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一套古籍入门书的60年出版历程
10月19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70年暨‘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出版·阅读分享会”在京举办。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后称“读书丛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阅读古典文学的入门书和经典书系。“读本丛书”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代六朝的文赋、《史记》、乐府,再到唐诗宋词,金元戏曲,明清散文,涵盖了“一代之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读本丛书”以“典藏”的形式于2017年底重组再版,目前已推出三辑,已有36种诗选(名家选本若干种,综合选本若干种),8种词选(名家选本若干种,综合选本若干种),另有“历代文选”(自先秦至清代,分7册,收录文章840余篇)。
“读本丛书”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套丛书的作者主要有三大群体:一部分来自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52年底,汇聚了郑振铎、何其芳、俞平伯、余冠英、钱锺书等一批一流的学者;一部分来自国内高校的学者,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游国恩、浦江清、朱东润等;当然也有人文社本社的古典文学编辑,人文社成立之初,即从全国范围内调集专业学者组建古典文学编辑室,王利器、舒芜、顾学颉、陈迩冬、周汝昌等就是这样进入人文社工作的,他们都是当代著名的“学者型编辑”。他们不仅参与了“四大名著”等书的整理,同时也撰著了多种古典诗词的选本。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丛书作者群有了新的变化,编辑退出作者队伍,文学研究所和国内高校的学者成为主体。如曹道衡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专家,撰有《南北朝文学史》等;邓绍基是金元文学研究专家,撰有《元代文学史》等;陈铁民撰有《王维集校注》;萧涤非是《杜甫全集校注》的主编;刘学锴、余恕成合著《李商隐诗歌集解》,薛天纬是《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的作者之一,并曾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等等。
以王伯祥负责的《史记选》为例。据王伯祥日记,他被郑振铎邀请加入文学研究所,第一项工作就是编选《史记选》。1952年12月12日,王伯祥接到北大校长马寅初颁发的聘书,正式成为研究所成员。15日就开始工作,他的工作计划是,先将《史记》圈点一遍,然后用重要的版本做校勘,最后再做注释。后来又做了一些调整,校完本纪之部后,开始做选篇校释。1953年9月初拟写作内容,请所内同仁提意见,1954年1月4日,研究所印出《孙武吴起列传》征求意见稿。一年以后,1955年5月10日,“《史记》选本校释全部粗毕,只待撰序言及重加修正矣”。1956年1月25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利器来访,商改《史记选》注文数十处。因与对坐,逐条修改,抵午方毕”。1957年4月,《史记选》正式出版。全书选文20篇,校释合计5382条,共41.1万字。
王伯祥编写校对这本书差不多用了4年半的时间。一般而言,对文史学者来说, 45岁至70岁左右是最宝贵的时段,此时他们既年富力强,又学问积累成熟,二者叠合,最能出产精品。王先生做《史记选》在62-67岁,他的学术积累都融在这本书中。
《史记选》 王伯祥选注
戴鸿森上世纪50年代,曾在人文社的校对科任校对,自学成才,后任古典文学编辑,并曾先后标点整理有《金瓶梅词话》《老残游记》《薑斋诗话笺注》等。他曾自述工作态度:
我审稿只知出呆气力,讲老实话,不看人眼色,不管来头大小,自信从不在稿件的轻重取舍的表态中夹杂“礼尚往来”的个人“羔雁”(礼物)成分。在“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标准上,在基本学术质量方面,我力求严格一点。凡曲解文义,引据失实,文理欠通,逻辑不顺,以至错字破体,标点失读等,我都尽力而为,不轻放过。(戴先生1983年《业务自传》)
而在不断的重印和出版中,这些作品也会不断作出调整,以钱锺书《宋诗选注》为例。该书1958年出版,1964年修订,1978年再次修订,到1988年,已经是第六次修订,1992年又做了第七次修订。钱锺书1998年去世,2005年杨绛又特地发来若干订正的信息。
钱锺书《宋诗选注》1964年修订
2005年杨绛又特地发来若干订正的信息。
研讨会上,学者们也对这套丛书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谈及,自己曾在人文社工作二十三年,对“读本丛书”非常熟悉,对它的开拓发展投入过很大的精力,他从出版史、作者、编辑三个方面加以介绍。他说,这套书陆续出版的过程中,品种不断丰富,选本不断更新,内容不断打磨。这套书的作者都是当时的学问大家,投注了自己全部的学术积累,对字词句的注释,不但清楚准确,而且渗透着对文学的把控和理解。当时这套书的编辑既是责任编辑,也是一些选本的作者,学识渊博。这些编辑放下自己的专业研究,用自己的所学帮助作者不断丰富、加工、修改稿件,这个传统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延续到现在。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敏俐谈及,自己在大学教书数十年,越来越感到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其重要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但是到现在,社会大众对古籍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需要做一些普及的工作;二是这个普及工作要做好,实际上非常难。
北京大学教授钱志熙认为,注解质量要高,解说不仅要文理贯通,准确恰当,还要曲尽文心,时有妙评,更高的要求是突出某代诗词文章的特点,突出选家的个性和独特的眼光。选目要突出个性,首先要求选家必须熟读作家的全部作品,而且要有他自己的眼光,这样才可能选出比较有个性或者有新意的篇目,这些新篇目也会使真正好的诗浮现,经典可能也会慢慢变化。
活动现场,人文社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部分图书的珍贵版本与出版史料。其中有《宋诗选注》重要版本及钱锺书先生批注本;《杜甫诗选》各时期重要版本,部分作者、编辑重要手稿、信札、档案资料;《史记选》重要版本及相关资料,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规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