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粤博物语:世上没有时光穿梭机,但幸有博物馆

2021-07-18

在珠江新城这朵高岭之花近旁,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平易近人许多。不同于在阳光下泛鱼鳞般青光的大厦群,环绕博物馆的枝叶葳蕤,紫荆,凤凰木,大叶榕,夹竹桃,近乎奢侈。博物馆的动物爱好者几年间已用镜头捕捉到十余种鸟类,常见的听说是白喉红臀鹎,最近又拍到了白喉黄臀鹎。流浪猫队伍时有扩大,人们在博物馆西门排队入馆时,偶尔会瞥到大草坪上它们的惊鸿一现。

位于广州城市中轴线上的广东省博物馆,像一方雕通的宝盒,环绕着花木扶疏。(视觉中国/图)

“已预约的观众,请出示健康码”“请佩戴口罩,保持一米间隔”,疫情之后,这样的广播及人工提示在博物馆入口处循环响起。等待检票的观众行列近来有所缩水。博物馆客流上限在疫情影响下,经历了从30%逐步全面恢复又再下调的波动。2020年之前,粤博全年参观人次已突破200万,而现在更重要的,是在疫情防控与公众参观间做平衡。疫情之后,公共文化场馆的全员预约制步步推进,公众习惯要改变不在朝夕,这对彼此都是考验。

但总会有人来博物馆。

节假日里,仍有不到9点便在排队等候的观众,借着树荫,抵消一点广州夏天的灼热。拖行李箱的人风尘仆仆,结伴的老人摩拳擦掌,许多家庭的亲子时间即将开启。暑假来临,少年儿童们如潮水上涨般漫入每个空间,强烈到让人无法忽视。无论何时,电梯或走道上都飘荡着小朋友最关切的发问:“恐龙在哪里呀?”

古生物馆里的恐龙化石(夏烨/图)

如果不说,很难想到粤博到访人数最多的会是自然资源展。这个展占据粤博三个楼层的空间,专为容纳体型庞大的恐龙、鲸鱼、海百合等化石和标本设计。比起文字阐述的诸如河源、南雄等地恐龙骨骼、恐龙蛋和恐龙足迹三位一体罕见的发现,人们在参观后会生出更有体量感的认知:

广东省资源丰富,海洋馆、古生物馆是我继辽博、内蒙古博之后的第三个非常了不起的关于地球自然界的历史演进展览。展品丰富,资料详细,收获很大。From河北博物院志愿者

非常感谢博物馆给了我们很多的惊喜让我们重新了解大自然

以上来自累积的观众留言。我们至少可以借此猜测,从四楼的地质矿产、植被草药,穿过大陆野生丛林,一路到海洋、古生物,人们在重新审视生存的环境,认识与我们共存的其他物种,本地人完善对家乡的认识,外来者修正对异乡的看法。

人们面对博物馆频发惊叹,是少有的敢于袒露平时羞于承认的无知的时刻——得益于个体面对浩瀚知识宇宙尚存的谦卑。对本地观众来说,还多了层体验,便是深入博物馆暗藏的线索里,寻找熟悉的细节。

“作为潮汕人的我,看到祠堂有家的感觉。”这么说的观众,毋庸置疑是在观看潮州“漆木金华”展之后。这是粤博常设的三大艺术展馆之一,里面复原了一座潮州祠堂“永庆堂”,正中“大神龛”精巧的人物造型、故事场景和金光夺目的木雕装饰,蕴藏的是潮汕人家对先祖的崇敬和恭谨,易唤起拥有近似文化记忆的人的共鸣。

“漆木金华”展里的永庆堂大神龛局部(广东省博物馆供图/图)

回溯广州最早于1929年成立广州市市立博物院时,出于“广州为我岭南文化中枢”并且是“革命策源地”考虑,政府认为理应有自己的博物院,并定下展览原则“当以市区为主,然不能过于狭隘”。博物馆有举办多元文明展览的必要,启发公众“开眼看世界”,也应尽展示本土文化之责任。尤其是当这些展示如酵母般投入本地观众心中,发酵出个人回忆时,这些回忆汇流成一座城市及地域共有的集体情感,我们可以称之为城市生命的延续、传承。

“爸爸,这道菜我们怎么没有吃过?”一位年轻女士站在投影屏幕前问道孩子他爸。被讨论的“原盅陈皮鸭”这道菜,出自民国广州华南酒家,在茶点期刊上归类为“名贵小菜”。这是一个关于广东二十世纪初洋货风潮及广东人衣食住行的临时展览,策展人从馆藏中找出了民国时期广州多间酒家的菜单,陶陶居、大同大酒家、陆羽居酒家、华南酒家、中华茶室。茶楼点心分甜点、咸点,酥皮蛋挞、西施鸡蛋糕、山楂奶皮卷、榄仁豆沙包,鲜虾汤饺、蟹肉鲜虾饺、明炉叉包,定价在半毫到一毫间。对比之下,一碗明虾条面则要花掉三毫钱。

投屏演示了民国广州华南酒家这道“原盅陈皮鸭”的做法。(夏烨/图)

广州与美食对标,是外人贴的标签,也是自我认同,所以才能坦然对疫情流调中饮食场所远超文化场所的存在感,做一番自我调侃。广州人对饮食的热爱矢志不渝,以至广州的妈妈们在骂自家小孩儿时,会拿叉烧作比,“生一旧叉烧都好过生你”。又似乎所有烦恼都可以通过吃来化解,“饿唔饿?煮碗面俾你食”,吃完之后,生活照旧。正如有观众写:

每件事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不是好事,说明还没到最后。

在高楼林立的CBD,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空间软化着钢筋水泥浇筑的冰冷姿态,为城市注入温度,让熟悉的、陌生的人都乐意靠近它。有位苏州观众曾在参观粤博后留言:“非常美好的体验,很多细节可以看出这座城市的骄傲之处。”这是对博物馆之于一座城市的意义的美丽注解。

广东省博物馆旁边的小道,在亚热带的夏日尤显阴翳。(夏烨/图)

博物馆向每个走进它的人无保留地剖开自己,露出千百年生长过程铸造的一圈圈斑驳年轮,透过这些历史的截面,人们无限近地感知到城市、区域、国家、文明跳动的脉搏。它一方面是恒久的,收藏着人类文明可以探知的极限,将逝者如斯不可再追的昨日以某种形式排列组合,重塑一个可堪缅怀的场域。另一方面,博物馆生生不息,不仅是每年更换主题的新展览,更在于流动中的观众。粤博不乏一年来三次以上的博物馆爱好者,有偶然才第一次来的人,有外地专程来此的游客,不同观众,不同需求、体验,即便同一观众也每次不同的感受。这种不确定性生机勃勃,又像难以预判的风向,令博物馆随时上紧发条全力以赴。

想捕捉这些风向倒也不是无迹可寻,触手之一便是观众给博物馆的留言。朱迪 兰德在《观众的权利法案》中列出观众需求清单,其一是“沟通:‘帮助我了解,同时也允许我发言。’”目睹洋洋洒洒的留言,原来观众的表达欲是如此充沛,品评、抒情、表扬、质疑,郑重其事的、真情流露的、莫名其妙的,在留言里将不拘一格的宗旨发挥得淋漓尽致:

向前以为石砚装墨水的地方会很大,也可以装很多,直至今日发觉可以很平坦,或许墨水不用多,大抵是装在心中的墨是够多吧。

虽然都说清代审美下降,但有时清代的设计更好get.

非常有意思,掐丝珐琅彩值得一试,我想尝试做,赠于友人二三。

希望一直一直朝着光亮那方前行

回头看,向前走

有的留言本身和展品一样诗性可爱:

虽然是冲穆夏来的

但迷上了毕勒克!他太好了

是有诗性的、象征的、浓缩的

与此相比,穆夏的东西

就没那么像诗

但也可爱!

2017年末至2018年初粤博“穆夏与新艺术运动”展的一份观众留言(夏烨/图)

还有时候,不知博物馆究竟有什么触动了观众,让他留下南宋词人刘过的一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读来满纸阑珊,但其实可能什么也没有,不过彼时彼刻一次无关的抒情。

在博物馆大堂外公共空间避雨的人群(夏烨/图)

公众走进博物馆,动机有别,但无高下之分;当所有人走出博物馆的时候,并不介意他们是增长了多少见识、完成了几项学习任务,哪怕纯粹是一次情感上的愉悦、精神上的放松,甚至无所事事。

博物馆海纳百川,是自来的题中之义,公众偶然回应给博物馆的信任表明,这足够值得: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但是我们有博物馆啊

观众的肺腑之言同样打动人,与博物馆形成良好的互动。(夏烨/图)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限制想象力的,不是贫穷——除了知识,没有什么可以限制我们的想象力。获取知识与想象力的途径千万,博物馆有幸忝列其中。这里承载过去、现在,远眺未来,如一艘记忆方舟,漫游在浩渺时空,带有缘短暂同船之人求索片刻。

所以,尽管世上没有时光穿梭机,但是有博物馆啊。

夏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