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学有待成为独立学科

2021-07-09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闵庆文领衔的学术团队,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系列学术成果,将在《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刊登。闵庆文指出,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兼具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复合性遗产,有助于为欠发达乡村地区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随着学术团队和研究成果的趋向成熟,农业文化遗产学有望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

闵庆文教授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乡村振兴的另一方案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以系统性、活态性、动态性为主要特征,进行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承,需要来自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历史学、管理科学、文化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从而推动经济、生物、技术、文化、景观等要素组成的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欠发达乡村地区的振兴来说,是一个比较系统的方案。”闵庆文说。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并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闵庆文表示,中国具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如果利用好,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力量。“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在这一系统中,有青田田鱼这一传统物种,有‘鱼灯舞’‘鱼崇拜’等民间习俗,有稻田养鱼这一生态农业技术,还有田鱼干炒粉干这一特色饮食,以及由山地森林、梯田、水系、村庄构成的复合景观。”

另外,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桑基鱼塘集中度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并且仍然在发挥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的活态的农业文化遗产,于2018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还不成熟

虽然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标志,中国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的研究和实践,一批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南京农业大学李明教授等在2015年出版了《农业文化遗产学》,这可能是国内最早系统地讲述农业文化遗产学学科构建的书。”闵庆文说。

李明在《农业文化遗产学》中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的根本价值在于其通过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呈现出来的文化特质,作为学科,农业文化遗产学必须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呈现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

闵庆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学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了呈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还应囊括农业技术、景观、文化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等内容单元。“它是一个针对活态性、动态性和系统性传统农业生产系统的理论价值评估和保护实践探索的综合性学科,是多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而且对于农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农业生态的保育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但闵庆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目前还不成熟。一方面,学术团队和研究成果还在起步阶段,作为交叉性学科,它需要较多研究成果的积累;另一方面,农业文化遗产学的归类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它既不是历史学或文化遗产学,也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学科的学术定位,还需要学者们去判断、论证。

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统一的

闵庆文介绍,全国目前有118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北京有两项:平谷四座楼麻核桃生产系统和京西稻作文化系统。“北京非常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今年通过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就将“稻田景观”纳入了三山五园区域的整体保护之中。”

“在北京的‘十四五’规划中,休闲农业也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即使是对于北京这样的都市来说,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统一的,因为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成为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其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而成为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闵庆文说。

新京报见习记者 赵利新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