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爱上非遗:碧草青藤 化韧为柔 辗转经纬织华章

Image 2021-09-28

编者按

《爱上非遗》系列是广西日报-广西云倾力推出的“广西非遗传承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期望用自己的笔触和视角,将那些植根于壮美广西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深融于壮乡儿女血液中的文化印记真诚呈现。由此,汇聚起涵养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的涓涓细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非遗的践行者、传承者和受益者。

本期聚焦宾阳草席编织技艺都安藤芒编织技艺,探索广西地方的编织技艺。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是华夏物质、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编织品种类繁多,实用性广,故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古今皆然。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革新日益加快,编织技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传统手工艺也逐渐淡出日常生活。

好在仍有一群手艺人,守着方寸土地,将八桂大地的丰富自然资源与生活中的诗意在指尖融合,阡陌之间编织壮美画卷。

本为道旁绿今作机上丝

宾阳草席编织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批次:第七批

地域:南宁·宾阳

草席,用蔺草编织而成,考古证实,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草席残片,当时的先民们用此来遮身、铺地或避风雨。草席品种繁多,编织工艺复杂,又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2018年,宾阳草席编织技艺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草席在旧时是夏天的必备品,不论气温多高,身下的草席总能传来温润的凉意,让人在三伏天也能伴随着蝉鸣与风扇声酣然入睡。

图为席草,俗称石草,古称蔺,其茎内充满白色髓心,坚韧而有弹性,适用于编席。尹茗聪 摄

中国草编历史悠久,意蕴深厚。据《四明郡志》记载,早在唐代,江南蔺草席已远销各地;宋元明各个朝代,江南蔺草席都已作为特产销往海外;到了清代,蔺草席生产达到鼎盛时期。

图为已卷成筒状的部分草席成品。尹茗聪 摄

在广西桂北地区,一些关于草席编织在新婚喜事中的礼俗,一直沿袭至今,手艺人将红头绳嵌丝合缝地缀入草席中,巧妙编织出“喜”“丰”等图案,意寓吉祥如意,早生贵子。

孟村,距离宾阳县县城约5公里,曾是蜚声遐迩的草席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草席编织这门技艺几乎在家家户户,都有“一席之地”,而如今由于受到机械化的冲击,年轻人外出务工,缺乏传承人,村里曾经热闹的打草席场景已难以寻觅。

村民会选择光照充足的空地晾晒席草。林宝利 摄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宾阳县孟村,走进村民黄洪辉家中,夫妻二人正在手工编织草席。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现在村里仍坚持手工编织草席的人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刚收割回来的嫩席草。林宝利 摄

草席要经历种草、剖草、晒草、抖草、织席、晒席、织席等十多道繁琐的工序才能完成。

一床好草席,从“种草”开始。立春前后是种植席草的好时机,因席草受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太干席草易脆、太潮湿席草易长花斑,所以村民们必须定期检查席草的“健康情况”,每个月都需进行施肥,并除去影响席草生长的野杂草。

图为斗笠,种草、收割时用以挡雨遮阳的器具。尹茗聪 摄

“通常我们都是一年收割席草两次,分别是7月和12月前后。”黄洪辉说,“天气好的话,席草能长至2米。”

收割后,按长短分拣席草,先选长席草再选短席草,然后根据草的长短编织不同宽度的草席。林宝利 摄

该步骤为剖草。将席草一分为二,既要剖得均匀,又要剖得快。尹茗聪 摄

晒席草需将席草扎成一束,呈扇形铺在地上。尹茗聪 摄

一床席子以麻线为经,以席草为纬,经纬交错进行编织。要想制作一张结实耐用的草席,织席是关键。当地人将织草席的手工织机称“席架”或“席机”,宽3米有余,高约2米,由4根大木头制作而成,方正结实。

织席通常需要两人配合进行,当地人将织草席的手工织机称“席架”。尹茗聪 摄

编织席子必须以两人为一组,孟村大部分都选择夫妻搭配。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负责提筘和压筘,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负责插草,一正一反穿编,因草头青尾白,正反交织后会呈现自然花纹。两人在默契配合、动作流畅的情况下,需花费4-5小时才能完成这一步骤。

黄洪辉、蒙小青二人正在编织草席。摄影:林宝利 制作:尹茗聪

“十多斤的席筘在向下压的时候力量很大,需要用不少力气。”每放入一根席草,便要向下压筘1~2次,细看黄洪辉的那双大手,从手指到手掌,新伤压旧伤,全都磨出了泛黄的老茧。

图为黄洪辉给草席进行修边。摄影:林宝利 制作:尹茗聪

草席织好后将其压平、修边和排席。把织好的席子晾晒后去掉毛屑,再将其打结扣牢,卷成筒状,一张草席才算编织完成。

“现在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会这项手艺的人已经不多了。”传承人黄荣金说,打草席费时费力,种席草也不轻松,他担心这门技艺是否还能传承下去。再加上用作凉席的材料越来越多,如竹席、牛皮席等,选择手工草席的人也越来越少。

黄荣金带领记者体验织席。林宝利 摄

一草一席,承载的是情感,编织的是技艺,传承的是文化。正值而立之年的黄洪辉夫妇表示,他们会将手艺延续,并将它传承,他们认为,手工制席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千回百折藤为路铁骨柔编跨重山

都安藤芒编织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批次:第八批

地域:河池·都安

都安藤芒编织技艺是编织工匠选用当地藤类植物、玉米包衣、玉米叶子、芭蕉叶子、草等为原材料,经过多种工序,把有韧性、弹性的藤草织成各式各样工艺品的传统技艺。2020年,被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又坐卧依凭,无不便适。”古雅、舒适是古人对家具的要求,也是对生活的态度。藤编所制的家具,与此正相符。

明代时期,藤的编织工艺便已形成行业。据《广东新语》记载,清代初期,民间藤器作坊有了发展,织作藤器者增多。古代士人常闲坐榻上听乐曲,其榻面便由藤编制成,相较于硬木家具,藤编更为清爽透气,久坐也舒适自在。

色彩丰富的藤编作品。莫限涛 摄

都安瑶族自治县,素有“中国竹藤草芒编织工艺品之乡”之称。都安境内石山林立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山林间,野生藤类资源极其丰富,有的缠树而生、有的附石而长、有的铺地蔓延。

当地人将鸡肠藤、小白藤、黄毛藤、蝴蝶藤等统称为土藤。勤劳智慧的都安人就地取材,利用或柔弱或坚韧或多彩的各种不同质地不同色彩的藤手工编织出用于不同之处的藤制品。

将手工与机器融合,进行藤编编织。陆权香 摄

上世纪80年代后,他们不拘泥于纯手工制作,引进机械化生产,逐渐演变成“手工+机器”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藤编漂洋过海跻身欧美超市,记者在地苏镇了解到,全村 60%以上收入来自于藤编业,编织业现已成为都安瑶族自治县部分乡、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图为动物形藤编作品。陆权香 摄

都安藤编的种类繁多,从形状上来看,有动物形、建筑形、工具形等;从放置方式来看,有直放式、吊挂式、壁挂式等;从组成形式来看,有独立型、组合型、套装型等。

图为部分藤原料。陆权香 摄

藤,集坚韧与柔软为一身,在手艺人的指尖萦绕。藤编的制作工序通常有选料、制作底面模型、喷漆、编织、涂药水、晒干、上膜,缺一不可。

图为已定型的铁丝,是作品的“骨架”。蓝于涵 摄

其中,制作底面模型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俗称的定型。与传统使用粗壮的藤条手工制成骨架不同,现在村民们选择用铁丝替代。“将铁丝与机器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增强稳固性,还可以减少工时。” 藤编传承人蓝金桥说,“没有定好型就没办法编织。”

图为已编织完成的花篮。蓝于涵 摄

以花篮为例,将铁丝相互叠加,使用点焊机将接口处焊接,在火花四射间完成花篮的“骨架”制作,再利用藤条等原料在“骨架”上进行编织。

图为正在制作底面模型,将接口处进行高温焊接,该步骤也是保证作品牢固的重要环节。蓝于涵 摄

编织花篮需运用单编技法(即最传统原始的编法)。手艺人需趁着藤条水分充足的时候,削去一层层的外壳,保留最光滑的部分,削成薄片,在拉丝板上反复拉抽,变得极细。

将藤编环绕在已定型好的铁丝架上。蓝金桥 供图

将藤编压实,使藤编紧密衔接。蓝金桥 供图

细藤条穿过去,抽拉过来,反复多次,使细藤条一层层地环绕在骨架,向上缠绕,紧密衔接,便基本成型,蓝金桥说:“熟练的手艺人一个小时可以编织10个花篮”。

上膜是将薄膜剪成跟篮子一样尺寸的形状,从口部用针线缝合。利用塑料薄膜和缝膜线,防止漏水和保持篮子里面的光滑。陆权香 摄

上膜,是藤编的最后一道工序。风干的材料能吸纳一定的水分,如果过潮,结构会变得松散,上膜能够很好地预防吸纳过多水分,保存时间也就更长。

图为藤编的晒干环节。涂药水、晒干等步骤主要为了防霉防虫,晾晒时需轻拿轻放,防止变形。蓝于涵 摄

都安藤编由过去单一的竹编制品发展到藤、草、木、叶、禾、皮、茎、棕、蔗皮叶、玉米秆、玉米须等混编、染色工艺共300多大系列、超15000个品种。

一根根藤条化韧为柔,脱胎换骨为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藤编作品。为让这一手艺得以延续,蓝金桥利用空闲时间教年轻人学习编织技艺,她希望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藤编、传承藤编。

身着传统服饰的姑娘正在学习藤编。莫限涛 摄

藤、草、禾等传统认为的“无用物”在都安却被编出了大产业,也编出了群众幸福美好新生活。据悉,随着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藤编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国内外喜爱并选择藤编的人数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编织工艺品将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