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白河之中惊现纳玛象牙化石 距今5万至20万年

2021-08-10

8月6日10时35分,市民王先生驱车到市博物馆,告知该馆党支部副书记、文保部主任尹俊敏,其在白河边钓鱼时,发现水中有一个和市博物馆展厅展出的象牙相似的东西。随后尹俊敏电话告知了我,我安排其带领文保部人员和王先生一起,立即赶往现场。

11时10分,他们赶到了宛城区万湾林场附近的白河边现场,4位年轻热心市民站在岸边保护着现场。11时40分,我和后勤部主任陈涛赶了过去。环顾周边环境,此处是白河一弯道,水流平稳,植被茂盛,岸堤有冲刷痕迹,可清晰地看到大水退去后,水中有与象牙相似的东西。

合力打捞

据热心人士介绍,他们经常到此河段捡石头、钓鱼,前几天下雨河里涨水,水退后,被大水冲露出了这一与象牙相似的东西,并在周边找到了相似象的骨头。我随即和尹俊敏商量制订打捞和保护计划,文保部人员和几名热心市民按照打捞计划,跳入水中试探着打捞。试了几下,他们感觉该物在水中浸泡时间长,有些软化。为了不破坏实物,陈涛驱车到集市上买来棉被,用棉被裹住并打捞出了与象牙相似的东西。随后,又在附近打捞出了一些疑似象骨头。

据尹俊敏和文保部门人员初步鉴定,打捞出的物体为纳玛象牙化石,其所属年代距今5万至20万年。据测量,该象牙化石长约3.6米,最大直径0.3米。冒着酷暑,经过努力,16时26分,打捞的象牙、象骨被运送回市博物馆库房。

打捞出的象牙化石

纳玛象是古菱齿象的类群之一,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草繁茂的环境中,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有分布,后随着温度、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逐渐灭绝。纳玛象身材较为高大,拥有较高的头骨,额骨平宽,象牙较直且向上方内部弯曲,一般象牙长度可达3到4米,纳玛象是高齿冠,适合咀嚼坚硬的植物。

此前,市博物馆在镇平县征集一根纳玛象牙,象牙长约3.6米,最大直径0.25米;在南召县征集一根纳玛象牙,象牙长约3米,最大直径0.20米。唐河县博物馆馆藏2020年3月20日该县湖阳镇亢寨村发掘出土的一对纳玛象牙,象牙长约3米。据了解,淅川县博物馆、方城县博物馆馆藏都有该地出土的纳玛象牙。

宛城区位于南阳盆地腹心,北与方城交界,东与社旗、唐河接壤,南与新野相连,西与卧龙区毗邻。此前发掘出土的纳玛象牙都是在我市各县,此次纳玛象牙、象骨化石发现地是在市区内,这对研究南阳城区的古生物演化、古地质构造、气候变迁、植被分布,及古代大象在河南境内的活动情况等都是很珍贵的资料。

8月7日15时30分,我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乔保同又赶到了现场,对该地质地貌进行了进一步勘查。乔保同讲,汛期过后将对此地进行考古发掘。市博物馆已联系相关专家,近期对此次发现的象牙、象骨进行详细鉴定,并进行修复,修复后将展出与市民见面。

(作者系市博物馆馆长)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