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客家山歌:《诗经》遗风 天籁之音
鹤城镇五星歌舞队成员在练习客家山歌,成员年龄最年轻50岁,最大的70多岁。
五星歌舞队有人专门负责弹奏乐器。
合唱队在认真排练。
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200多年前的一天,来自惠州和潮州的第一批客家人来到鹤山定居,伴随而来的还有他们祖辈传唱下来的客家山歌。这被誉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曾经传遍了鹤山大地。
随着时代变迁,许多传统的鹤山客家山歌已经失传,会唱的人少之又少,但在鹤城镇,仍然有一些客家老人保留着用客家方言演唱客家山歌的传统。近日,南都记者前往鹤城镇,寻找鹤山客家山歌的印记。
客家山歌随客家人来到鹤山
南都记者一行人来到鹤城镇五星村委会,刚下车便听到村委会旁边的思乡楼传出一阵阵悦耳歌声。“二月采茶茶发芽,姐妹双双去摘茶(客家方言)……”几位五星歌舞队的成员正对着手写的歌谱练习客家山歌。“我们唱的是客家姐妹采茶歌,是最传统的客家山歌之一”,其中一名队员热情地介绍道。
客家山歌,源于古代中原,伴随着客家先民迁徙来到广东,被誉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清朝康熙中期,粤东第一批客家人从惠州和潮州,迁到鹤山定居(当时的鹤山县治所在地——鹤城),伴随而来的还有他们祖辈传下来的客家山歌。
“无事不成歌,无物不成歌”。传统的客家山歌的内涵丰富,有采茶歌、织麻歌等,大多是即兴而作。其中以采茶歌最为经典,歌词描述釆茶姑娘劳动时的欢乐以及对茶园的憧憬。鹤山客家山歌与其他地区的客家山歌一样,以七言四句为最常用格式,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世代相传。据了解,以前客家人逢年过节、红白事都唱山歌,山歌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蕴含了客家人的风俗习惯。
曾传遍鹤山如今几近失传
五星歌舞队,由五星村民委员会的20名村民组成,最年轻的50岁,年纪最大的70多岁。他们有的唱歌,有的弹奏乐器。南都记者发现,其中有位年纪稍大的老人不仅弹奏乐器,还不时教其他队员唱山歌。
她的名字叫余淑珍,今年75岁,是歌舞队年纪最大的成员,也是歌舞队中唯一从祖辈学习过客家山歌的人。“以前客家人都会唱山歌,有的在田间地头上唱,有的在荒山野地上唱,人与人之间一见面就喜欢对歌,有的对着对着便把老婆或者老公对回了家。”余淑珍说。
歌舞队使用的歌谱,是前些年他们找村里老人回忆复述,再手写下来的,跟传统山歌是否一致,他们也不知道。传统的鹤山客家山歌没有歌谱,也没有曲谱,大多通过口传心授传下来的。“祖辈们唱山歌像顺口溜似的,没有固定的歌词,张口就能唱。”余淑珍说,她的父母从未专门教过她,只是小时候听得多,耳濡目染,长大能哼唱几句。
到近几十年,随着会唱传统客家山歌的老人家陆续离世,许多年轻人又因工作无暇学唱山歌,曾传遍鹤山大地的客家山歌渐渐消失。“村里面真的会唱山歌的可能只有十来个人,很多传统的山歌都已经失传了,再过几年或许就真的消失了。”余淑珍无奈地说道。
2017年7月,客家山歌被纳入鹤山市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相关部门多次到鹤城进行资料采集,希望挽救这项“濒危”的文化项目。
孩子们用客家方言继续传唱
有人说,客家山歌的衰落是一种历史趋势;也有人认为,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必须保护,并将以新的形式传承下去。
鹤城镇第一小学,有一支主要由客家小朋友组成的合唱团,他们用客家方言演唱,经常参加各级合唱比赛。“麦家楼侧,庆泽桥旁,文化的庭园。谷行路短,茶行街长,客家的家园。小溪流水小鱼欢,戏知了在鸣唱。下马石的大王是我少年的过往(客家方言)……”这便是该学校的校歌《鹤城少年》。
这首歌是客家方言和普通话结合的歌曲,歌词讲的都是鹤城本地的事物,充满客家元素。孩子们的歌声特别纯净,特别感人,让人听了沉醉其中。
这首歌的作曲、作词人之一,鹤城镇第一小学教师何义旺介绍,他们学校有一半以上都是客家人,学生们听到这首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歌曲会特别有感觉,他和其他作者希望通过这首充满客家元素的校歌,让孩子们更加了解鹤城的历史,了解客家文化,爱上这片土地。
“歌随人走”,两百多年来,客家山歌在鹤山客家地区口传心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承载着鹤山客家人的文化印记。未来,她或许还会继续以新的形式传承下去。
客家山歌摘录
《采茶歌》
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去茶园。
去到茶园十七八,上官择出万调钱。
二月采茶茶发芽,姐妹双双去摘茶。
大姐摘多妹摘少,多多少少转回家。
三月采茶茶叶黄,亏了田中驶牛郎。
驶得牛来茶又老,摘得茶来秧又长。
四月采茶茶叶青,姐妹房中绣手巾。
两边绣出茶花朵,中间绣出采茶人。
五月采茶茶打班,茶树头下掰时间。
茶树头下好风景,欢欢喜喜笑不停。
六月采茶绿洋洋,姐妹房中手梳妆。
头上梳起龙凤记,手插金钗十二行。
七月采茶秋风起,姐妹房中织摘机。
织得摘机十二匹,任郎裁剪做茶衣。
八月采茶秋风凉,风吹茶花满山香。
风吹茶树满山倒,老茶唔当嫩茶香。
九月采茶是重阳,禾黄美酒曲花香。
大姐持杯美盏上,三杯两盏过重阳。
十月采茶茶过岗,脚踏船头走忙忙。
脚踏船头忙忙走,卖完茶叶转回乡。
十一月采茶是立冬,十担茶篓九担空。
又望明年春三月,茶树头下又相逢。
十二月采茶又一年,姐妹双双去取钱,
取得银钱三五百,欢欢喜喜过新年。
《鹤城少年》
麦家楼侧,庆泽桥旁,文化的庭园。谷行路短,茶行街长,客家的家园。小溪流水小鱼欢,戏知了在鸣唱。下马石的大王是我少年的过往(客家方言)……
知多D
客家山歌
“无事不成歌,无物不成歌”。传统的客家山歌的内涵丰富,有采茶歌、织麻歌等,大多是即兴而作,其中以采茶歌最为经典,歌词描述釆茶姑娘劳动时的欢乐以及对茶园的憧憬。
鹤山客家山歌与其他地区的客家山歌一样,以七言四句为最常用格式,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世代相传。以前客家人逢年过节、红白事都唱山歌。
《诗经》十五国风
《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最为生动的属《风》,共收集了十五国风。“风”意为风谣、土风,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歌特色,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周南的民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属于秦地民歌。
珠中江新闻部 珠三角可视化工作室
联合出品
策划:田霜月 潘劲松 李平
统筹:曾育军 谭伟山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罗忠明 罗韵姿 严亮 通讯员 凌伟新
摄影:南都记者 谭伟山 陈辉 许燕玲 见习记者 叶钧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