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闲居时写下一首词,短短八句写出两种愁,最后一句人人会背
在人们的记忆中,辛弃疾身上重要的一个标签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但他最初的志向并不是成为一名词人,而是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将士。
辛弃疾终其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事业是“八百里分麾下炙,梦回吹角连营”的军旅生涯,但是在现实中,他的一腔热血、他的豪情壮志却得不到挥洒,只能在“知我者,二三子”的境遇中徘徊踌躇。
正是因为辛弃疾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足迹,因此他才会诉诸笔端,将他的梦想、壮志、豪情、感悟、见闻、人生喟叹填进词中,这反倒成就了他的文学之路,也让他的一阕阕词作在词坛大放异彩。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仕途坎坷,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辛弃疾的一腔愁绪无法排遣于是他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写了这样一首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是一首言愁说恨的感伤词,词人落笔却偏不言愁,非但不说愁苦,反而说“不识愁”,开篇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词忧伤的基调。开篇两句,大意是说: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正闲居在江西上饶带湖新居,他闲游博山,登高望远。带湖风景、博山风光美如画,正像辛弃疾另一首词中写的那样,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美轮美奂的风景。
词人为什么会说少年时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呢?就辛弃疾本人的经历来说,年少时的他,满怀壮志,一心以恢复大业为抱负,并且信心满满,根本不识愁滋味。
这里所谓“少年”,其实是指青年,少年是古人对青年的称呼。如果是一位涉世不深的少年,尚不识愁是不足为奇的事,但从辛弃疾的人生轨迹来看,他少年时便生活在忧患之中,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烙印和时代的辛酸。
辛弃疾的早年生活是在家乡历城度过的。他出生时,北宋早已成为了过去时,历史时空早已进入了南宋时期,他的家乡不属于南宋疆域。辛弃疾自少年时代参加了家乡耿京的义军,他胆识过人,立下了许多战功。
义军失败后,辛弃疾胸怀一腔热血,投奔南宋朝廷,他积极主张恢复大业,但却没料到,一到临安便被解除了武装,并被派到江阴军做签判,协助地方官处理政务。他一次次地将自己的意见上传南宋朝廷,可是南宋朝廷安于现状,对辛弃疾的主张不予采纳,辛弃疾也遭到了主张议和派接二连三的打压。
可见,像辛弃疾这样的爱国人士,面对纷繁的世事和现实的焦虑,他并没有无动于衷,熟视无睹。“不识愁”三字表达的只是词人阅历不深未尝尽愁苦的滋味。
在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此消彼长中,辛弃疾的命运也在时代的潮流中上下沉浮。辛弃疾是坚定的主战派,有时他会得到展露才华、施展的机会。可是只要他有了一点功绩,议和派便以各种借口,甚至诬陷、将辛弃疾从重要的职位调离。无奈之下,辛弃疾只得回到江西上饶带湖新居,过起了闲居的生活。
即使在赋闲期间,辛弃疾也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每当有不好的消息传来时,词人总是忧思国事,这让他殚精竭虑,于是就难免“爱上层楼”,一显书生意气的少年风貌了。
但是心中没有愁,怎么强说愁呢?词人用“爱上层楼,爱上层楼”这样的传统“登高”题材来触发诗兴,在对愁没有真切感受的情况下,勉强说一番愁怨的话语,抒写一些愁烦的心绪。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登高望远、登高凭吊、登高抒怀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古人多借登高来抒发情怀,抑或抒发内心的忧思。比如王粲在《登楼赋》中说“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杜甫《登楼》中也有“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句。
反观辛弃疾的这首词,词人写道“爱上层楼。爱上层楼”,反复两句,不仅语意上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节奏上也起到了回环复沓的音律效果。
“为赋新词强说愁”,词人以自嘲的口吻写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没有文学积淀、没有生活阅历,缺乏厚重的现实积淀和真情实感的人,总是喜欢在写作时摘章断句,以雕文琢字、堆砌辞藻为能事,故弄玄虚;还有在写作时没有以情感经历作为依托的故作多情、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等文坛弊病。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一些愁情烦绪的话语。
叠句的运用,把两种不同的情感联系起来,也为下片喷薄欲出的愁情做足了行文上的铺垫。
下片首句“而今识尽愁滋味”与上片首句形成鲜明对照。词人的形象也由鲜衣怒马的少年过渡到饱尝世事的中年,词意也由从“不识愁滋味”到“识尽愁滋味”。
在时光流逝中,词人不仅增长了年岁,生活阅历、心路历程、认知层次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之间又有多少苦不堪言、不为人知的难言之愁呢?
随着词人年纪增长,阅历也渐深,词人对“愁”字有了深刻的体验,甚至是饱尝了愁滋味。辛弃疾早年的远大抱负也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中,在人生的沉浮跌宕中,他的一腔热血、一腔激情也消耗殆尽,他满腔愁绪却又无处倾诉。
更何况辛弃疾这种忧国伤时的情感,是不能直说的,因此他才转而言说天气。从字面看来,虽然“天凉好个秋”这一句看似清脱,实则满含愁意,因为国事堪忧而无心欣赏美景,所以他才写下了这首字里行间都被愁情烦绪笼罩着的词作。
辛弃疾的雄才大略得不到采纳,他也无法实现自己建功立业,收复大业的愿望。因为辛弃疾被议和派嫉恨和打击。在南渡之后的四十余年时光中,他赋闲在家,没有任何的职务,前后长达二十余年。
这样的人生经历对辛弃疾来说,真是千般滋味在心头,却不知从何说起,然而个中滋味却千头万绪,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不知从何说起,想说却说不出。欲说难说,还不如干脆不说。
于是词人反复咏叹“欲说还休”,词人的心境也从少年时代的从“爱上层楼”到如今的“怕上层楼”,透过字里行间寄寓的情感,这样的心境渗透着多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伤感和落魄啊。
自己实现夙愿的梦想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发轫,实现抱负的契机没有抓手。词人半生愁绪既不知从何说起,又不知该如何说起,也不知该怎样才能说清楚、道明白,所以词人面对博山道中的秋景,不由得发出一声长叹“却道天凉好个秋”。
“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具有悲伤意蕴的词汇,古代文人悲秋的传统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如曹丕《燕歌行》中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病独登台”。这些以秋言愁、以秋抒怀的诗句无不被后人推崇备至。
辛弃疾传承了悲秋这一文化理念,词人不说愁,却顾左右而言他的转说天气,但一个“秋”字恰到好处地透露了词人的愁情。
辛弃疾的“愁”表达得含蓄却又不至于隐蔽,直说“愁”却又不浅露,不是单纯的呐喊与发泄,而是情感沉淀之后的诗化表达。词义看似是词人轻松洒脱的一笔,其实是沉郁顿挫,但在表达上却又含蓄蕴藉,韵味绵延。
这就是含蓄的好处,虽然已经“识尽愁滋味”但却“欲说还休”,只是说天气因为秋天到来,变得凉了,不需要再一遍遍地倾诉,一个“尽”字,其实就已经让词人的愁烦心绪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按照这首词的情感脉络,运笔行文到最紧要处,似乎应该以一句饱含情感的话语将心中的愁情浓墨重彩地宣泄出来。可是辛弃疾却出其不意地以一句描写天气的话语结束全词,这别出心裁的、顾左右而言他的一笔,表面似乎不着边际,实则是匠心独运的大手笔。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辛弃疾的这首词从年少时无愁而说愁写起,又抒发了中年时识尽愁却又说不出愁的感慨。
这种前后对比中的变化更体现出诗人愁苦之深,虽然欲说还休,实则已经心中的愁情和盘托出。词作感情真挚而又委婉,言浅意深,笔法巧妙新奇,别出心裁,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是情感的升华,并不囿于直白这一种表达。所以作为情感之一的忧愁,在表达上也会有不同的形式,直白亦可,自然亦可,含蓄亦可,蕴藉亦可,而含蓄的表达方式在意蕴上则更加深远,更加值得人们回味。
辛弃疾深知这一点,所以这首词情感表达含蓄,语言简洁但又使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每一次诵读都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愁怨,也能让人沉浸在词人营造的愁境里。
辛弃疾作为一位成熟的词作家,他懂得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丑奴儿》,即使是词人识尽了愁,也可以凭借艺术技巧不直言愁情,又能使作品充满感伤。
辛弃疾有着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他善于“以文为词”,他能将诗歌、辞赋、散文、民间口语等多种语言形式融入词中,皆成妙语而不见雕琢的痕迹,所以辛弃疾的词作意境高远,不落俗套,独具匠心。
清末学者刘熙载在《艺概》评价辛弃疾:“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这不可谓不是精准、贴切的评价。
我是小话诗词,好词共读,佳作共读。辛弃疾的这首词,向人诉说着词人经历了人生起伏之后的心路历程,全词以“愁”为抒情线索,情感更是一唱三叹。
所以这首词的情感氛围笼罩着一种欲说还休的愁绪,词人明明想把愁说出来,但是又不直说。因为不管是说不出来还是不说出来,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种愁绪都已经存在于字里行间,并感染着读者的心灵。全词只有短短八句,却蕴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愁情,可谓纸短情长,读来让人感慨不已。