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八本书带你去色彩世界里,跟随梵高来一场浪漫的陨落

2021-10-22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即便去欧洲看了艺术品真迹回来,依然稀里糊涂,无法充分理解名作之美;带着孩子去博物馆接受艺术启蒙教育,然而面对孩子的提问,说了上句没法接下句,很难达到“美育”的目的;面对一幅画或一座雕塑,我们能感受到它的直观美,却很难领略它的深层魅力……

在日本美术史名家高阶秀尔看来,这样的困惑再正常不过了,因为西方的绘画作品其实并非单纯的“观赏品”,而是像书籍一样具有丰富的“可读性”。

梵高酷爱肖像画,一生中画过35幅自画像

高阶秀尔在日本被公认为“西方美术史第一人”。他30多岁就凭借艺术通识作品跻身日本畅销书作家,他用最质朴通透的语言和文字,以及毕生所学,引领东方人走进西方艺术的大千世界。

《西方绘画史》

作为一本西方美术通史普及性读物,高阶秀尔所著《西方绘画史》的专业性不必多言,但更为难得的是,与一蹴而就的通史类书目不同,这套书基于合理再现与准确解读的视点,阐述了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直至20世纪的整个西方绘画史的变迁。

诚如高阶秀尔所言,美术爱好者要是想接触西方绘画作品,亲身到美术馆或展览会参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作为建筑一部分的壁画和天顶画等作品,这个方法显然不利于实现。如今,美术画册寻常可见,但是光看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西方绘画史》中,插图配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描述,无疑是最初接触西方绘画史的美术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时,或许我们难以理解绘画中的每一个意象元素。英格兰裔美国作家、艺术评论家查尔斯·亨利·卡芬在《看画:如何欣赏世界名画》中有这样一番描述:

当画家想要表达出比较简单的美感时,就会将人物放置在美丽的山川景色中,背景里有山丘、树木、蜿蜒流淌的小溪。当画家想要追求更宏大的艺术效果时,就会加入一些建筑物作为背景。对那个时代的建筑师来说,他们往往会用石柱、拱形、拱顶与圆顶去建造高贵的建筑。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原因是他们模仿了古罗马时期建筑的遗迹,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按照一种全新的发明精神,设计出符合建筑本身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出现了诸如圣彼得大教堂这样规模宏大的罗马教堂。很多人将这座教堂称为古典建筑,因为这座建筑的风格在很多方面都与古代经典罗马教堂的形象很相似,而古罗马教堂的建筑风格,反过来又是古希腊经典建筑风格的一种创新与延续。

《看画:如何欣赏世界名画》

作者查尔斯 亨利 卡芬从事学术和戏剧理论工作多年,1892年开始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展示设计部任职,为《哈珀周刊》《纽约邮报》《纽约太阳报》《国际画室》《纽约美国人报》等多家媒体的艺术评论家。

《看画》中,卡芬从绘画者的技法到视角、作品的几何构图到光线运用,以及绘画的几大流派,以浅显的语言概述了不同画派、不同作品的技法与风格。

启示读者看到一幅画时会思考:这幅画作是否只是简单地表达出画家意识到的自然界的宏大与美丽呢?还是画家想要通过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神秘去表达个人的情感呢?本书给予的提示,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探寻不同画家的创作动机与观点。

《星月夜》(1889.6)

可能是梵高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当谈起绘画,极少有一种派系能够颠覆艺术自古以来的固有规则,继而将一种全新的艺术流派引源至大众视野之前。如果有,对很多人来说,它的名字一定是——印象派

印象派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又为何会迅速分崩离析?印象派到底有什么魔力,以至于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是大众最喜欢、最熟悉的画派?

《小顾聊印象派》

一八七四年,一个名叫莫奈的家伙登高一呼,他的画家兄弟们拎起手中画笔就跟着他干革命。从此,印象派出现了。印象派颠覆了过往的一切。户外写生,描绘自然,捕捉瞬间,记录真实。短短十几年,文艺复兴以来风光了四五百年的古典艺术就被这群艺术家亲手终结。从此,艺术从‘看得懂’变成了‘看不懂’。印象派画家个个身怀绝技,却又风格迥异。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跳出官方沙龙,干一票大的。一百五十年来,有关审美的一切,也从这里开始……

在《小顾聊印象派》里,顾爷就通俗易懂地给绘画爱好者聊了聊对印象派的“印象”,以及这群在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里活得多姿多彩的“印象人”。

顾爷因在微博上连续发布《小顾聊绘画》系列长微博一炮而红。关于艺术,一切的热情都源于单纯的喜爱。非科班出身,更没有教授头衔,因此,与其说在谈艺术,倒更像是嘻嘻哈哈地在聊天。

让很多艺术爱好者印象最深刻的“印象人”,莫过于文森特·梵高,如果说有一个人能在去世百年后仍能获得与日俱增的声誉并成功引领艺术潮流,这个人也应首推梵高。虽然梵高短短的三十七年人生波折不断,后期还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但随着岁月流逝,人们愈发感受到梵高的魅力

《播种者》(1888),梵高

BBC纪录片《艺术的力量》有一集介绍了梵高,在纪录片最后有一段很长的独白,极具力量感:

“我在多数人眼中究竟是什么?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一个行为古怪的人,一个令人生厌的人,一个现在没有社会地位并且将来永远不会有的人,万千俗人中最俗的一个,就算他们说的都没错,但有朝一日我要透过我的作品让他们瞧瞧,我这个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的心声。”

梵高在世上最有力的支持与安慰就是弟弟提奥,哥哥将弟弟视作人生知己,弟弟则将哥哥当作人生榜样。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有幸得以流传下来,让我们能够从这些信中感受梵高的思想魅力。

《亲爱的提奥——梵高传》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亲爱的提奥——梵高传》中,梵高写给提奥的信感情细腻、真诚,娓娓述说着自己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自己在艺术探索中的孤独寂寥,他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思所想事无巨细地传达给提奥。

面对下层穷苦人民,梵高充满了同情,他早期画笔下的人物像也多以他们为主角。他对自然的感受能力极强,在信中,他笔下的风景宛如名家的油彩画,可爱夺目。信中还有梵高对爱情、生活、贫穷等问题的思考,自然也少不了伴随梵高后半生的痛苦,他就像一个哲学家一样去思考这些问题,并极力与之相处。

梵高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众多人。著名画家吴冠中,非常崇拜梵高。他认为,狂放似李白、信念似玄奘、天妒英才似王勃的梵高给予他性格和独特。

吴冠中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每当我向不知其人其画的人们介绍梵高时,往往自己先就激动,却找不到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

美国著名传记小说作家欧文·斯通在二十六岁偶然接触到梵高的画作时,也被其中富有生命力的植物、动物、太阳与天空深深震撼,更是被梵高在悲惨境遇下不断追求与探索的精神打动。

《渴望生活》

欧文·斯通用六个月的时间写下《渴望生活》一书。虽然是小说体裁,素材却是梵高与弟弟提奥的700多封通信,以及欧文·斯通追随梵高生前足迹,寻访了他的亲友和与之有过交往的一些人所得的原始资料。

这本书的目录,也就是梵高一生走遍的足迹——伦敦、博里纳日、埃顿、海牙、纽恩南、巴黎、阿尔、圣雷米、奥威尔。在这些城市和地区,他遇到了不同的人,体验过不同的情感,也遭受了不同的苦难。这些经历,促使他对人生意义与绘画方法产生不同的认知与思考。

通过阅读《渴望生活》,可以了解到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梵高。真诚、坦率、善良、执着、努力、朴实、极其敏感、充满激情、淡泊名利、始终保有天真烂漫。

欣赏梵高的作品,不可错过由“中国国家地理”推出的“纸上美术馆”系列中的《梵高:苍穹之色》,其中收录的六十余幅绘画作品,都属于梵高的精品之作。

《梵高:苍穹之色》

从动人心弦的肖像画,到漩涡形笔触描绘的变形风景画,读者可以从中发现梵高这位震撼人心的艺术家的创作轨迹,从阴暗的色调变为喷薄的色彩,正如从《吃土豆的人》到《麦田群鸦》的变化。非凡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梵高的故事是艺术史中最具讽刺意味的。今天,他被当作从古至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而受到全世界的赞美,他的作品得到商业展览的认可、被美术馆收藏、在拍卖会上不断创下千百万美元的价格纪录。然而,当梵高描绘着那些后来变成极为畅销的大师之作的时候,他不但在与同时代旁观者的冷漠抗争,也在同精神疾病的毁灭性做搏斗。

现代评论家往往从梵高富于戏剧性的个人经历的角度来看问题,他们一直想从众多的自画像中找到梵高的自我表现和精神错乱的痕迹。但是,当我们欣赏作品时,如果不能理解他创作时的现实环境和处境,便很难领会其真正内涵和魅力。

因此,如果我们想记录梵高的艺术与生活,就应该少一些个人意义,多一些历史意义。而英戈·沃尔特瑞纳·梅茨格共著的《凡·高》正是如此。

《凡·高》

书中不但以时间为轴详述了梵高的生平与艺术,更将之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一点一点带你走近梵高不同于一般艺术家的艺术与生活之路,直达这为疯子天才的内心最深处。

读罢本书,当你真正了解了他的人生,再回过头去品味他的作品,你会更加震撼于他心灵的纯净,也会更加折服于他艺术的高度。

当谈起梵高,另一个画家不得不提,那就是保罗·高更

保罗·高更

1888年的10月,梵高邀请高更来法国和他一起住。于是高更去了阿尔勒,和梵高开始了他们长达九个星期的同居生活。

他们在黄房子里一起生活,一起绘画。在高更与梵高共同生活的这段时间里,二者的艺术创作都取得了空前绝后的好状态。

二人还合作了经典的《阿尔勒的舞厅》,画作的主题是他们经常光顾舞厅的节日之夜。明亮的黄色,诡异的蓝色,色彩纯粹,气氛热闹,烘托出奇特而又令人不安,充满了迷幻色彩的美。

为了回报为自己画了《向日葵》的梵高,高更还为梵高画了《画向日葵的梵高》。然而不幸的是,他们的关系最后还是恶化了,最终高更决定离开。

《画向日葵的梵高》(1888),高更

说起高更,也许有人会感到陌生,但其实他是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中描写的特里克兰德先生的原型。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在这书中描写了一位拥有美满家庭和稳定职业的英国证券交易所经纪人特里克兰德先生,他突然迷上了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似的去巴黎追寻绘画梦想。

为了追寻原始的表达手法,他前往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斯特里克兰德背弃了所有世俗的伦理和观念,忍受着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义无反顾地追求着艺术的真谛,成为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家。

而书中这位不惜一切寻梦的画家,正是以高更为原型。在现实里,高更有着一段放弃人生赢家之路、追求艺术梦想的传奇经历。

高更小时候,母亲曾带他去秘鲁住过几年,在秘鲁生活的时光,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困扰着他的余生”。

所以即使他曾拥有“六便士”一般触手可及的现实生活,但却为了追寻如同月亮般遥不可及的梦想,放弃了眼前的一切。

在最后一次访问哥本哈根的妻子和孩子后,43岁的高更启程前往塔希提岛,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塔希提妇女》(1891),高更

每天做的事几乎一模一样,使我感到厌烦得要命。我的朋友们过着老一套的生活,平淡无奇,再也引不起我的好奇心了。有时候我们见了面,不待他们开口,我就知道他们要说什么话。

就连他们的绯闻也都是枯燥乏味的老一套。我们这些人就像从起点站到终点站往返行驶的有轨电车,连乘客的数目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生活被安排得太有秩序了。我却觉得这一切简直太可怕了。我决定开始另外一种生活。

这是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想象的高更的心理活动。

梵高生前共创作了11幅向日葵

其中几幅是献给高更的

据毛姆说,《月亮和六便士》的标题有这么一个意思:曾有评论家认为其作品《人性的枷锁》中的主人公像很多青年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毛姆喜欢这个说法,就用了这样一个题目命名这部小说。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月亮则纯洁地高挂在天上,这两者象征着现实与理想。人的梦想总是强大而魅惑,有人拼命想逃,也有人毫无转圜余地地归顺其中。

毛姆的诸多作品中,他本人更像是一个无所偏袒的观察者,将态度小心地藏在高明的小说技艺里。

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月亮和六便士》里的这段文字,能看到高更,也能看到梵高,也能看到艺术史里熠熠生辉的众多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