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都兰吐蕃墓群的发掘研究概述

2021-07-31

都兰吐蕃墓群的发现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是我省的考古老前辈们在英德尔羊场旧场部和香加的科肖图发现的,于1957年12月13 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将两处吐蕃墓群时代定为唐代(吐 蕃),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以来,青海省考古队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并向许新国同志颁发考古发掘领队资格证书后, 先后有20多位考古专家和工作人员参加,陆续对都兰以热水吐蕃墓群为主的80余座吐蕃墓进行了考 古发掘[其中包括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大墓]。1983年和1996年将“都兰吐蕃墓群”由国家 文物局学术委员会分别评定为“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这之前, 青海省人民政府于1986年5月27日将“热水墓群”时代定为唐代(吐蕃)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将“热水墓群”,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其附件简介中称:“热水墓群共有封土300余座”,“该墓地属盛唐时期的吐蕃遗存,也是青海境内面积最大、保存封土最多的一处吐蕃墓地。”

都兰吐蕃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丝织品、金银器、铜器、铁器、木器、漆器、陶器、皮革制品、古 藏文木简牍、石刻碑铭、绿松石饰品等珍贵文物。出土丝织品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图案之美,技艺 之精,时间跨度之大,均令人震惊。种类有锦、绫、罗、绰丝、绢、纱、耕等,其中织金锦、唐代绰 丝、嵌金组织显花绫、素绫等均属国内首次发现。这批丝绸文物中,共有残片三百五十余种,不重复图案的品种达一百三十余种,其中一百一十二种为中原汉地织造,占总数的86%,十八种为西方中亚、西亚所织造,占品种总数的14%。西方织锦中有独特浓厚异域风格的中亚粟特锦数量较多, 一件织有中古波斯人使用的钵罗婆文字锦,属国内外罕见的稀世珍宝。这些织锦的年代约在7世纪中叶到9世纪,均在萨珊王朝灭亡之后,应该排除波斯锦产自本土的可能性,但其边饰又出现的波斯文 字是毋庸置疑的波斯锦。这是由于大食攻灭波斯萨珊王朝后,其部族余部大批东迁,散居中亚和中国之间,这部分波斯人和中亚粟特人,还在中国西部建立的几座城市,例如著名的萨毗城就是其中一座,都兰出土的西方织锦除了一部分在中亚地区织造外,在吐蕃统治区织造的可能性极大,这部 分人受吐蕃统治,他们织造的粟特锦或波斯锦受到吐蕃贵族乃至平民的喜爱,已成为吐蕃生活中必 不可少的衣饰用品。目前,丝绸之路上中古西方织锦以都兰出土者为大宗。

都兰吐蕃墓出土的金银器大多为牌饰、带饰、金银饰片等。金银饰片大多带有小孔,有的出土其表达天国观念的特有方式,进行了详尽考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吐蕃墓葬中的壁画,目前仅在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希里沟镇泉沟发现,是首次发现的吐蕃王朝 时期的壁画墓,壁画内容有人物出行图,有执旗人物、牵马人物、舞蹈人物等,奏乐人物有手持琵 琶与捧笙者。墓葬后室西壁绘有一木结构建筑、帐篷、人物等,后室北壁绘有帐篷、人物、黄羊、山 羊、耗牛及羊群等动物,似为放牧图。残留木棺前档上绘有一怪兽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人物均 “赭面”,再现了吐蕃时期这种习俗的具体形象,“赭面”就是面部涂赭红色的妆式,这是当时吐蕃普 遍流行的习俗,吐蕃的赭面作为一种习俗在河陇地区的出现,无论是一种主动的模仿,或是被动地 接受,对非吐蕃文化而言都是一种异文化的移植,“赭面”作为吐蕃文化的一个标志,这种习俗的影 响之远,传播到河陇地区乃至数千里之外的唐长安城。泉沟壁画以其丰富的形象遗存充实了吐蕃时 期的绘画艺术内容,为藏族绘画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1999年7月至9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都兰热水沟南岸发 掘了4座大、中型吐蕃墓葬。参加发掘的有北大教授齐东方、林梅村和我省考古所研究员许新国、任 晓燕以及北大考古博士生、研究生等17位考古工作者。经过几年的资料整理和研究,于2005年出版 T《都兰吐蕃墓》考古发掘报告,这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牵头的权威考古发掘报告书中的绪言 中称热水墓群为“吐蕃陵墓群”。编著者在报告后记中说:“此次发掘的4座墓葬均遭盗掘,但仍然 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如反映游牧民族的鞍具,绘有狩猎,伎乐场面的彩绘木板,各种质地的纺 织品,众多的金银饰件,以及一些珍贵的文字资料,为研究唐代吐蕃的社会生活和当时的历史状况 提供了线索”。发掘领队齐东方教授在报告附录的调査记录中断言:“吐蕃打吐谷浑就是走热水沟, 这个地区能确定为吐谷浑的东西很少。也就是说,在诺木洪文化和吐蕃时期之间的吐谷浑文化是空 白的”。这部考古发掘报告除了对墓葬形制、随葬器物进行考古研究外,还特邀国内著名古藏文专 家、中央民族大学的王尧教授对古藏文木简和碑铭释读;中国社科院王育成研究员对出土的道符解 读;吉林大学教授朱泓、周慧、崔银秋、段然慧对出土人骨进行测试。此外,还组织专家对桦皮器残 件、墓葬封土修筑过程进行复原研究;对出土彩绘木构件颜料、金属文物及埋藏环境对文物保存状 况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专文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四座大、中型墓葬等级较高,属 于吐蕃贵族墓葬。

2014年4月至9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陕西考古研究院对都兰热水(察汗乌苏河)北岸 第一台地的官却和遗址及河南岸的墓葬进行了发掘。李冀源等在《中国文物报》发表文章显示:共 清理房址10座,灶坑31个,墓葬25座,祭祀坑6座,揭露面积达7695平方米。官却和遗址分东西 两区,东区为集体烹食之所,其中葫芦形灶台30座,圆形灶台1座。遗址西面为生活居住区,密集 分布有7座房址,其中单体单间房址2座,单体多件房址5座。清理石室墓17座,砖室墓1座,木 椁墓3座,土坑墓3座,清理祭祀坑6座,其中,殉马坑5座,人牲合殉坑1座。规格较高的2号祭 祀坑底部发现有颅骨前额被钝器敲击致死的9匹马骨。经鉴定,该坑中的马在屠宰时均处在壮年,且 都为雄性,而规模较小的1号祭祀坑中只殉有5匹老年的雌性马。墓葬随葬品主要有陶器、铜器、石 饰、卜骨、木简、丝绸、皮革等。陶器主要有夹砂灰陶罐,夹砂灰陶灯。铜器有釜、盆、盘、勺等。此外还出土一件“开元通宝”。饰品有镶绿松石金耳坠、蜻蜓眼石珠、蚀花肉红石髓珠、血珀坠饰、 绿松石珠饰等。在部分木椁墓中出土卜骨,部分墨书古藏文卜骨或有墨绘人像,还出土有墨书古藏 文木简等。

官却和遗址发掘众多排列整齐的集体烹食之所的灶台坑,密集分布的居住房址等唐代吐蕃时期 建筑遗址是我省在热水流域首次发现;而雄雌马分开的殉葬坑所体现的等级差异为吐蕃丧葬殉牲习 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吐蕃墓葬中出土的墨书古藏文卜骨、木简、墨绘人像等弥足 珍贵,对古藏文及藏族绘画史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这次考古发掘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进一步证明,察汗乌苏河两岸的热水墓群内不仅分布有众多的 吐蕃墓葬和殉葬坑,而且还有很多埋藏在地下的居住房址、灶坑、灰坑(沟)等吐蕃时期考古文化 遗迹和珍贵文物。因此,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100个大遗 址内,进行整体保护,适度展示利用;又将其大遗址作为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

关于古藏文木简牍、石刻碑铭的释读

1. 1982年在热水北岸血渭1号大墓旁陪葬的6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古藏文木牍(长25. 8厘米,宽 2. 5-2. 7厘米,厚0.2-0. 5厘米),通体横写古藏文,正反两面各书写三行古藏文(图一),经中央 民族大学著名古藏文专家东嘎 洛桑赤列教授考释、扎西旺都副教授翻译:

正面汉义为:

萨萨芒姆基亲眷母子……母子平安否。近闻安督地方人畜都很平安无恙…… 我正身患疾病……因而未毕其事,请勿见怪。

反面:

因若赴府邸又恐受责罚,故未前往,请勿见怪。若不见怪,我当赴底邸会晤,于安督呈献压书礼品 谨捺手印后奉上(后面字不清)

图一都兰热水墓群6号墓木牍正、反照片

东嘎教授说:“一般而言,墓葬的主人应该是收信者,可是古藏文'芒姆基'是王后的意思,难 道大墓(指血渭一号大墓)是一座藏王陵吗?这太不可思议了。据藏文记载,吐蕃时期的藏王死后,一般都要归葬于现西藏山南琼结的藏王陵,据我所知,对青海没有这类文献记载,加之出有木牍的 墓葬规模较小,与王后的身份不太符合,会不会有这种可能:墓葬的主人不是收信者,而是写信者, 这一木牍是不是一件未发出去的信?”东嘎教授的考释提示我们:6号墓主人如果是收信者,那么墓 主人就是王后,而6号墓作为陪葬的1号大墓就是高于王后的藏王墓。如果墓主人是发信者,那其身 份也应该是与王族有关的吐蕃上层显贵人物。

2. 1985年在热水北岸10号墓中出土了 11支木简:经王尧教授考释发表在《西藏研究》1991年 第3期上。王尧教授的结论是:青海出土木简与新疆木简属于同一时期,即公元9世纪藏文改革前 的作品;11支木简是登录随葬品的文献。墓主人似为一吐蕃贵族,衣着绸缎,生活豪华,生前 器用物品,死后陪葬,供死者继续享用,反映出当时的灵魂观念;当时的吐蕃实行墓葬制,与刘 元鼎出使吐蕃时所见略同。

3. 1999年在热水沟南岸出土的木简有:1号墓1支、2号墓1支、3号墓3支,王尧教授对1号 墓出土木简甄辨结论是:墓主人为757年死于任上名叫“甲贡”的尚论思结桑,这是第一座可以明 确断定墓主人的吐蕃墓葬。

4. 1999年热水南岸3号墓出土碑铭4方。王尧教授对其中一方刻有“论”的墓石考释认为:这 方墓石标明墓主人的身份是“论”,当属于政府高级官员无疑,否则也不能有如此豪华的陪葬品,更 不可能有此墓石的树立。

5. 兰州大学宗喀 漾正冈布教授对热水南岸3号墓出土的4方碑铭,经考释推论,3号墓墓主人 是“论赤偕微嗚”,属于“偕微氏族,为’论’一级的官员和有’赤’身份的吐蕃大贵族”。

6. 在热水血渭(偕微)一号大墓封土的发掘中,距封土顶部12米的2号陪葬墓中出土了 6支古 藏文木简,还有血渭12号墓中出土了 1支古藏文木简,这些标本的摹写图片许新国研究员在《青海 藏族》2012年第1期《关于都兰县热水血渭(偕微)一号大墓的族属与年代》一文中首次发表,许 新国认为“这些古藏文木简的发现,确证无疑地证明大墓的族属应是吐蕃”。

关于都兰吐蕃墓树轮年代测定

2002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树芝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邵雪梅研 究员和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新国、肖永明等人采集墓葬出土柏木进行树轮测定的结果是: 热水北岸的M21:公元685年;M14:公元691年;M19:公元713年;M3:公元732年;M23:公 元753年;M8:公元784年;还有热水南岸M3:公元784年;智京日M:公元789年。香加莫克里 Ml:公元783年。还有德令哈市郭里木乡夏塔图Ml:公元757年;M2:公元756年;M3:公元790 年;M4:公元785年或之后。表明这些墓葬都是7世纪末至8世纪末的吐蕃墓。尤为重要的是,王 树芝研究员对都兰热水一号大墓封土堆出土的柏树穿木的树轮定年或为公元715年或晚于公元715 年,这与该墓出土盛唐时期纺织品,年代当为8世纪中叶的考古学研究成果较接近。这一时期为吐蕃 王朝统治,其族属自然应归入吐蕃。

关于都兰吐蕃墓葬人骨线粒体DNA测定

吉林大学人骨鉴定专家朱泓、周慧、崔银秋、段然慧教授等在都兰热水南岸1号、2号、4号墓 采集的3例古代人骨样本中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后的结论是:“这批古人骨的族属当系唐代的吐蕃人。” “关于墓主人的人种参数属于现代藏族人种。” 其外,我省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李文实先生,瑞士藏学家阿米 海勒先生,四川大学霍巍教授、 李永宪教授,西北民族大学才让教授等都对都兰吐蕃墓进行了多学科研究,有很多专文论述,尤其 是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吐蕃考古专家许新国研究员,几十年来坚持在都兰做艰苦的田野考古发掘工 作,同时一直整理都兰吐蕃墓发掘资料、撰写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许新国在他研究文章中说:“吐 蕃是藏族所建立的政权,整个政权在鼎盛时期,曾辖有青藏高原诸部,势力达到西域、河陇地区。统一强盛的吐蕃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都兰吐蕃墓葬分布广泛, 绵延百里,在此范围内还有众多的遗址和城址,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祖国文化遗产。”“从80年代初 期,我们即将都兰吐蕃墓葬作为我省考古学科发展的一个生长点,不断进行了发掘和研究。” “我们 相信都兰吐蕃考古工作的加强将极大地促进藏汉友好关系,中西文化交流以及民族、经济、宗教、 艺术等一系列重大历史课题的研究。”

综上所述,都兰吐蕃墓葬群,经过我省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尤其国内外许多知名考古专家、藏学专家等从都兰墓葬形制、随葬品、古藏文、人骨、树轮等方面进行多学 科研究和测定,得出一致的结论:都兰古墓群是吐蕃墓葬群,属于吐蕃文化。这个结论与国家文物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对都兰吐蕃墓群认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件相吻合。

都兰热水吐蕃文化遗址和墓群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具有独特研究、 观赏价值的国家“金色名片”。省内外专家多次呼吁: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全国百大遗址 之一的热水吐蕃遗址和墓群,应依法进行整体保护(包括其文化生态、周边环境的保护);对我省首 次发现的唐代吐蕃建筑遗址(包括密集分布的7座房址,排列整齐紧密的31座集体烹食灶炕),以及大、中、小型石室墓、砖室墓、木椁墓、土坑墓等种类齐全的吐蕃墓葬,还有殉葬9匹雄性马和殉 葬5匹雌性马的祭祀坑,加上之前发掘又回填的热水血渭一号大墓及其前面五条陪葬沟殉葬的87匹 马及27个殉葬有完整狗、牛头殉葬坑等,采取现场保护,展示利用。建成类似陕西半坡、汉阳陵, 四川三星堆一样的遗址博物馆(展示馆)向世人展示,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一 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壮大旅游事业等方 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转载自 西藏考古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