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知识分子的文字返乡,学者王尧全新力作《时代与肖像》出版

2021-09-01

长江学者、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尧新作《时代与肖像》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重磅推出。

《时代与肖像》是一部关于童年、少年的系列回忆散文,包括《疼痛的记忆》《李先生的文言文》《奶奶和她的小镇》《那是初恋吗》《有表姐的那年那月》等二十一篇文章。以深情、凝练的笔触,记录了作者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老师、同学、长辈、邻里、远方的偶像、乡里的能人异士等二十余人,在深情回顾当年的温情与触动的同时,尤其注重对那些人与那个时代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与抒情,意在指出,一些人适合一些时代,而另一些人总有种超越自身所处时代的努力和壮志。

本书将个人人到中年的怀旧,与对逝去年代的历史性意义上的书写结合起来,以人物为单元,以故事为重点,以自身成长为核心,通过对一个个当年人物的还原,再现了作者自身的成长过程,更还原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和好学底色,并赋予所有的时代、时间以丰厚的质感,阐述了民族精神在每个人身上的延续与拓展。

在散文集《一个人的八十年代》出版十余年后,王尧又推出了《时代与肖像》这部作品,这是知识分子的又一次文字返乡。这段记忆拼图让作者细细咀嚼离乡之后的那些人、那些事,从那一个个缝隙里窥见历史的部分样貌,告诉我们从何处出发。

“我们在风云激荡的八十年代成长,那是思想的年代、启蒙的年代、文学的年代。这样的经历让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文学研究也是研究者的精神自叙传。”作品在刻画记录往事的同时,充分呈现了一代人成长的韧性与国家民族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与扶持,因此,带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充满了王尧对一代人关于历史、生活、情感和乡村生活的记忆。书中的故事汇成了一本作者的生命记事,一个美好时代的缩影,其间蕴藏着无法预知的力量。作者表现出个人在特殊历史时期的艰辛,《时代与肖像》写的是作者经历的时代,他是那些肖像原型的同学、朋友、学生或者晚辈,读者在他们的肖像中看到时代的光影。

作者在后记里写道:“其实不仅是我这一代,更早的知识分子比我们经历了堪称严酷的考验,在任何时候,知识分子都面临了如何在时代中自处的问题。这些感受又坚定了我之前提出的一个想法:散文是知识分子精神与情感的存在方式。”

《时代与肖像》中描述的人物环绕在作者周围,随着小镇的变迁,他们深深烙印在作者的故乡记忆里,让其不断反思认识一个全新的自我。坚决不肯回到村上迎接生命终点的“奶奶”,写得一手好字还满腹经纶的“田爷爷”,爱看书但被村里人定义为懒惰的“表姐”,会拉手风琴但失去联系的左老师……在《返回与逃离》一文中他写道:“我现在只想用写作的方式清算自己,因为这些年来,我们总习惯清算别人。”在“清算”的过程中,作者还原了乡村和小镇的历史,使自己拥有了强大的共情能力。

多年来,作者在学术研究之外,始终坚持散文随笔的写作。我们可以把《时代与肖像》看成是《一个人的八十年代》一书的“续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自身命运的重新审视。他在《中国当代散文史》的结语部分,对散文境界有过如此描述:“宽松的文化氛围、多样的艺术选择和自由的主体精神是中国当代散文久久期待的境界。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史将在此重写,一个民族的审美创造力将在此复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