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法国间谍用一瓶葡萄酒,向康熙骗取一重要工艺,致我国损失上千亿

2021-07-19

在晚清以前,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科技,我国都始终处于世界前沿,很多发明对整个世界都影响十分深远,比如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尤其是毕昇改良的印刷术,在几百年后传到西方之时,就直接推动了西方的文艺复兴,让西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而除了这些发明之外,我国还有很多东西对世界的影响都尤其深远,而“瓷器”就是其一。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瓷器都被西方当成一种名贵的工艺品,只有很多贵族富商才能收藏把玩,借着瓷器的名声,中华文化也慢慢被西方了解,甚至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China”一词的另一个意思,就是“瓷器”。

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了陶器的烧制工艺。而在陶器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改进了原料和烧制工艺,在3500年前的商代时,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瓷器也快速发展,到了隋唐时期时,瓷器的烧制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借着大唐万国来朝的盛名,瓷器开始沿着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流向西方,并且在后世变得越发鼎盛,瓷器开始成为西方眼中名贵的奢侈品,成为贵族和富商身份的象征,一些工艺极佳的名贵瓷器,甚至可以在那时候卖到百万乃至千万天价,可见西方对瓷器的钟爱已经到了某种疯狂的地步。

随着宋明期间世界航海技术的快速提升,我国大量瓷器出口到了西方,致使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白银都流入了我国,这么巨大的利润让西方馋红了眼,但是因为我国工艺秘技都有着很强的保密性,因此西方始终得不到瓷器的烧制之法,只能尽力仿造我国的瓷器。

譬如法国在17世纪的时候就开始不断尝试复制瓷器,路易十四更是直接下下令全力仿造我国瓷器,为的自然是通过生产瓷器谋取暴利。但是因为缺乏瓷器烧制技术的具体配方和工艺,虽然在1650年时, 一个名叫讷韦尔的匠人就复制出了一种跟“青花瓷”很像的瓷器。

虽然面貌很像,但实际上跟真正的青花瓷却没得比。首先它的原料就跟真正的青花瓷不同,其次其烧结温度也比较低,仅仅在800~1000摄氏度左右,而瓷器的烧结温度却要达到1200~1300度左右,因此只能算作一种软瓷,稍微懂点行的都知道,这“青花瓷”跟真正的青花瓷之间是存在着巨大的工艺鸿沟的,因此其售价即使比较低,也根本没有人愿意怎么买。

因此,在1712年的时候,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就受命踏入了清朝大地,向康熙帝进贡了一瓶极其上品的葡萄酒。我国酒文化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对酒也是颇为喜爱,加上当时正是十分重视西方的康熙帝执政,当他收到这样的名酒之后,一时之间龙颜大悦,就问殷弘绪想要什么赏赐。

殷弘绪没有特别要什么,只是说想要在景德镇学学制瓷的工艺。在我国虽然制瓷工艺也是一种秘传,但没有到那种必须完全保密的地步,加上除了葡萄酒之外,殷弘绪还带来了钟表等等得到了康熙帝的欢心,康熙帝也就这样答应了。

于是,殷弘绪就在景德镇住了10年,以传教士的名义不停出入景德窑中,度过了10年商业间谍的生活之后,他终于弄明白了景德镇制瓷的神妙之处,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烧结温度,而另一个,就是原料中最为重要的高岭土。

1722年,殷弘绪写出了一份3万多字的制瓷报告,并将其带回了欧洲,由此整个欧洲都掀起了一股寻找高岭土的热潮。并且在1765年的时候,高岭土终于被法国找到,在1771年的时候就探究出了真正的制瓷工艺,从此之后,欧洲就开始可以制作真正的瓷器了。

而这一切,都因为当年那一瓶葡萄酒,康熙帝可能得到了千两黄金的贡品,却在后来直接导致我国蒙受了千亿以上的损失。当1793年时,乾隆帝得到了马戛尔尼使团进贡的世界最高工艺的韦奇伍德骨瓷时,乾隆帝当时究竟是何想法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