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黑龙江农民捡到一条“龙”,每晚发出怪声,上交后成镇馆之宝

2021-09-18

《述异记》中记载有:“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之传说,由来已久。古人传闻,夏朝之前,尤有龙存,夏人食龙。亦有传说,本无此物,古人幻想,结合数物,拼凑而成。自此之后,象征天子,地位尊贵。

众所周知,华夏子孙也被称之为“龙的传人”。从古至今,龙在中华民族文明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皇权的象征,也是天子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使用有关龙的器物。而对于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龙这种动物,至今都没有明确的说明,甚至有些古书记载夏朝之前还有人食龙肉。

慢慢地,龙则变成一个既强大又神秘的物种,有关它的传说也越来越多,古人还认为很多动物都是龙的后代。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同,这里的“九”则代表多数的意思,即龙与不同的动物在一起繁衍出多种动物。

如今,后世研究龙主要通过史书以及出土的众多文物。其实,从出土的众多有关龙形的器物便可以看出,在古人眼中龙是一个神秘多变的动物,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态。例如,在我国黑龙江地区,曾出土过一条形态奇特“龙”,与大家以往所见的那种腾云驾雾的龙并不相同。

这件事还得从1965年说起,一名姓裴的农民准备修建一个猪圈,但购买新砖成本过高,他便前往一旁的古城遗址挖取青砖。因为当时政府对古城遗址保护力度不大,生活在附近的村民常常会去挖掘古城城墙盗取青砖自用。

而在挖掘过程中,裴老汉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金属打击声,他清楚城墙内有金属物品。将其取出之后,他发现是一个造型奇特的物体,再加上天黑光线不好,他没有多想便带回家中。回到家后,裴老汉才发现那个金属块是一条“龙”,高与普通水杯差不多,重约有四斤左右。

一开始,裴老汉并不敢将其放在家中,而是埋在院子中。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似乎没人知道这件事,更没人知道古城城墙内有宝物。于是,裴老汉便将其摆放在家中,当做装饰品。但比较奇怪的是,从1974年开始,那条“龙”每天晚上都会发出奇怪的声音。

裴老汉刚开始并没有在意,因为白天并没有声音,他也没发现该物内部藏有东西。可随着时间推移,家中每天晚上都有类似动物发出的声音,他还以为是“龙王”显灵,不敢将其继续放在家中,主动联系当地文物局上交。

专家们大多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造型的“龙”,它没有展示出龙腾云驾雾的神态,反而更像古代贵族家门口的狮子,呈坐姿状态,便将其命名为“铜坐龙”。至于它为何会每天晚上会发出奇怪的声音,是因为它背部有一条细长的人工缝隙,可以感受室内外温度的变化,从而导致其内部与外界产生气体流通,因此会发出声响。

既然是龙形器物,必然与皇室有关,根据史书记载以及其发现的地点来看,该物为金国皇室之物,老人挖掘青砖的古城正是金代早期都城上京会宁遗址。这种器物应该是皇室马车上的一种装饰品,但并没有使用多久便被“凤”代替,所以存世的数量特别少。

除了这一尊之外,在1990年于北京又出土一尊,同样是金代产物,当时北京也是金国的都城之一。两尊铜坐龙的形态大致相似,后者在龙嘴中还发现一颗铜珠,说明黑龙江地区出土的那一尊铜坐龙嘴中应当也有铜珠,只不过后来遗失了。

由此可见,这种铜坐龙的样式与古人门口放置的石狮大同小异,甚至有可能正是借鉴石狮样式而打造的。建立金国的女真部落原本为游牧民族,其实并不信奉“龙”。从这两尊铜坐龙可以看出,女真人在逐渐汉化,而它们正是女真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相结合的结果,给人一种“四不像”的感觉。

总而言之,金代铜坐龙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精华的凝聚。龙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每个时代都被赋予新的含义,二十一世纪也并不例外。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继承这种龙文化,并将其在新时代用新方法表达出来,继续传承给后人,从此薪火相传,我们中华文化也将生生不息,永不断绝。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