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严晓星谈古琴大家与名门闺秀

2021-07-11

南都讯 记者黄茜 7月10日晚,南都读书俱乐部联合中华书局,邀请研究古琴文化的著名学者严晓星为俱乐部成员带来“弹到梅花月满琴:査阜西与张充和交游往事”线上专题讲座。

査阜西与张充和,一个是名列江南琴坛“浦东三杰”之一的琴苑泰斗,一曲《潇湘水云》弹得出神入化;一个是“合肥四姊妹”中的小妹妹,对书法与昆曲最有心得。二人在抗战初期的昆明相识,互授古琴与昆曲,又常以诗词作酬答,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抗战时期的昆明,査阜西为何与张充和格外投契?两人的书信、日记里透露了哪些交往的秘辛?査阜西送给张充和的结婚礼物宋琴“寒泉”价值几何?张充和先后为査阜西赋得三首《八声甘州》,分别代表作者怎样的心情?围绕《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査阜西与张充和》一书,严晓星将査阜西、张充和两位文人的交游往事娓娓道来。

抗战之初,中国文化界的精英云集昆明,时在航空公司任职的古琴大家查阜西(1895—1976),与比自己小十八岁的才女张充和(1913—2015)相识,从此以“四哥”“四姐”相称,互授古琴与昆曲,“乐人词家,朝夕晤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与音乐家郑颖孙、彭祉卿、杨荫浏、曹安和,作家老舍,学者罗庸、罗常培、唐兰、丁燮林、浦江清等人或徜徉山水,或演剧雅集,或谈文论艺。他们承继文化命脉,彰显文化自信,虽在乱离之中,风雅未尝稍减。汪曾祺的散文名篇《晚翠园曲会》,也只是记下了这场人文盛事的一角。

抗战胜利后的苏州,“干戈未损好春光”,“很可爱,又昆乱不挡,什么都会……我家上上下下都喜欢”(张充和语)的查阜西与张充和一家往来密切。张充和甚至在无意之中,发现了查阜西正暗中为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这样性命攸关的大秘密,查阜西也不过随口叮嘱一下,可见相知之深。不久张充和结婚赴美,查阜西以他留在美国的宋琴“寒泉”相赠,被张充和视为最珍贵的结婚礼物。二十多年后,海外误传查阜西死讯,张充和作《八声甘州》词以为悼念。未几,知尚在人世,又作一首,托家人带给查阜西。数月后,查阜西病故,张充和作第三首《八声甘州》,再悼故友。这一琴三词,是两位大家毕生高谊的见证。本书书名“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就出自第二首《八声甘州》。

严晓星著《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査阜西与张充和》,这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书,通过大量诗文、日记及口述、未刊手稿等资料,细致入微地讲述了现代琴学大家查阜西与“合肥四姊妹”之一张充和的交往,生动地展现了二人之间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真挚情谊。同时,作者将二人之间的交往放置于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描绘了一群现代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的昆明承继文化命脉、彰显文化自信的动人图景。

该书随文配有数量众多的重要照片、手稿、书画,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首次披露。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附册以经折装的形式,完美复刻了一九四〇年春张充和抄写赠给查阜西的昆曲谱《长生殿·弹词》手卷。这一张充和早期书法作品是第一次面世,长约十米,精美绝伦,非常珍贵难得。

严晓星长期致力于古琴历史与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学术积累丰厚,著有《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等;又曾参与整理即将出版的查阜西文集,并从事编纂查阜西年谱,更兼多位师友助力,接触核心材料得天独厚。在撰写本书过程中,他直接或间接采访了张充和、查阜西之子查克承、郑颖孙之女郑慧等多位当事人,既做到无一字无出处,又细节丰富,真实可信。

严晓星对近代古琴文化的掌故非常熟悉,他的讲述引起南都读书俱乐部成员的浓厚兴趣。分享结束后,许多成员都表示收获良多。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