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所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的本义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于《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表面意思并不难理解,井底之蛙连井都没有出来过,怎么能跟它谈论大海的宽广;夏天的小虫到秋天就死了,怎么跟它谈论冬天的景象。这两句比喻都是为最后一句做铺垫,对乡曲之士(孤陋寡闻者)无法谈论大道的玄妙,因为他受制于自身的见识和教养而无法理解。作为典故语,可以凝练为“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夏虫疑冰”或“夏虫疑”等。
今天,“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常常用于讽刺某些人见识浅薄,囿于成见,以至于无法与之对话。其实就是说起来,比用“井底之蛙”一词显得更高大上一些,但说多了依然未免俗滥,或许也没有体会到这一句话的精髓所在。
其实,这句话在《庄子》中是特指的,专门指大道之高深,非一般人靠自身的经验和见识所能理解。
在书中,这是海神若讲给河伯的话。河伯本来自以为很了不起,一看到大海才发现自己的渺小。而这时海神若出现,并给他讲了这样一番道理。——当然,这是庄子以寓言的形式来宣讲大道。
井蛙,也就是在井底的青蛙,无法了解天地的广阔。——它的成见受限于空间。
夏虫,夏天的昆虫生命短暂,无法感受四季的轮回,无法领略冬日的风景。——它的成见受限于时间。
对于他们来说,井和夏天就意味着全部的时间与空间,超出之外就是不存在的。其实,他们时空就是他们的围城和监狱,他们的一切知识和经验都来源于这个狭小的时空,而对于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来说,则是没有意义的。
大道,杳杳冥冥,无古无今,超越了时间;非内非外,非上非下,超越了空间。
这是老庄道家哲学的观念。然而,这样的“大道”只能令没有见识的人们感到茫然不解,如果继续与他们谈论大道,他们便会发出嘲笑之声。正如《道德经》所言,下士闻道而笑之!跟他们(下士)说了也等于白说,所谓“(下士)不笑,不足以谓道”。
老庄哲学相通,都是道家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的“下士”,在《庄子》中就是“曲士”,都是指见识庸俗浅薄之人。
这才是《庄子》“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本来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