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现代社会,孤独被伪装成无人需要为此负责的普遍困境 | 一周新书推荐

2021-07-05

记者 | 赵蕴娴

编辑 | 黄月

1

《向伯利恒跋涉》

[美] 琼·狄迪恩 著 何雨珈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1-6

中国读者最先认识的,是《奇想之年》和《蓝夜》里失去丈夫和女儿的琼·狄迪恩。她痛苦、脆弱、敏感而温暖,聚焦于私人的丧恸,几乎让人忘记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美国社会那些冷峻犀利的观察和批判。

《向伯利恒跋涉》收录了《加州梦》《黄金梦里人》等20余篇狄迪恩的非虚构作品,这部书也是美国新新闻主义的标杆之作。“万物解体,中心再难维系”,数年来,叶芝的这句诗不断在狄迪恩耳中回响。六十年代的美国繁荣稳定,人人都有远大理想——至少在说辞上是这样,她却于疏离之中看见现实的千疮百孔:枪支与子弹造成伤亡、家园废弃、儿童流离失所、文物上喷满连四字单词都会拼错的涂鸦,旧的秩序已经瓦解,新的未来遥不可期,现实如漩涡一般,回旋又回旋。虽然这些文章讲述了宏观意义上的崩塌和解体,但其入口基本都是作者灼热的私人情感,或许在这一点上,年轻时书写政治、年老时书写丧恸死亡的狄迪恩达成一致。

《安乐死现场》

[日] 宫下洋一 著 木兰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6

如果活着过于痛苦,人是否有权结束自己的生命?选择死亡对身边之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近几十年来,医学将物理上的存续当作第一目的,向着生的知识该如何面对它试图逃离的死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对安乐死的态度?

日本记者宫下洋一在前几十年的人生中很少去想这些问题。除了因胰腺癌在67岁去世的外祖父,他的家人都很长寿,死亡在他脑海里是平静地走向生命结尾。长年在美国、西班牙等地生活工作,他接触到了截然不同的生死观,有一天,他在巴塞罗那养老院工作的女朋友说,如果自己得了癌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安乐死。这对宫下洋一的触动很大,他就此踏上了为期两年的安乐死采访之旅,前往瑞士、荷兰、比利时、日本等地聆听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声音,在交流、争吵、让步与理解的过程中,宫下洋一的生死观悄然改变。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英] 费伊·邦德·艾伯蒂 著 张畅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5

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称为孤独?孤独在多大程度上由精神引起,又在多大程度上关乎肉体?为什么现代人清楚自己孤独的原因,却还是无法改变现状?在英国作家费伊·邦德·艾伯蒂看来,孤独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发明,它与前现代所说的孤独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与思想框架内,但狡猾的转嫁将二者混为一谈,以致于孤独成了人类普遍而永恒的困境,无人需要为此负责,哪怕孤独实际是由一系列非正义的剥夺所造成的。

在这本关于孤独的传记中,艾伯蒂结合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梳理了现代社会中孤独的复杂涵义和不同形态。她既关照精神所引起的匮乏,也看顾身体性的情感和慰藉。将孤独这一话题从个体内心转移到更广阔的社会现实,我们将会发现,孤独是政治性的,它与工作状态、城市生活、婚恋、养老、医疗等议题息息相关。

《乡下人:沈从文与近代中国(1902-1947)》

孙德鹏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5

关于沈从文的生平故事,已经有不少专著面世。孙德鹏的这本书更多结合史学、法学的材料与方法,以“乡下人”破题,回顾沈从文的前半生以及他笔下的小人物。它既像传记,也像文学评论,作者对史料与沈从文小说中自然风光与民俗的关注,又让它带有一些民国年间湘西地域研究的味道。

尽管写的是湘西的乡下,作者行文却大开大阖,不拘泥于一时一地,鲁迅、契诃夫、托尔斯泰,乃至荷马史诗中的小人物皆被拿来作对比。另外,有读者指出,这本书关于湘西地域的论述与美国汉学家金介甫的《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萨德式女人 : 文化史的操练》

[英] 安吉拉·卡特 著 曹雷雨 姜丽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5

生于18世纪的萨德,一生中有29年在监狱和精神病院中度过,他的色情文化中充满大量性虐待情节,招致后来女性主义者的批评。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也参与到这场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审视,但同往常一样,她选择避开众声,在危险中穿行。她没有将变态的色情描写视为对女性的客体化,相反,她认为萨德以此将女性从生育中解放出来,并对社会压抑和病态的两性关系做出了极具杀伤力的讽刺和批判。

在卡特看来,色情文学被当作女性的敌人,“只因我们当代的色情观念并不包括变化的可能性”。当人们带着性别进入两性关系后,人个性的一面消失了,带入的是神话、浪漫传统以及解剖学的“涂鸦”,性关系的发生按照唯一的图示和想象进行,却误以为这是肉身坦诚相见时最赤裸原始的人类本能,而这种误解阻碍人们发现床笫之上阶级、宗教、种族的考量,唯有冲破它,人才有可能与性吸引、爱情相见。

《滔天洪水: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全球秩序的重建》

[英] 亚当·图兹 著 陈涛 史天宇 译

理想国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21-5

1915年圣诞节早上,英国军需大臣大卫·劳合·乔治对格拉斯哥的工人发表了讲话,他形容正在发生的战争是“滔天洪水”,会给人类社会和工业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将近4个月后,巴黎东部的凡尔登沦为人间地狱,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的生产总值超过了当时的头号帝国——英国,乔治的话似乎正在应验。一战结束后,美国银行和金融家向盟国贷款数十亿美元,倚凭强大的经济实力介入国际事务,旧的帝国崩溃,欧亚版图改写,美国逐渐成为全球的中心。

在这本书中,英国历史学家亚当·图兹从经济的角度切入,用翔实的数据分析回顾了一战后世界格局的改变。聚焦欧美国家的同时,他还关注到亚非国家在动荡中兴起的民族独立之战。美国所建立的金融秩序开创了新局面,却也将所有的国家变成“一条铁链上的囚犯”,牵一发而动全身,法西斯势力在华尔街的崩溃与大萧条中嗅到机遇。这是图兹试图在本书中回答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没能阻止二战的爆发?

另外,图兹的另一本著作《崩盘》也于近期引进出版,这本书讲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其对后来十几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影响。

《我心里有个小小人》

虫虫 著绘

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6

2014年的某一天,画家虫虫脚下的世界从陆地变成了海洋,她被毫无征兆地抛向天空又卷入深海,时常没来由地发冷心悸,以往再简单不过的事要耗费大力气才能完成,在朋友的建议下,她终于走向了精神分析治疗。

“不要问我精神分析是什么,它是弗洛伊德发明的,这就是我知道的全部。”和许多接受过精神分析治疗的人一样,虫虫也说不清自己每周在咨询时间做了什么特别的事,精神分析师的话又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但一个不属于现实世界的画面从脑海跃出,抓住她就像抓住一只画笔,很快就填满了一张纸。自此,虫虫有意识地完成了五十多本自己接受治疗的图文日记,每画一幅,就搬掉一块心里的大石头。

这是精神分析历史上少有的由来访者完成的案例记录。虫虫心里的小小人在天地间遨游嬉戏,又在时间的光谱上穿梭,捡拾童年的记忆、父女之间的隔阂与未曾言明的爱意……

《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

[日] 丸山一彦 主编 高倩 译

后浪 | 大象出版社 2021-6

因为课堂,许多人都能大致比划15厘米有多长——那就是一把标准学生用尺的长度;因为是人类,我们也知道1米多高的生物看起来怎样,那就是我们自己;五十千克、六十千克,也有个大致的概念。可是,除了米、秒、千克这类常用单位外,牛顿、安培、伏特、马力、瓦特、焦耳、赫兹到底在描绘什么?

这本《万物的尺度》用图像和照片将质量、温度、速度、声音强度等80种单位具体化了,比起复杂的背景知识和文字描述,图片上那些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事物更容易帮助我们理解所蕴藏的能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