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向荣:《伟大征程》为什么叫大型情景史诗,而不再叫音乐舞蹈史诗?
距离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6月28日在鸟巢演出和7月1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已经过去了多天,但这台文艺演出的恢弘气势和壮观的场面依然如在眼前。7月8日晚上,《伟大征程》文艺演出的执行总导演肖向荣,在一场名为“建党百年庆祝大会广场活动与文艺演出双导演对谈”的线上活动中,跟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们一起,分享了这台演出背后的故事。他表示,随着科技和审美的进步,现在大型庆祝活动的演出形式也在不断迭代创新,“《伟大征程》再也不叫音乐舞蹈史诗,我觉得它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就是仅仅靠音乐和舞蹈,已经满足不了这个新媒体或者大的视觉时代的需要了。”
肖向荣认为,大型的音乐舞蹈史诗、影视语言、戏剧语言、行为艺术,融为一个多媒体和全景式的观赏方式,成为《伟大征程》这一晚会史诗里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踏着时代的脉搏起舞”,这是今天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们一个很重要的维度,搜索能力、颠覆能力、创新能力,在文艺领域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创新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一定要回到个人视角。”
“《伟大征程》用一种人民的视角,重新去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演出并没有站在国家叙事角度上重新去塑造一个百年大党的庄严,而是从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或者是个体的角度来展开,”肖向荣解释,演出一开场用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们暖场的时候就在强调个体对党的真情实感的表白。”
《伟大征程》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整体艺术观念,演出体现了仪式感、参与感和现代感,“它的演出屏幕长180米,高30米,是全世界最大的。还有两块侧屏。”在这么大一个视域里面,只靠舞蹈本身,音乐本身是不够的,它是一个大的开放式的视觉系统,是艺术和技术的融合。“我们能看到演员,看到装置,看到影像以及圆台等,整个世界都是以图像的方式在展开。在这样一种视觉的冲击下,来多角度、全景式、多维度、互为中心地重新讲述党的故事,显得尤为重要。”
肖向荣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和传媒学院的院长,他也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广场活动的总导演。曾经担任过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执行总导演、杭州G20峰会开幕式核心主创。
肖向荣勉励在线的学子们,从事文艺实践,与时俱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民族和风俗、文化和社会、国家和世界、商业与艺术、小众与大众,都在不断的运动、不断的演进中,“不能以刻舟求剑的方式套用所有的时代的创作,要强调主体性、多样性、共融性、独特性,然后才能形成了创新思维,做出真正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金跃
编辑 王润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