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高原向高峰迈进:“十四五”时期文艺创作的破局思维

2021-07-03

今日看点

重大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公众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也对各行各业形成不小的冲击。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文艺应及时充分地发挥作用,并在危机中发现自身发展缺陷及不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本文字数:5047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在以疫情为例的重大危机事件背景下,立足新发展阶段,分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进而开拓“十四五”时期文艺创作的发展路径,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注意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同时多次提出“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因此,“十四五”时期,文艺创作应在充分考虑重大危机事件发生时如何积极发力,用广泛的文化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

|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 ▲

一、“十四五”文艺创作发展机遇

回顾“十三五”,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艺创作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小说、戏剧、戏曲、绘画到电影、电视、歌曲,再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互动游戏、短视频等,都涌现出一批反应时代特征、展现时代风貌且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但“十三五”末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突然爆发,由于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危害强等特性迫使公众采取居家隔离的防疫措施,公共场所不得不停业、几乎全行业停工停产,对众多传统文艺行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其中对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危害更甚。

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文化领域欣欣向荣现象背后的缺陷,这也迫使文艺在生产、消费、传播等环节中要转换发展思路,探索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望“十四五”,需要加速推动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和艺术创作体系,不断催生出新业态和新产品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应对能力。《“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同时还提出要“统筹疫情防控与文化和旅游发展,建立文化和旅游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因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十四五”时期文艺创作要结合以往经验和发展实际拓展思路,提升文艺创作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时应对多种挑战和开拓发展机遇的能力。

总的来说,一方面要提升文艺创作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后的社会效益,起到凝聚民心、反应时代风貌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把握文艺创作发展方向,提升文艺创作的创新创意能力,在内容生产、创作方法、传播方式等方面不断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重大危机事件下,

文艺作品的多重意义

重大危机事件终将过去,文艺创作的脚步不会终止,在灾难面前,文艺工作大都发挥了凝聚民心,鼓舞精神,拓展思想,普及知识的作用。“十四五”时期,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背景下,更需要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多重作用,以时代的声音唱响人民心中共同的歌曲。

01.

艺术创作凝聚社会共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疫情发生后,文艺领域以疫情为背景迅速生产一批优质的作品,如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唯一一个没有提前彩排的节目——情境报告剧《爱是桥梁》,由央视6位著名主持人朗诵,展现了在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武汉人民坚强面对,医护人员忘我救治的感人场景。节目播出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极大地鼓舞了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士气。

| 图片来源于酷燃 ▲

艺术作品具有情感性的特征,正如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时正需要文艺作品来传达人民取得胜利的决心、对献身抗疫工作的工作者的尊敬与支持等众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

文艺的创作离不开生活的写实和艺术家的情感创造,文艺作品也要激发全民创作的激情,充分表达人民的真情实感。文艺作品不仅是当下的精神鼓舞更是未来长时间内人民内心的真实写照,文艺创作也就是要用艺术化的方式记录和传达着人民的精神力量。

| 图片来源于中国国际微电影节 ▲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这样的历史关键期需要创作出一批反应时代风貌、体现精神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以此凝聚人民思想,为战胜困难、迎接未来提供精神支柱。

02.

文艺作品建构集体记忆

记忆对于文明延续的重要意义的重视由来已久,柏拉图就认为“一切的知识都不过是回忆”。在事件中展现出来的优秀品格、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以及感人的故事需要长久的集体记忆,甚至形成集体无意识。

集体记忆与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对于寻找历史,唤起人与地点、事件的情感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集体无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文艺作品正是帮助集体记忆形成并长久留存的有效途径,其中暗含的品格和道理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集体无意识的形成。

以重大事件的发生为电影创作的新素材的影片有利于纾解民众的焦虑、恐慌等心理问题;也为构建良好集体记忆助力,在宣传和知识普及的基础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纾解民众的焦虑、恐慌等心理问题,在宣传和知识普及的基础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比如,在2003年“非典”发生后,我国就创作出《非典人生》《三十八度》《没有硝烟的战争》等一大批以“非典”为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从不同角度再现了疫情发生后人类为战胜病毒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真实的故事背景也获得观众的强烈共鸣,发挥防疫宣传、价值观传递的良好社会效益。

因而在“十四五”时期文艺创作中,需要关注在重大危机事件中展现出具有独特意义精神价值的体现,这种精神价值的发生有特定背景但展现出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不畏艰险的精神内涵。

总而言之,要创作一批更具理性、更为真实的文艺作品共同建构集体记忆,融入集体无意识中,丰富中国道路上的精神谱系。

03.

文化消费带动消费回补

18年前,2003年10月“非典”疫情刚刚过去的第一个黄金周,携程平台上的机票订单成交量同比增长200%。紧接着2004年,全国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当时11亿国内出游人数创造了4711亿元的总收入。

除旅游外,餐饮、住宿等其他服务业均得到“回补”。从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收入可以看出,消费者在经历重大事件后对于精神消费的巨大需求,也看出优秀的文艺作品通过与消费者形成共鸣对于提振经济、安慰心灵的重要性。

18年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文化消费造成打击,也对人们精神层面形成伤痛,在这关键的时刻,亟需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对人们心灵安放的同时对消费形成“回补”,发挥艺术生产的双重属性。

| 图片来源于言之有范编辑部 ▲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的,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因而,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刺激消费者进行广泛的文化消费,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后期使得被抑制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新冠疫情的发生虽然迫使消费行为受到抑制,但文艺创作并未停止,此类重大事件中发生的感人至深、值得被铭记的人物和事件反而给文艺创作提供全新的素材和真实的生活写照。

“十四五”时期,在拉动文化消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疫情给人们造成的在文化消费方面的影响,谨防“报复性”消费和“补偿性”消费给文艺创作带来的多种陷阱,把控文艺作品质量、提升文艺创作精神内涵。

三、“十四五”文艺创作的转型路径

在文艺创作彰显巨大作用的同时,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对生产和消费条件造成翻天覆地的改变。与此同时,给文艺创作带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全行业反思在“十四五”时期文艺创作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种种新变化和新趋势。

01.

线上线下共发展,实现文艺创作“两条腿走路”

面对突发的疫情,线下聚集性文化消费不得已暂停,比如在疫情刚开始出现在中国时,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全面关闭,计划在春节前后上映的电影也被迫撤档或下线,对电影产业造成严重打击。此后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的爆发,据《好莱坞报道》预测,疫情对全球电影业带来至少50亿美元(近35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反观这一时期,线上数字消费却有所上升,这一现象的出现为文化创作现代转型提供新思路。疫情给文化产业造成打击的同时,也给全球文化行业带来学会和学好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机会。

随着“十四五”时期5G在更广范围内商用,线上文艺必将拥有广阔发展空间,文艺创作需要跟紧时代脉搏和人民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创作出一批可以线上、适合线上并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优秀文艺作品。

第一,将文艺创作拓展到线上,而不是简单地将线下文艺创作照搬到线上,线上文艺创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需要依据互联网传播特点和话语体系的转变进行创作,打破以往线下较为局限和单向的交流方式。

第二,线上文艺创作要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需求变化迅速,这就要求文艺创作能够跟得上、表达得准,及时且准确的满足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

02.

“宅经济”下文艺消费的转型升级

“宅经济”近些年来备受关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对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造成冲击,却反而给“宅经济”带来更大发展前景,也引发对其发展的新思考。线上经济新业态成为疫情中消费市场活力的最大体现,居家式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模式,为在家期间消费欲望的满足提供可能。

《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全网用户每日使用总时长不断攀升,从原来的50亿小时,一路飙升至57.6亿、61.1亿小时。“宅经济”不仅开辟文艺消费的新市场,更降低文艺消费的门槛和成本,也拓展消费群体,培育新的消费需求与习惯。

| 图片来源于QuestMobile ▲

其实,数字文化消费早已成为日常消费,美国电影协会发布的2019年全球娱乐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娱乐市场收入已达到1010亿美元,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这其中包括全球票房收入的422亿美元和家庭、移动设备娱乐的588亿美元,家庭娱乐收入再创新高。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线上数字化消费和线下消费相比尽管有许多不足,但数字化消费习惯已经悄然养成。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在提升数字文化消费的同时,有助于更多人适应新的消费模式,也推动文艺消费的转型升级。

因而,“十四五”时期面对快速发展的“宅经济”应抓住发展机遇,首先要从政府层面入手,发布多项政策和行业规则,助力“宅经济”下多种新业态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其次要从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全力提升消费新形态的发展,为行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03.

传统艺术的全新表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渗透到生产生活中多个层面,文艺创作与传播媒介的融合就显得愈发重要和迫切。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抗疫文艺的生产和传播大多数都依赖于新媒介方式展开,通过互联网进行表达和实现广泛的传播。

与此同时,依托于文字书写的书法、散文、小说、诗歌,依托于工具材料创作的绘画、书法,依托于表演的戏剧、舞蹈等等艺术门类都通过互联网发生了颠覆性地再定义,取得了全新的发展成果。

在“十四五”时期文艺创作要继续积极借鉴互联网、VR、AR、3D\4D打印等科技手段,实现作品高质量、传播高速率、表达高水准,大力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扩大数字化文化服务的范围,保障更广范围年龄层次和地理范围上人们的文化需求。

除此之外,不断推动传统艺术的“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新技术在文艺生产、传播、消费等多环节的应用;同时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弘扬力度,用年轻化、数字化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进一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最后,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文艺创作、传播的方式和内容,与消费者在情感层面形成互动关系,不断地为文艺注入新鲜血液。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美编 | 卢立志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言之有范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