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墟艺术季开show,大展传统文化再创造不朽魅力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9月16日,“潮墟x广美毕show”艺术季正式在广州潮墟开幕,“溯源逐梦:2021广美毕业作品邀请展”率先亮相,主办方从广美毕业作品展1300余件作品中选出60余件精品,在潮墟在苒艺术空间及媒体港三楼参展,弥补了今年广美毕业展因疫情防控无缘与观众见面的遗憾。
据介绍,展览经过前期多方准备,在中秋节前推出,是希望借传统节日致敬传统文化,同时以展览传递美学教育与文化创新的不朽魅力。 展览一直持续到10月底,可通过潮墟公众号或大麦网预约观展。
广美毕业展部分作品亮相潮墟
溯溪水穷处,恍然梦起时。展览分为“溯溪”“水穷处”“恍然”“梦起时”四部分,60多位广州美术学院的年轻艺术家搭建出艺术空间,“溯源”赋予他们理性的力量,而“逐梦”给了他们感性的希望。
展览现场
每年6月举办的广美毕业作品展,作品都以新锐、时尚隆重面世,影响力超越艺术界、学界,每年吸引超30万人观展,特别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一大文化盛事。今年为配合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广美毕业展改为内部观摩。6月中旬,广州广电传媒集团利用媒体资源,与广美联手举办以“让梦想被看见”为主题的云逛展活动,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3.8万人。
这一次,双方继续联手,在 “岭南之窗·潮墟”举办展览,作品涵盖广美架上绘画、雕塑、新媒介互动装置、动画与影像、美育体验课程等,兼顾艺术美感、学术性和互动娱乐。
作为策展人之一,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艺术管理学系副教授吴杨波介绍,本次展览打破了毕业展按照教学单位顺序进行展场布置的格局,充分利用潮墟和媒体港的空间特点,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关于“溯源逐梦”的故事。“作为‘千禧一代’的年轻艺术家,他们更关心传统、关注初心,喜欢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洪荒年代的懵懂印象、万物初生的状态、童年的记忆、家乡非遗的美妙……于是我们的故事,从‘溯源’的作品开始。而属于这个时代青年上下求索、思想遨游的作品,我们则通过不同的空间,将其有层次地呈现给大家。希望观众能从中获得共鸣与美的享受。”
据介绍,接下来“潮墟x广美文创”麻瓜艺术创意市集也将进驻潮墟,市集集结了广美学生所创作的IP作品、文创产品以及广佛地区的潮牌,带来创意、时尚、复古风潮。
以艺术表达对人文与社会的关注
本次展览,有许多传统文化的身影。比如钟智聪的真丝作品《花团锦簇》,吸收了国家级非遗广绣中花鸟纹的装饰元素,保留元素特征又不拘泥于传统,采用更符合当下审美的表现方式来进行创意再现。再比如麦扬、陈宇倩、吴宛蔓和陈梦桃的作品《潮州木雕首饰研究》,将同是国家级非遗的潮州木雕结合当代文创进行转化,从历史再现、主题衍生、数字转化、技艺推广四个视觉切入,促进潮州木雕在当代的可持续发展。
潮州木雕首饰研究
作品融入了更多年轻一代对社会的思考。比如谢建华、张倩、郭键莹和黄淑绚的作品《银发冲浪》,旨在让年轻人体验互联网给老年人带来的便利与窘境,激发年轻人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又如陈相豪的作品《拥》,关注疫情下人与人的情感,表达生命的纽带,彼此相拥,才能获得勇气和力量。
再如郭定奋的作品《脚手架上下的生活》,作者家族的建筑工人包括已退休的有21人,他自己进入工地与堂哥工作了一个月,用90块砖坏把在工地当建筑工人的经历与感触刻制下来,烧制并拓印出来,制成25米长的卷轴,它像一本关于建筑工人与父亲的绘本,也像一片片浓缩了工人生活的小切片。
吴杨波介绍:“我们一直在思考,在这个疫情反复的非常时期,象牙塔中的高雅艺术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我们希望通过在广州市的地标区域策划实施这样一个‘小而美好’的展览,用公众看得懂、欣赏得来的视觉语言呈现当代青年人美好的心灵世界。当大家凝视着这些奇思妙想的作品,感受到艺术家那颗热爱生活的心,我想,这就是艺术最根本的任务。若说想表达什么,那就是:‘希望’。”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苏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