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一百年》:新老融合,薪火相传
王有亮与高飞之间,既有新旧技术的碰撞与融合,也有技艺与坚守精神的传承。平凡之外有伟大,他们做的事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赵雅静
编辑|雅婷
1980年,16岁的王有亮,报名了北京市鼓楼中学的“文物班”。那是国家文物局为了培养文博人才和学校联办的定向培养班。
三年后,王有亮毕业,进入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修复厂(现文保科技部)工作,师从青铜器修复大师赵振茂。
在故宫的工作先从复制开始,藉由制作复制品来锻练手上功夫。复制是一项基础能力,培养了手感之后,然后才能真正接触文物。随着技艺精进,王有亮逐渐成为修复专家。三十多年来,由他修复、保护的文物多达300余件。
2001年,22岁的高飞从工艺美院毕业,进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金属陶瓷修复室工作,成为王有亮的第一个学生。
作为《理想照耀中国》的收官一集,《下一个一百年》将镜头聚焦于王有亮与高飞之间的师徒情谊,讲述技艺与坚守的薪火相传。
同王有亮当初的工作模式一样,高飞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习,通过修复复制品进行锻炼,积累对文物的感觉。青铜器的修复多一道锈色的环节,因此还需锻炼对于铜色、锈色的感觉。
实习期结束后,高飞在王有亮的带领下,开始接触文物。即使已经积累了一年的手感,但面对一个文物时,高飞仍然会感觉“没有方向、没有方案、没有设计,更没有想法”,这个时候王有亮是他的“底”,往往一两句话就能将他的问题点破。这样的训练持续了三四年,高飞才感觉“心里有底”。
2010年,高飞前往美国和加拿大,与国外的修复人员交流新的材料、修复的工艺和方法。平时的空闲时间里,他也常登陆国际博物馆修复联盟的论坛,借鉴国际上不同的修复方法。
通过不断地学习,高飞在传统修复技艺之上,结合了现代科学的方法,开展金属文物研究性修复保护工作。他提出用3D打印补缺来辅助补配修复青铜器的方法。
以前,在原件上补缺对文物有潜在的危险,如果改用3D打印、通过扫描仪补出来,就是无接触式的辅助修复方法。3D打印不仅可以直接打印出缺的部位,也能做复制品,用复制品去翻模会非常精准,而且对文物的损失率很小,几乎为零。
高飞将该技术应用于修复难度极高的辽代青铜面具上,最终取得成功。他也逐渐地成长为故宫新一代修复人。
在这个过程中,师傅王有亮给他很大的支持。在他看来,虽然修复技术方面有变化,但是理念和方法是不变的。无论新工具、新材料再好,人的技艺水平如果达不到,掌握的经验不够多,修复效果也不会好。
剧中展现了3D打印技术对辽代青铜面具的修复,传达出在文物修复上,新老技艺的碰撞与融合。
在导演王元看来,《下一个一百年》是小人物、小节点、大主题。通过和王有亮、高飞的深度交流,他感受到人物身上的质朴与平凡,以及其中的坚守。“他们做的这些事是不可或缺的,是文化的传承。”
对话王元:平凡之处有伟大
2021年2月1日,《理想照耀中国》举行总开机仪式。紧接着,单元剧集《下一个一百年》开机。这是《理想照耀中国》开始拍摄的第一集,却是播出时的收官一集。这样的安排有着传承的特别意义。
导演王元将这集形容为“偏文艺理想”,他需要通过宏大的视听语言,传达出“下一个100年更加光明,更加辉煌”的视觉感受。
筹备阶段,如何将没有起伏的故事拍得好看,是导演王元和编剧雅婷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故宫的深墙大院里,老修复师王有亮和徒弟高飞两个人,每天做的事就是琢磨手头破损的文物,缺乏戏剧需要的矛盾冲突。
通过与故宫文保科技部以及王有亮和高飞本人的深度交流之后,王元找到了破题点。他和编剧决定,将方向聚焦于新老技术的探讨与融合,以师徒间的薪火相传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剧本最终定稿时,已经接近开机时间。
为了在人物雕琢和细节呈现上都保证真实,剧组和高飞一直保持着联系。在剧中饰演高飞的王凯,通过观看纪录片、和导演沟通的方式做准备。他也和高飞进行了视频通话,了解了本人的个性,让人物特征更加丰满。
在片中的最后一幕中,时光交替,完成青铜面具修复的高飞和王有亮站在乾清宫的门前,看着曾经的自己。镜头逐渐拉远,在文物修复上的力量与坚守,薪火相传。
全部拍摄结束后,是下午四点,王元内心既有杀青后的惆怅,又有对平凡人之坚守的感慨。在西华门门口,他站了足足两个小时。
博客天下:《下一个一百年》的剧本是如何确定的?
王元:剧本其实挺波折的。当时我们一起和故宫的人开会,过了几稿的剧本,都不太理想。
对戏剧而言,首先一点就是矛盾冲突,但是故宫文保科技部里没有大的矛盾,他们就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师徒之间、各个部门之间,大家干什么都高高兴兴的,一起研究一起干。
有一天,我和编剧雅婷等一行四人去了故宫,和文保科技部的主任、王有亮聊了聊,现场聊出了一个故事,它最终落点在新老技术的碰撞。对于高飞想使用的新技术,让部分专家提出质疑,而不是直接提出反对。故宫那边也认可,他们说现实中也确实会发生这样的事。
于是我们就把师徒间的薪火相传提到最前面,在大的方向上聚焦于新老技术的探讨与融合。
博客天下:在细节部分如何做到还原真实?
王元:拍摄中,我和编剧雅婷无数次在跟高飞沟通里面的细节。有一次我跟高飞单独采访的时候,我问他除锈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他告诉我是把每个棉花托里面的小棉,搓成那么大的棉球,一个球一个球地往上粘。有很多小细节,包括用什么样的刷子,什么样的笔,我们的道具都会跟高飞逐样确认。
博客天下:你在前期了解的时候,对王有亮和高飞有怎样的认识?
王元:其实王有亮是一个典型的老师傅。他在故宫那种环境里看起来很神秘,其实没有,他和普通工厂里的老工人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王有亮1964年生人,初中就到了鼓楼中学的文物培训班,走定向发展,中学毕业就到故宫了。他就是一个特别实在、特别接地气的北京老头儿。但是高飞不一样,高飞是中专去了工艺美院,毕业之后,他们一群孩子被分到故宫,定向做文物修复。
故宫的文物修复有很多组别,包括金属部、织物、文字修复、纸张修复或者是青铜器、木器等。高飞他们刚到故宫的时候,也没有具体分配到哪,很多位老师傅天天研究他们,谁要哪个做徒弟。王有亮说,高飞刚来的时候20多岁,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活,就是搬搬抬抬,打扫卫生什么的。有一次,故宫有一个未开放的区域,院子里的杂草长得比较高,故宫就组织这群人去薅草。当时,王有亮和现在文保部的于主任两个人就在边儿上看,这个高飞一直低着头、弯着腰,闷头就是干。王有亮说这个小伙子不赖,我要收他做徒弟。
在最后那场戏里,我也写意地展示了一下高飞跟王有亮的第一次见面。
博客天下:最后剧中所展现出来的高飞,具备怎样的性格特质?
王元:其实现实中的高飞和王凯演的宋运辉(《大江大河》中的角色)特别像,都有着对于一件事的执着和坚持不懈。但宋运辉太深入人心了,我在和王凯探讨角色的时候,说加一点当代年轻人的小机灵和活泼。
博客天下:王凯在进组之前是什么状态,都做了哪些功课?
王元:我们俩聊的关于角色创作的第一句话,就是他问我“你认为高飞这个人是什么样的,能给我讲讲吗”。因为他看了相关纪录片,但还没和高飞接触过。我说其实他跟宋运辉特别像,王凯说那就好办了。我说凯哥,因为宋运辉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咱别给他固定化了。毕竟2013年的时候,高飞也刚20多岁,我们就商量着往当代年轻人的气质上去靠,王凯也提出了很多想法。当时我们邀请高飞夫妻二人带着孩子一起来横店参与全程拍摄,但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没能前往,王凯就经常跟高飞视频。
博客天下:他们在视频的时候都聊些什么,如何辅助呈现角色?
王元:更多地是让高飞讲述修复过程、他的心得,以及他来故宫这些年的故事。我让王凯去观察他,观察他说话的状态,他的性格,包括他的眼神。我和高飞第一次见面,发现他真的是一个挺羞涩的人,他和你对话的时候不敢长时间直视你,这个细节我们也加在戏里了。他第一次提出要修复青铜器文物的时候,师傅一直凝视着他,他就眼神含糊了,躲闪了,羞涩了。这些都是他们俩交流的时候,我们一起探讨出来的,塑造高飞这个形象的一些心思。
博客天下:拍摄这一单元的主要难点是什么?
王元:我个人理解,在比较短的篇幅里,在没有戏剧冲突的时候,你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时候,能把这个故事讲漂亮了,那就是厉害的。而我这一单元相对来说是比较平淡的一集,就讲了一个老师傅,一个年轻人,俩人在深墙大院里头,一起围着一个铁片研究这个事。啥矛盾冲突也没有,俩人自己跟自己较劲。个人情感上,他也没有什么家庭牵绊或者家庭矛盾。《下一个一百年》,应该是这40集里矛盾冲突最小的。
博客天下:相比而言,比较重要和有冲突感的戏份是如何设置的?
王元:这个戏的高潮就是从高飞的修复开始。师傅没有说对这个事是支持还是反对,一直不说话,就是盯着他看。而主任跟师傅在火锅店里的那场戏中,师傅说出了他的想法,大概意思是觉得高飞得自己有担当,光手艺好不行,他得有这份心,得有这份力量和坚守。第二天早上师傅上班,高飞跟师傅说“这个我还得修,我一定要修”,师傅跟他说“行,既然你决定了,那就修吧,我跟你一起修”。这里面是师徒传承的情感,但是处理得很弱。
博客天下:王凯在表演处理上也挺调皮诙谐的?
王元:稍稍有一点,有一场戏,我给他加了一个戏剧性行为。高飞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给师傅打水泡茶。他第一次接触到3D打印之后,耍了一个小心思,他用3D打印做了跟师傅用的一样的水杯。师傅拿起来一看,居然做得一模一样,挺惊异的。这场戏走的是稍微诙谐一点的风格。在戏里,北京人说话贫嘴的语言风格也加进去了一些。
博客天下:影片最后收尾的场景,有阳光打进来,是有它的象征意义吗?
王元:这集的手法其实偏文艺理想,在视听上稍微有一点拔高,去往《下一个一百年》的概念上去贴合。可能下一个100年更加光明,更加辉煌,就是用画面去展现。
博客天下:拍摄完成之后,你对高飞,王有亮包括故宫修复师这一群体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王元:说白了,他们就是工厂里的师傅,并不异于常人。《理想照耀中国》里面,这属于小人物、小节点、大主题。但是我能感受到,其实在我们不知道的领域里,有很多这样付出的人。他们虽然不像那些大科学家一样,干了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们做的这些事是不可或缺的,是文化的传承。
而且那个文物修复的工作室是极其枯燥的。高飞跟我说,他修这一个面具,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他修完之后这个面具能干嘛呢?整一个玻璃罩子扣进去,让大家看。他就能干这么一个事,但是它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就很高。
如果真的没有这些人干这些看似挺无聊的事,这种文化就慢慢消亡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也没了。所以讲这些人的事是很有意义的。现在《理想照耀中国》各个单元也走进校园、社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去展映,我觉得是挺好的一个事,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各个行业里的一些人一些事。他们其实很平凡,但是依然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