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五代时期著名山水画《匡庐图》,一望游千里

2021-07-09

太行山洪谷

著名景区太行山洪谷,奇峰万象、峡谷清幽、飞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赏景游览的胜地。公元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位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隐居于此,走遍山川峡谷,山的起伏、水的百态,使他感受到“山水之象,气势相生”,地域的广阔,使他用笔下的北方山水“开图千里”,震撼壮美。

荆浩(约850-911年),字浩然,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出生于士大夫家庭。据历史记载,他早年“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学识渊博。”

唐乾符元(874)年,荆浩离开家乡到开封发展,但不被看重,官运也不畅,只谋得一个小官。后来唐末动乱,荆浩避祸隐居于山西太行山洪谷,躬耕自给,参禅作画,自号“洪谷子”,很少与外界交往。他常年生活在山势雄伟、峡谷幽深的环境中,从不同视角观察山峰、峡谷、飞瀑、村舍和山路,并把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笔下的《匡庐图》,“大山大水、开图千里”,是中国五代后唐山水画的不朽之作。

山水画讲究可赏可游,《匡庐图》为全景式山水,气势磅礴。整幅画面由近及远,由下而上,从三个层次层层推进,把观者从“有人之境”带入“无人之境”。

《匡庐图》五代时期,荆浩,绢本水墨,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层为近景。画面下端,一泓涧水,一叶扁舟,船夫撑篙正欲靠岸,似乎将观赏者带入画境。由石坡而上,山麓画有屋宇院落,竹篱树木环绕,屋后有石径抱危崖逶迤而上。崖下烟水苍茫,有长堤板桥,一人骑马观景,悠然自得。

第二层为中景。两崖间瀑布喷泻而下,击石分涧,似闻其声。攀援而上,一桥横架于溪涧之巅,两边危壁,松柏参差,矗立入云。桥左方又一座林荫庭院,窗明几净,渐入佳境。

第三层是远景,分外醒目。主峰兀立,两侧烟岚飘渺,诸峰如屏,相互映照;又一飞瀑直下,落入虚空,使人联想起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这一层次是画中的最佳胜境。

恍然间,观者仿佛入画,一步一景,画中细节极耐人细细品味;一望千里,万水千山,视觉强烈震撼。

《匡庐图》局部近景

《匡庐图》局部远景

明代画家董其昌曾有中国山水南北宗派的理论学说。南方雨水充沛,山水清幽秀丽;北方雨水少,山石裸露多于树木,耸立而沧桑。古代动荡年代,当文人仕途不顺、内心孤独,就会把山水的品格看作他们的理想追求,荆浩也是他们中的一位。他的山水画技法得益于张璪、王维,属于典型的文人画,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开启了他之后大山大水的全景式山水布局。

荆浩的老师张璪,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原本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但却不幸被贬,心灰意冷,只好寄情于山水树石。他的山水被誉为“满是生气,满是诗意”;绘画上以水墨山水为主,尤精松石,荆浩在他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中评价:张藻员外树石,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旷古绝今,未之有也。

荆浩最推崇的画家王维是水墨山水画的开山始祖,人生大起大落,晚年生无所求,隐居山水。他的山水,诗与画结合,追求空灵、宁静、悠远,流传至今的作品有《王维雪溪图》《江山雪霁图》等。

唐 王维《江山雪霁图》局部

荆浩的水墨山水饱含诗意、诉说心境。在隐居太行山期间,当时山上的青莲寺住持大愚和尚,曾求画于荆浩,还寄诗一首:“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荆浩按大愚的诗意要求,很快就画出一幅《松石图》:以屹立于悬崖上的双松为主体,近处是水墨渲染的云烟,远处则群峰起伏。画完后赠与大愚,并答诗一首:“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苦空为佛家语,认为世间一切皆苦皆空,这也是荆浩对人生苦难的感叹。

在《匡庐图》中,荆浩采用的勾皴笔法展现北方山水雄峻嶙峋挺峭,是他对山水画技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非常值得仔细品味。他的这种全景式山水画,奠定了之后的由关仝、李成、范宽等人加以完成的全景山水画的格局,对北宋前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北宋沈括《图画歌》写有,画中最妙言山水,摩诘峰峦两面起。李成笔夺造化工,荆浩开图论千里。范宽石澜烟林深,枯木关同极难比……

荆浩的山水画流传甚少,仅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几幅画作和其所著的《笔法记》,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经典论著。历代评论家对他都极为推崇,尤其是元代汤垕在《画鉴》称其为“唐末之冠”。

荆浩《雪景山水图》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