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青铜重器子龙鼎、大盂鼎、大克鼎联袂亮相国博
在目前所见的商代大型青铜圆鼎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子龙鼎是体量最大者;周代大型青铜圆鼎则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大盂鼎、上海博物馆所藏大克鼎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毛公鼎最负盛名。
9月1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上海博物馆推出“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以子龙鼎、大盂鼎、大克鼎三尊商周时期大型青铜圆鼎为切入点,汇集了近40件商周时期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礼器。结合陶范、全形拓,从用鼎制度、造型艺术、纹饰纹样、铭文内容、制作工艺等方面展示青铜鼎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厅现场 摄影:余冠辰
在“园鼎之尊”单元,集中展示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件青铜大圆鼎:子龙鼎、大盂鼎、大克鼎。
展厅现场 摄影:余冠辰
展厅现场 摄影:余冠辰
展厅现场 摄影:余冠辰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子龙鼎、大盂鼎与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是中国古代青铜鼎中的经典之作,承载着中华早期文明的灿烂成就,它们在近代出土、保护、流失和归藏的颠沛命运,也充分见证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光辉历程。考其体量与内涵,可称“圆鼎之尊”。此种规格的青铜器鲜有机会在单一展览中共同亮相,本次三尊重器齐聚一堂,殊为难得。
展厅现场 摄影:余冠辰
在“鼎见万象”单元,重点文物有 鼎、 簋、南宫柳鼎、禹鼎、爯鼎、任鼎、柞伯鼎等。
钟鸣鼎食”是中国青铜礼乐文明的集中表达,体现了古代社会日常生活与礼仪制度之间的重要关联。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土于二里头遗址,鼎在商周时代逐渐成为最重要的食器和礼器,并一直延续到两汉乃至魏晋,是沿用时间最长的青铜器之一。
展厅现场 摄影:余冠辰
展厅现场 摄影:余冠辰
鼎最初只是一种烹煮和盛装肉食的饮食器具,在祭祀、宴乐、朝聘、会盟、婚丧等礼仪场合广泛使用,逐渐被赋予特殊的礼仪、文化、等级、信仰属性。先秦时期,不同身份、级别的贵族,使用鼎的规格各有不同,这在其体量、形制、器物组合关系方面多有体现。尤其西周中期以后,形成了相对严格的用鼎制度,成为周代礼仪制度的重要表征。鼎的造型、纹饰、铸造工艺,及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仔细研读和品味。
在“吉金遗墨”单元,分别展示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的几种全形拓,它们诞生于不同历史时期,对于了解这三件青铜重器收藏、流传的历史,研究其铭文内容,赏读其文字艺术,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展厅现场 摄影:余冠辰
展厅现场 摄影:余冠辰
在展示形式上,本次展览聚焦精品文物,着力凸显青铜鼎这一文明载体的展示。得益于科学的文保措施和精心的展陈设计,在本次展览中,名冠宇内的子龙鼎、大盂鼎、大克鼎三大重器以及禹鼎、雷纹鼎等同样具有极高历史、美学价值的精品文物将以裸展形式与观众“零距离对话”。观众可以更加真切地观赏青铜重器,感受商周礼仪文明带来的震憾和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