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霜降|写给秋天的最后一封情书

2021-10-23

作者

雪桐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岁月轮转、季节变换,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终是携着一股清冷之气,款款而来。霜降的到来,意味着秋天的谢幕,冬天的开场。

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有诗云“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多情的纳兰容若也长叹道“霜讯下银塘,并作新凉,奈他青女忒轻狂”。就连民间谚语也有“霜降杀百草”之说。“杀”字一出,耳边仿佛即刻有刀剑铮鸣,千军万马披戈而来,顿时草木为之惊、万物为之震。

据说,天地间有一位专门掌管霜雪的女神,名青女。每年的十月二十四日,她就会下凡来到人间,站在最高的山峰上,手抚一把七弦琴。随着指尖微动,清音徐徐而出,弥漫天地。清霜随着颤动的琴弦飘然而下,洒落在大地上。霜冻雪封,掩埋掉人世间一切的不洁。因青女始终与寒冷相伴,文人们便把万物凋零的罪名怪到青女身上。

林妹妹也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霜常是无情的、冷酷的。它让植物顿失生机,让动物草草深藏。可经霜打过的枫叶才能如火似锦,经霜洗礼的菊花才能成为黄金甲。

《红楼梦》中,大观园门的才女们结社赋诗,有一场“菊花诗”,她们一共写出了十二首七律,佳句迭出,让读者口齿噙香。因为菊花盛开在秋天,所以在这些诗中,“霜”多次冉冉登场,差不多成为菊花诗中最抢镜的角色。

宝钗的“忆菊”中有“空篱秋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宝玉的“访菊”中有“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宝玉的“种菊”中有“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湘云的“供菊”中有“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黛玉的“咏菊”中有“笔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宝钗的“画菊”中有“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黛玉的“问菊”中有“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探春的“簪菊”中有“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湘云的“菊影”中有“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探春的“残菊”中有“露浓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十二首菊花诗,有十首都离不开“霜”。在大观园公子小姐们的笔下,从初秋的“清霜”到深秋的“霜重”,霜,几乎见证、烘托出了菊花全部的故事与诗意,亦充盈了一个秋天的美丽和思绪。

宝钗的菊花是端庄的,湘云的菊花的豪放的,宝玉的菊花带着欢乐,探春的菊花裹着坚毅,黛玉的菊花扯着忧愁。而“霜”这个字,在书中出现的频次也证明了它的重要程度。公子小姐们,更是将以霜入诗的美好留给了这个秋天。那没有写诗的,也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了秋日里美好的一笔。

我印象最深的倒是书中戏份很少的二小姐迎春。第三十八回,大家在写菊花诗之前都各自思忖,有的钓鱼,有的看鸥鹭。

“迎春又独自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

迎春在书中是个存在感很低的角色,虽然是主子小姐,且还在十二金钗之列,但是由于性格怯懦寡言,似乎还没有晴雯、鸳鸯这样的大丫头讨喜。但是这一回中的这短短一句,竟是我翻遍红楼全书,再没有发现第二个类似意境场景的一幕。

“茉莉天姿如丽人,肌理细腻骨肉匀”。像迎春这样羞涩拘谨的姑娘,穿好的茉莉花怕是不好意思戴在身上的吧,可是她又为何在穿花时如此专注?这种专注带来一种摄人心魄的美,令我无数次去想象、去探寻,这个“观之可亲”的二姐姐在想些什么?她又有着什么样的梦想?大家在作诗、吃蟹、喝酒,她却在穿花。她用的什么针?用的什么线?是穿一条长长的项链?还是一个小小的耳坠?

她“温柔沉默”,大家狂欢笑闹,她只在花丛中微笑,没人在意她手中洁白的小花儿,可一粒一粒的,都承载了她的青春,告慰着她苦涩的童年。因我们眼中心中的世俗庸常,我们竟看不到他的美与圣洁。当她一载赴黄粱时,二姐姐,你有没有想起你的茉莉花……迎春穿花,是她留给秋天,亦是留给大观园的最后一封情书了。

霜是秋日的素色衣衫,是季节的提前预告。它那轻飘飘的浅浅白色,无声无息地附着在天地间的万物上,滴水凝露,寒凉聚霜,一点一滴滋养草木,一挥一洒装点山川,把秋色晕染得更加神秘清幽,绽放出秋的最后一抹浪漫。

秋日已去,冬日渐来。陪你走过秋天的最后时光,在秋风里一起看风景如画美,品时光如水长。你在,岁月就在。舍不得这个秋天,舍不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