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归零!锡剧《大风歌》重新出发再攀艺术高峰

2021-07-13

“戏比天大,希望各位主创能抓住这一次机会再改、再演、再出发,以归零的心态、必胜的信念勇攀艺术高峰。”伴随着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季国平的一番鼓励与期许,7月12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滚动资助项目锡剧《大风歌》“一改”专家修改会在南京成功举行。来自国家艺术基金、江苏艺术基金的相关领导及文艺界10余位专家齐集南京,把脉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原创历史锡剧《大风歌》。

大风歌》歌尽一代君王刘邦的“后半生”

“大风起兮云飞扬,群雄逐鹿,裂土分疆……”大型原创历史锡剧《大风歌》由濮阳市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贾璐执笔,中国评剧院著名导演韩剑英执导,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领衔主演,汤达、张金华等锡剧名家主演。

刘邦、萧何等历史人物书写而成的大汉英雄录是家喻户晓的IP故事,锡剧《大风歌》便是围绕刘邦与萧何这对历史上有名的明君贤相之间的矛盾展开,以大写意、散点透视的结构,揭示人物心理层面的精神空间,展开刘邦与萧何两个智者的对话和心灵碰撞。

全剧节奏紧凑,矛盾冲突鲜明,笑点泪点穿插其中,张合之间情绪层层推进,故事集中在刘邦取得霸业后开国守成的“后半生”,与名臣萧何之间经历了患难和猜测,最终达成君臣和解的曲折历程,全剧高潮处君臣分食东陵瓜,继而敬酒群舞,奏响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大汉雄歌。

大胆尝试锡剧中的大陆调、迷魂调等

记者了解到,《大风歌》于2018年7月完成了首演,此后陆续在在江苏省内及上海等多个城市巡演了五十余场,还参加了紫金文化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等展演活动,2019年还入选“江苏戏曲名作工程”在江苏的八所高校开展了巡演活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此外,《大风歌》还荣获了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优秀剧目奖”、江苏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8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多个荣誉。

《大风歌》是锡剧在古装题材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以往锡剧舞台上多见小桥流水、才子佳人,而大风歌展现的却是一段波澜壮阔、大开大合的史诗故事。也正因此,全剧在保持传统唱腔锡剧味道的同时,也进行了一番传承式创新:“锡剧王子”周东亮以往成功塑造了多个英俊小生的舞台形象,此次挑战自我改工老生,除了唱腔上的改变,还要着重表演的层次感,既要呈现一代君王的雄才大略,也要表现出开国后的帝王刘邦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悲哀。

此外,全剧主要人物以帝王将相为主,所以演员们在表演风格摒弃了一贯的细腻抒情,并大胆尝试了锡剧中的大陆调、高拨子调、从京剧引进的摇板,还有迷魂调等,给传统锡剧戏迷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赏体验。

从《珍珠塔》到《大风歌》,实现“三大突破”

“观众又多了一台好戏看!”在“一改”专家修改会上,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了锡剧《大风歌》的创作诚意和艺术成就,无论是题材选取、剧本创作,还是演员表演和舞美设计,《大风歌》都堪称一部戏曲舞台上的精品之作。

其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编审姜志涛用“三个突破”来形容该剧,“对剧种极限的突破、对剧种题材的突破,还有演员表演风格的突破,这台戏确确实实给锡剧带来了这样三个变化”。

会上多位专家指出,周东亮通过该剧实现了其舞台生涯的一次华丽转身,从英俊潇洒的小生形象,成功转变为遍身沧桑的老皇上。而从《珍珠塔》到《大风歌》,周东亮戏路转变的背后,是锡剧剧种在题材上的拓宽和延展,从原来锡剧的清新婉转到该剧的厚重大气,成功做到了让观众感受不到“和剧种有任何冲突”。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在会上特别强调了该剧以舞台艺术生动再现历史故事的积极意义,“以史为鉴是中华戏曲的一个优秀传统,我们总是从历史题材当中发掘出通向当代的至今对人们能够提升精神启示和思想营养的东西。”

此外,在该剧从大方向的取材到故事的具体切入,专家们也表示非常巧妙而有吸引力,“古装剧不仅有宫斗诡计和尔虞我诈,也有《大风歌》这样的角度:用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表示了君臣相携的重要主题。萧何和刘邦之间也有猜忌、也有矛盾,但是最后两个人都认识到了君臣相携的重要性,这样的主题升华相当有意义”。

而从剧本创作到导演呈现,再具体到演员表演,专家们肯定舞台上的《大风歌》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做到了“大气,通俗,动情而不煽情”。

“从唱到演再到舞台审美,还可以更好”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季国平现场鼓励专家们在肯定《大风歌》的艺术成绩的同时也可以畅所欲言,提出更多修改意见,助力该剧通过进一步打磨更上一层楼。

与会专家们在认真观赏了演出并研读了剧本之后,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意见,比如剧本方面,“如果将刘邦为什么害怕,又对萧何为什么能够忍,这种复杂的心态,从他有所猜忌转变成必须联手,这个过程如果再复杂点儿,我觉得这个戏还会更好看、更深刻”。

比如角色分工,“从行当、角色协调上,如果再增加一些旦角儿的戏份,会让舞台色彩更丰富”。 再比如细节呈现,“有个小的技术问题:第一场戏里没有字幕,感觉对观众欣赏上会有一定影响”。还有服装造型,“刘邦的老年妆是不是可以换个风格,虽说晚年刘邦头发花白,但还应该是美的,这个妆容在传统舞台妆上进行了偏现代化的改良,呈现出来会有些违和”……

现场甚至还出现了专家们对于戏中的主题曲《大风歌》表达出截然不同的观赏感受:有专家认为因为题材的关系这首歌偏“西北风”,偏离了传统锡剧的音乐风格,同时也有专家觉得这首歌的创新恰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惊艳,现场大家与作曲老师一同沟通交流,均表示“获益匪浅”。

“《大风歌》创排的初心就是想尝试锡剧舞台上前所未有的风格创新,让观众在戏曲舞台上看到一个全新视角的关于刘邦、萧何等文化名人的故事”,刘邦的扮演者、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锡剧团团长、《大风歌》项目总监制周东亮现场表示,数十场巡演的成功并没有让主创团队停下精益求精的脚步,“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打磨和提升,将《大风歌》打造成可以一演再演、观众百看不厌、值得推广传承、留得下、传得开、唱得响的精品力作”。

周东亮表示,各位会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相当宝贵,大家已经准备好了“归零的心态”,接下来剧组将针对这些修改建议进行讨论和再度艺术加工,提升《大风歌》的艺术水准,希望更精彩的2.0版《大风歌》可以尽快跟观众见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