

人类发明数学公式,来描绘浩瀚宇宙和人生百态。世界的繁华秀丽,映衬出符号公式的简洁之美。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和杨振宁的规范场,摸索出宇宙终极游戏的规则;蝴蝶效应的洛伦兹方程组和三体问题,告诉我们数学的界限……量子学派倾心打造《公式之美》,包含23个人类最普遍、最深刻、最实用的公式,书写天才们探索自然和社会的辉煌历史。

第七事业部的杨爽终于“等来”了翻开这本书的契机:

作为一个文科生,《公式之美》在我的书架中躺了很久。学生时代高等数学带来的折磨还历历在目,故而我始终没有找到足够的动力去深入了解那些复杂公式。

直到最近翻看《三体》,科学与幻想交织的世界铸就了一个瑰丽且令人神往的梦境,也让人隐约萌生出一种对于科学与知识的崇拜。然后我在《公式之美》的目录中看到了“三体问题:挥之不去的乌云”——我知道,驱使我翻开这本书的契机终于到了。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选择图书时会不由自主地给自己画地成牢。比如自己是文科生,就要选择文学、历史或者社科;哪怕真的会对某一本数理图书产生兴趣,也要下意识问问别人:我是学文的,我看理科的图书有用吗?

但实际上,我们读书,为的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功用,而是为了让自己不再囿于自己的小小宇宙,让人生的轨迹变得绚烂又厚重。所以,如果以后我们真的遇到吸引自己的完全不同领域的图书,直接翻开它就好了,认真阅读后就会发现,一切的答案,其实早就已经藏在了文字里。

《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

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跨文化艺术史命名的专著。作者集十年之功,跨越东西,纵横数万里,穿越美术、工艺、思想与文学等不同领域,以丰富的案例和细腻的图像分析,集中探讨欧亚大陆两端中国与波斯、意大利诸国之间的艺术与文化交流,以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媒介竞争和跨媒介生成现象,具体演示了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教育出版中心的陈静通过阅读本书,对“在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有了新的认识:

从前我看《托勒密地图》,满脑子思考的都是科学史的故事,是地心说与日心说的较量,是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而本书作者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这个视角里,我还会思考,15世纪复原的《托勒密世界地图》和2世纪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之间的关系如何?中世纪的伊斯兰舆图绘制者对其有何研究和改进?

跨文化艺术史不是全球艺术史,跨文化主义不是比较主义。作者想表达的“跨文化艺术史”是跨越事物、自我和文化之三重边界的艺术史。这种理念与法国作家福楼拜所说的“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在书中分析林徽因对于中国建筑本质之认识这一话题时,也指出,她可能得益于某种同时代的“西洋建筑学和美学的眼光”。这里的“美学的眼光”,它从何而来?它如何更快更好地得来?这也许是当下教育中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或许作者也试图通过林徽因的故事,给出一个值得借鉴的办法:那些生命里的“无用之学”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而人类也总能在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