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明清皇家 “金匮石室”藏着哪些秘密?I古都

2021-10-16

皇史宬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近日完成皇史宬的修缮和展览布设。从9月份开始,皇史宬面向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系统、高校等团体开放预约参观。这个明清皇家“金匮石室”什么样呢?

“金匮石室”的来历

“金匮石室”是我国古人珍藏档案的重要方式,指把重要档案放入金匮中,再把金匮放置在石室内。其中,“金匮”是指金质的盒子,“石室”是指砖石砌筑的房屋。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载有“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说明我国至少在汉代就有金匮石室了。

位于北京故宫东华门以南约500米处、今南池子大街136号的皇史宬,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石室”,内存金匮150余个,金匮内曾珍藏明清皇家档案。皇史宬建筑总长约49.4米,宽约23.6米,总高约19.2米,从基础到屋顶全部由砖石打造,没有用一木一钉。除了防潮、防盗、防虫之外,皇史宬最重要的功能是防火。

皇宫失火催生石室

皇史宬的建造原因与防火密切相关。《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记载,弘治五年(1492年)五月,大学士丘濬向弘治帝进呈:“自古帝王藏国史于金匮石室之中,盖以金石之为物坚固耐久,非土木比;又能扞挌水火,使不为患。有天下者断石以为室,锢金以为匮,凡国家有秘密之记、精微之言,与凡典章事迹可以贻谋传远者,莫不存贮其中,以防意外之虞。”其中,“扞挌”为抵触之意。

邱濬认为,自古以来国家重要的档案都放在金匮石室里,相对于土木材料而言,金石更加坚固,可防潮防火,长久保存档案。他向弘治帝建议:为稳妥保存国家重要文献档案,应该在紫禁城内建造一座砖石材料的建筑,把档案放入金质的柜子里,再把柜子放到该建筑内。同时,他还建议该建筑的选址地点为文渊阁附近。这个建议得到了弘治帝的认可,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施。

皇史宬内部

明嘉靖年间,皇史宬的建造被再次提上议程,其原因主要是皇家宫殿多次遭受火灾。根据《明史》记载,从弘治到嘉靖年间,火灾屡屡发生:弘治十一年十月甲戌(1498年10月26日)夜晚,清宁宫发生火灾;正德九年正月庚辰(1514年2月10日),乾清宫发生火灾;正德十二年正月甲辰(1517年2月18日),清宁宫小房发生火灾;嘉靖元年正月己未(1522年2月7日),清宁宫后三小宫发生火灾;嘉靖四年三月壬午(1525年4月15日)夜晚,仁寿宫发生火灾,玉德、安喜、景福等宫殿被焚毁;嘉靖八年十月癸未(1529年11月21日),大内所房发生火灾;嘉靖十年正月辛亥(1531年2月12日),大内东偏发生火灾;嘉靖十年四月庚辰(1531年5月12日),兵工二部公廨发生火灾,且烧掉了大量文籍。

紫禁城频频发生火灾,引起了嘉靖帝的高度重视。明代官员余继登所撰《典故纪闻》卷十七记载,嘉靖十年大内东偏火灾造成14座建筑被毁,嘉靖帝随后告诉大学士张璁:宫中建筑密集,要做好防火预案;南京宫殿的宫门都采用砖砌,没使用木料,这可作为建筑防火的参考方法。

考虑到皇宫内建筑太密集,嘉靖帝打算在皇宫外面建造一座砖石材料的建筑,用于存放皇家档案。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记载,嘉靖十三年七月丁丑(1534年8月21日),嘉靖帝下令在“南内”(即皇宫外的东南角)建造神御阁,用于保存祖宗神御像、宝训、实录等重要的档案资料。

皇史宬南立面

他要求神御阁与南郊的斋宫(今天坛斋宫)一样,采用砖石砌筑;在布局上,神御阁拟分为上下二层,上层存皇帝画像,下层存实录。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记载,神御阁于嘉靖十三年七月十七日(1534年8月26日)开工营建,嘉靖十五年七月戊寅(1536年8月11日)完工。建成后的神御阁实际上是单层砖石建筑,用于存实录等档案;而皇帝画像被安排另存于景神殿内。神御阁也被嘉靖帝更名为“皇史宬”。《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载有“宬,即神御阁也”。

明末清初孙承泽所撰《春明梦余录》记载,“宬”是嘉靖帝亲笔所写。关于“宬”的含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提到:“宬,屋所容受也。”“皇史宬”意为存放皇家档案的场所。此后的485年里,除了清代嘉庆十二年(1807年)的一次大修外,皇史宬建筑基本如初。

龙纹金匮

石雕彩绘“无梁殿”

皇史宬自建成至今485年保存完好,与其科学的建造方法密切相关:高大的台基、通风的窗户、密闭的金匮有利于防潮,厚重的墙壁有利于防震,楠木芯的金匮有利于防虫等。而合理有效的防火措施,更是其科学营建的最主要体现。

皇史宬的整座建筑全部采用了防火材料。其中,建筑的底部为石质的须弥形式基座,基座之上为砖砌墙体。建筑南墙上开设了五座券洞,每座券洞的大门,包括门钉和兽面,均由石材制作;建筑的东墙和西墙正中各开设一扇窗户,窗户的窗框与菱花纹亦是由石材雕刻而成。而墙体以上外露的柱顶,以及柱顶之上的檩枋、斗拱、望板、椽子、匾额等构件,也都是石雕,外表饰以彩画,外观与木制材料的宫殿建筑无异。

石质门钉与兽面

皇史宬屋顶覆盖的是琉璃质的瓦件和吻兽。殿内地面之上有石台,石台之上为金匮。整座建筑使用的砖、石、瓦,均为不可燃材料,这成为保护皇家档案的首要防线。

对于金匮的材质,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一》记载“楠木质,裹以铜涂金琢云龙文(纹)”,金匮为铜镀金的外皮、内芯为楠木。铜金混合物材料的熔点接近上千度,这是保护皇家档案免受火患的第二道防线。

此外,皇史宬的选址场地、结构形式、内部空间、构件做法等,亦十分科学。皇史宬定址于皇宫外面,所处的场地周边建筑较少,不易出现因其他建筑失火而受波及的情况。建筑外观是面宽九间、进深五间的柱网式形制,立柱均为石材雕刻而成,使得建筑内部为一个实用的大通间,有利于容纳数量较多的金匮。

石质匾额及斗拱

皇史宬的结构形式属于砖石承重体系,即由砖石墙体支撑屋顶。明清宫殿通常采用梁柱承重,即通过木梁、木柱来发挥核心受力作用。皇史宬的结构形式避免了木制构件的使用,因而也就避免了火灾隐患。皇史宬建筑内部为拱形,顶棚由诸多的砖块通过侧向挤压作用,形成稳固的整体,既产生了优雅的装饰效果,又能增大内部空间。由于皇史宬内部没有采用一梁一柱,因而也被称为“无梁殿”。这种内部空间设计形式,有利于砖石材料发挥隔火性能,也有利于金匮的保存。

皇史宬的门、窗、墙体等构件做法也十分巧妙科学。门仅在南立面开设,共有五扇,均为实榻门做法。这种门在古建筑所有种类的门中,不仅最宽大、最厚重,而且闭合后有很好的封闭性,可以有效阻断外部火源蔓延入内。窗户设在东西向,共两扇。北京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夏天多刮南风,冬天则多刮北风。窗户的东西向设计,不仅有利于建筑内部适当的透气采光,而且周边建筑一旦失火,火势很难顺着风向蔓延至建筑内部。

皇史宬北墙及开设窗户的西墙

窗户底部距离地面达3米,窗户下面为砖墙。这种高窗设计可产生与“防火墙”异曲同工的效果,有利于避免外部火焰的窜入。墙体厚实,其中东西墙厚为3.7米,南北墙厚达6米左右。如此厚的墙体不仅可有效隔离火源,而且即使殿外温度剧烈变化,殿内的温度也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此外,墙体内壁涂有灰泥,这也有利于防火。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在墙壁上涂泥来提高建筑耐火性能的措施。《春秋左传正义》中提到“火所未至,撤小屋,涂大屋”,即在火灾来临之前,拆掉易燃的小屋,在大屋内的墙壁上涂泥巴,可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皇家档案对外开放

皇史宬是明清帝王贮存皇家档案的场所。《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记载,嘉靖十五年八月辛丑(1536年9月3日),“以尊藏重书列圣训录于皇史宬,祭告奉先殿、崇先殿”,嘉靖帝在皇史宬完工后,下令将圣训、实录收藏于内。

清代于敏中等人所撰《钦定日下旧闻考》提到,“永乐大典成于永乐五年,云副本贮皇史宬”,说明皇史宬曾珍藏《永乐大典》副本。该书还记载:“皇史宬仍明旧制,在南城南,尊藏本朝实录、玉牒……旧存明实录移贮内阁书籍库。”清朝时,明朝的实录被移至内阁书库,皇史宬改存放清代的实录、玉牒等皇家档案。

清代张廷玉等人所撰《清朝文献通考》记载,“转下六科,钞发各部院施行,以副本录旨,送皇史宬存贮”,说明皇史宬还曾存贮题本(一种奏章)的副本。根据《清史稿》及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记载,皇史宬在清代还贮藏过本纪、方略及重要官员的印信。

观众在皇史宬内观展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日军占领皇史宬,对其中的档案进行了严重破坏。据《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记载,日军造成皇史宬丢失满汉蒙文《实录》《圣训》五十一函,计二百三十五卷;另有一千三百余卷档案被污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皇史宬进行了保护、修缮,并将皇史宬作为研究明清皇家历史、档案的文物部门,向公众开放。1982年,皇史宬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1月,皇史宬修缮工程启动,日前完工,从2021年9月1日起,皇史宬恢复了对公众开放。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